背水一戰的韓信:勝得過千軍萬馬,卻勝不過自己的“心兵”

韓信拜大將軍以後和張耳率領著幾萬人,準備東出井陘口進攻趙國。趙王歇和成安君陳餘聽說漢軍來攻,就在井陘口集結號稱二十萬的軍隊準備迎擊。

背水一戰的韓信:勝得過千軍萬馬,卻勝不過自己的“心兵”

此時廣武君李左車對陳餘說:“漢將韓信前已渡過西河,俘虜了魏王豹,又活捉了代相夏說,在闕與血戰大捷,現又有張耳輔助來攻我,這是遠離大後方乘勝進攻的勢頭,其鋒芒銳不可當。但是送糧的路程太遠,士兵一定會捱餓。如今這井陘小道,窄得兩輛車不能並行,人馬都不能排成行列,韓信的軍隊到這裡要走幾百裡,他的糧餉隊伍一定很長且薄弱。請您撥給我三萬人,我抄小路去截斷他們的糧道,您在正面只管加固防禦工事,堅守營盤不與他們開戰。他們求戰不得,往後又退不回去,我以奇兵斷他們糧餉擋在後面,堅壁清野他們弄不到任何吃的東西,不出十天,韓信和張耳的人頭就可以送到您的面前。希望您能認真考慮我的建議。不然,我們就要被他們兩個抓了。”

背水一戰的韓信:勝得過千軍萬馬,卻勝不過自己的“心兵”

陳餘是個滿嘴仁義的儒生,對這種“陰謀詭計”嗤之以鼻,於是對李左車說:“兵法上講如果兵力是敵人的十倍,就可以去包圍他們;如果是敵人的一倍,就可以同他們決戰。韓信的軍隊號稱幾萬,其實不過幾千人。他們又經過了千里跋涉前來攻打我們,已經是疲憊已極了。如今這樣的敵人我們避而不打,那以後再遇到更強的敵人我們還能打嗎?再說其他諸侯也都會說我們怯懦無能,就會隨便來欺負我們了。”

於是他沒有考慮李左車的作戰方案,該方案擱淺。

韓信先已派細作刺探軍情,當得知李左車的計策沒被採用韓信大喜,於是率軍長驅而下。當他們走到離井徑口還有三十里的地方,傳令停下來休息。

背水一戰的韓信:勝得過千軍萬馬,卻勝不過自己的“心兵”

到了半夜時分,命令全軍整裝,韓信挑選了兩千名輕騎兵,讓他們每人手持一面紅旗從小道上山,到了山頂就隱蔽在山上並監視趙軍。韓信叮囑他們:“趙軍見到我軍敗退,一定會傾巢而出來追我們,你們要迅速奔入趙營,拔掉趙軍的旗幟,插上漢軍的紅旗。”

隨後又讓他的副將傳令全軍隨便吃點東西,然後說:“等今天破了趙軍以後再正式聚餐。”將領們都不相信,敷衍著答應。韓信又對身邊的軍吏說:“趙軍已搶先佔領了有利的地勢修築了營壘,他們在沒有見到我們大將的儀仗旗號之前不會攻擊我們的先頭部隊,怕我們的大部隊縮回去。”

於是韓信先派一萬人出了井陘口,而且過了河竟然在河東列了個“背水陣”,趙軍都看笑了。到了清晨,韓信豎起將旗,架起戰鼓,一路敲著鼓出了井陘口,趙軍於是打開營門迎擊,兩軍大戰了很久。韓信、張耳佯敗扔下了大將旗鼓逃到了船上去,船上的軍隊閃開一條路讓岸上的士兵上船後又繼續與趙軍激戰。此時趙軍一見漢軍敗了果然傾巢而出爭搶漢軍的旗鼓,喊著要活捉韓信、張耳。韓信、張耳的軍隊退到了船上之後,回師與趙軍死戰,結果陷入相持。

這時韓信事先派出的那兩千輕騎兵,一看到趙軍傾巢而出搶奪戰利品就立即奔入了趙軍營壘,拔掉了趙軍的旗幟,插上了漢軍的兩千面紅旗。

等到趙軍拿不下來戰鬥想要回營時,只見自己營壘上都是漢軍的紅旗,大驚失色,以為漢軍已經捉到趙王軍心頓時大亂,兵士們四散奔逃,即使有趙將督戰殺死逃兵也無濟於事。於是漢軍內外活捉、夾擊,大破趙軍,陳餘敗逃,被殺死在水上,趙王歇被俘虜。

將領們向韓信呈獻了首級俘虜慶賀完得勝便問韓信:“兵法上講佈陣之法是右面和背後靠著山,前面傍著水,可是今天您卻讓我們背靠河水佈陣,還說讓我們打一敗了趙軍再吃飯,我們當時都不服,但最後竟然打勝了,這是什麼戰法呢?”

背水一戰的韓信:勝得過千軍萬馬,卻勝不過自己的“心兵”

韓信說:“這戰術兵法上就有,只是各位沒注意罷了。兵法上不是說‘要把士兵置於死地讓他們死裡求生,要把士兵置於絕境讓他們絕處求存’麼?而且我原來也沒法對部下施與任何恩情,這就叫做‘驅趕集市上的人去作戰’,勢必將他們置於絕境,如果把他們放在一個還有退路的地方,他們就一定都會逃跑,那我還能指望他們為我作戰嗎?”

將領們都折服說:“對這不是我們能想到的。”

韓信在不斷取得軍事勝利的同時卻在不斷重複著做人上的嚴重問題:

1、還是狂妄自大,自己懂就是懂,何必說兵書上有別人注意不了。雖然自己已經被任命為大將軍,但卻是破格提拔,越過層層級別,德行並不足以支撐“師者”式的口吻,甚至會被人認為是小人得志;

背水一戰的韓信:勝得過千軍萬馬,卻勝不過自己的“心兵”

2、“背水一戰”心裡有數就行,不能說出來,這個戰法完全不愛惜士兵的生命,雖說此戰獲勝,但傷亡不可避免,士兵得知自己被如此對待則必然寒心。這和戰國時代趙國“名將”趙括本質是一樣的,趙括的父親趙奢就曾言道“趙括把士兵生命當兒戲”。

劉邦集團實質是自己沛縣舊部和呂后一族兩大勢力揉合而成,從之後的歷史進程來看,甚至呂后的勢力還要更大一些,而韓信不過是符合了劉邦胃口而起用的,韓信對此毫無警覺。

背水一戰的韓信:勝得過千軍萬馬,卻勝不過自己的“心兵”

唐代玄宗朝的楊國忠自知以玄宗喜好得勢,只不過他想及時行樂而已,但對於“即使玄宗還在對他沒了興致他一樣會倒黴,而世家大族玄宗卻難以撼動幾個”這點來看,楊國忠是有能力避禍的。

和韓信不同,他的結局只是自己的選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