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晚年詭譎多疑,為何徐達能夠獲得“善始善終”的結局?

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曾為明朝的數名開國功臣修建廟宇、排列座次。在明太祖朱元璋修建的廟宇當中,統共有二十有一名功臣排上了座次。雖然開國功臣功勳累累,但歷史上的明太祖朱元璋卻是個殺伐決斷的統治者。朱元璋從布衣之身起兵發難,在農民起義期間,投奔了各路英雄豪傑,也收穫了許多武將謀士的跟隨。這些功臣名將都為明朝疆土的開拓貢獻了汗馬功勞,最終明朝政權在應天府確立,朱元璋順利登基稱帝。

朱元璋晚年詭譎多疑,為何徐達能夠獲得“善始善終”的結局?

但朱元璋手下的大部分功臣都沒有獲得好下場。明太祖晚年性格詭譎多疑,對手下的功臣很是不信任,視部分“功高蓋主”的大臣將領為眼中釘。明太祖朱元璋在逝世前,以各種手段屠戮加害了許多曾經的開國功臣。

但明朝無數的開國功臣中,魏國公徐達卻免遭朱元璋加害,獲得了“善始善終”的結局。其中原因值得深究。

一、徐達擁有良好的品行,深得明太祖朱元璋的喜愛

身為皇帝,或者說一名有高見與遠見的統治者,朱元璋的眼光顯然是放得比較長遠的。這一點要從朱元璋打心底為大明王朝的政權穩定做考慮說起。

縱觀中國古代史,歷朝歷代的開國皇帝心中基本都有明確的一杆秤。登基之後,開國皇帝首要考慮的就是如何改制、如何讓政權得以穩定。比如說宋朝開國皇帝宋太祖趙匡胤,在登基之後,將宋朝中央官制更為“二府三司”制,並在全國推行重文抑武國策,由此來削弱相權將權,得以讓皇權一家獨大。

自古以來,在相權與皇權之間、互利關係和矛盾一直都相輔相成。明太祖朱元璋顯然也考慮過如何讓政權更加穩定。但畢竟為人不同,不同於以仁德為重的蜀漢主君劉備、以改製為先的宋太祖趙匡胤,朱元璋所使用的手段縱觀歷史都是比較過激的,那就是殺害有“策反”嫌疑的功臣了。

朱元璋晚年詭譎多疑,為何徐達能夠獲得“善始善終”的結局?

拿著名的“藍玉案”做例子。同樣是從朱元璋自草根布衣起跟隨到王朝確立的功臣,藍玉最終還是被治策反之罪,被推上了行刑臺,人頭落地。

藍玉為何被治策反之罪?難道藍玉為開國所貢獻的功勳排不上號嗎?事實並非如此,是因為一切在朱元璋眼中看來,藍玉之功並非太過卑微,而是太過顯赫了。

最初,藍玉在率領大軍將北元殘黨趕至漠北後,眼見政權確立在即、自己身上戰功累累,就已經有了趾高氣揚的傾向。藍玉首先犯下的“不該犯的錯誤”便是擅自擄掠戰利品。朱元璋自農民起義開始,就一直強調軍紀。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凡是破城之後,都不允許擅自擄掠城內人民。

戰利品理應歸皇上所有,但別說是戰利品了,除了燒殺擄掠外,藍玉還擅自侵犯了北元皇后,最終導致皇后含恨自盡。這事情一經傳開,朱元璋心中對藍玉就有了芥蒂。加上後來藍玉接二連三在朱元璋面前表現得目中無人,甚至有一次不滿於城門開得太慢、直接攻破了自家的城門。最終明太祖忍無可忍,治罪並殺之。

朱元璋晚年詭譎多疑,為何徐達能夠獲得“善始善終”的結局?

同樣是功臣,熟悉這段歷史的人多認為徐達能夠獲得“善始善終”,是因為徐達功高於藍玉。但原因明顯不單純如此。

要論功高,大明王朝的無數開國功臣,隨便拎出兩個都是戰功累累的將軍、謀士,藍玉自不例外。而徐達能夠位列明朝開國功臣坐姿之首,並非只因為功績累累,而是因為他擁有良好的品行,並且從為人為官上、深得朱元璋喜愛,雖說朱元璋生性多疑,但對徐達,朱元璋卻是非常喜歡的。

二、凡“功高蓋主”者皆殺之,但徐達能夠“善始善終”,是因為不僅疏於功名、而且謹言慎行

在明太祖為開國功臣修建的廟宇中,位列二十一位功臣之首的便是魏國公徐達了。這一點在《明史》中也有明確的記述。魏國公徐達能夠在二十一位功臣中名列前茅,是因為從草根農民起義開始,就給朱元璋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所謂第一印象的重要性也非同一般。且說同樣為開國功臣之一的劉伯溫,劉伯溫其人博覽群書、學識淵博,在朱元璋開國期間,也為他提供了不少好的諫言和計策,但朱元璋最後還是暗中投毒將劉伯溫殺害。

劉伯溫一例表明了,在朱元璋眼中,為大明王朝的建立作出卓越貢獻是不假,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獲得統治者的信任。劉伯溫作為智者之流,朱元璋一直以來對他都有所戒備。

朱元璋晚年詭譎多疑,為何徐達能夠獲得“善始善終”的結局?

而早在朱元璋跟隨韓林兒的時候,劉伯溫還未出山。當時與劉伯溫一同被舉薦給朱元璋的,還有其他三人,分別是宋濂、章溢、葉琛——這三人在被舉薦之後,二話不說就答應跟隨了朱元璋。但劉伯溫卻表現出了一副“寧死不從”的態度,負責通知劉伯溫的孫炎在當時,扔了一把劍在劉伯溫面前。

可即便如此,劉伯溫依舊不願屈從。好在孫炎其人性情溫厚好說話,見劉伯溫歹話不聽好勸不行,苦苦求情才終於是把劉伯溫請出了山。

而徐達在朱元璋心目中的印象可以說是“一善到底”。且不說徐達從朱元璋在濠州時,兩人就是發小關係。直到農民起義風風火火時,徐達也是一心跟隨朱元璋,不僅忠心耿耿、還驍勇善戰,辦事利落不圖名利,很是得朱元璋喜歡。

如果說朱元璋有什麼真正的心腹的話,徐達是肯定要被算在內的。早在朱元璋跟隨郭子興時,徐達就被朱元璋舉薦去,兩人一同當上了軍官。而徐達其人不忘恩背義,始終記得朱元璋對自己的賞識,在朱元璋性命攸關時,也曾數次挺身相救。

最值得一提的就是1354年,郭子興率領的農民起義軍,與另一農民起義首領孫德崖發生衝突的事了。元末普天之下烽煙四起,各路農民起義軍有志同道合的,也有相互不和的。

當時孫德崖被郭子興拘捕於和州,而孫德崖的手下也“不甘示弱”,朱元璋因此就落到了他們的手裡。兩方互相押著對方的人質,互相談判糾纏得不可開交。雖然期間有商量過互換人質的辦法,但由於不能夠充分信任對方,最終還是持續僵持。

徐達聽後很是擔憂,並提出主動去換朱元璋回來。這一換最終化解了兩支部隊之間的矛盾,郭子興見朱元璋回來,遂也釋放了孫德崖,待到孫德崖回去之後,徐達才得以被解救。

三、從草根到當上皇帝,徐達一直是朱元璋的得力助手,且淡泊名利、不卑不亢、愛兵如子

縱觀明朝開國的歷史,明朝其他開國功臣遭治罪被殺、或暗中受到迫害,大體來說都是因為展現出了“功高蓋主”的一面,從而讓皇帝心有芥蒂,最終如同斬草除根般,將謀反的動機“扼死在搖籃中”。

但徐達自始至終,一直都保持著不卑不亢的姿態。在朱元璋稱帝之後,徐達並沒有產生“自己理應享得榮華富貴”的心理,而是一直敬重朱元璋的地位與身份,尊崇君臣之道,沒有半點趾高氣揚的表現。

且不說在開國前期,徐達接連為朱元璋顧前守後。1363年,朱元璋與陳友諒在鄱陽湖打得不可開交,唯恐虛空的應天被人趁機偷襲,於是將徐達緊急調往應天,最終守住了後方,朱元璋也安然拿下了勝利的戰國。

朱元璋晚年詭譎多疑,為何徐達能夠獲得“善始善終”的結局?

1367年,農民起義內部的軍閥混戰終於被結束得差不多了,江南地區趨於穩定。朱元璋又派徐達北伐舊元殘黨,最終順利將北元驅逐,大獲全勝。

徐達歸來後,不僅沒有向朱元璋邀一功一名,每每都是主動交還自己的將印,回到鄉下的田間地頭過清平安定的日子。就連朱元璋每次找徐達痛飲,喝到盡興盡情的時候,朱元璋總是主動與徐達稱兄道弟,但徐達卻依舊恭敬十分,連道“不敢、不敢”。

並非如此朱元璋就對徐達掉以輕心。根據歷史記載,朱元璋曾邀請徐達到吳王府邸痛飲,將徐達灌醉後,命人把爛醉如泥的徐達抬上了床,只期待徐達“酒後吐盡真言”。但沒想到的是,徐達後來睡到三更十分突然驚醒,趕忙從榻上跳下,於臺階前長久地跪伏,大呼“死罪”。

史書雖沒有寫明朱元璋此行的目的,但凡開國功臣,都經過朱元璋的一番多番試探,而徐達又何嘗不是如此呢?但徐達其人自內而外都十分淡泊功名,並且遵從君臣之間的禮儀禮節。即便在爛醉的狀態下,也沒有表露出絲毫僭越,最終讓多疑的明太祖朱元璋都感到信服。

此外,徐達還是一名嚴於律己、愛兵如子的將領。朱元璋早在起義初,就勒令整肅軍紀,特別是如有破城、則不得擅自燒殺擄掠,這樣才得以籠絡民心。徐達的軍隊則是從一而終軍紀最為嚴整的一支隊伍,無論有什麼規定和戒律,徐達總是帶頭去辦。既然朱元璋不允許軍紀混亂,徐達必定將命令落到實處。

種種實例表明,只有品端行正的臣下,才能贏得君主的完全信服。所謂“伴君如伴虎”,這一古話確實不假。徐達正是因為明白了伴君的道理,才能順利地躲避朝廷上下的“腥風血雨”,安定地活到晚年,最終病逝於應天府。

參考文獻:

《明史》

《萬曆十五年》

《明史編年》

《明季北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