繳納社保,很多人都存在誤區,這篇搞明白

繳納社保,很多人都存在誤區,這篇搞明白

社保是國家的一項惠民政策,上班族每月都在交,城鎮居民每年也在交。

但是很多人交了社保,連社保在保什麼都不知道,存在著不少的誤區。

今天整理出了常見的社保誤區,希望通過這篇文章,幫助大家更好地讀懂社保,用好社保。

誤區一:社保就是醫保?

相信這是絕大對數人都會陷入的一個誤區了,其實社保就是我們通常說的“五險”,而醫保只是社保的其中一部分。

為方便大家更加清晰明白,整理出圖表如下:


繳納社保,很多人都存在誤區,這篇搞明白


對於上班族來說,醫保、養老、失業保險由單位和自己共同繳納,單位交大部分,自己交小部分;生育和工傷保險部分全部由單位承擔。

對於未就業的本地居民,可自行在戶口所在地交社保,但只能交醫保、養老和失業,費用自己承擔。

誤區二:新農合不是醫保?

新農合屬於醫保,全名叫: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主要是由農民朋友參保的;上班族交的叫“職工醫保”,城鎮居民交的叫“城居保”。

但現在絕大部分地區已經把 “新農合” 和 “城居保” 合併成 “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看病不再區分城市還是農村,更加公平。

誤區三:社保繳滿 15 年就不用交了?

政策規定,養老保險累計繳費滿 15 年,達到法定退休年齡時,可按月領取基本養老金。

也許有朋友會這麼想,繳滿 15 年,就不交了。由於繳滿 15 年只是最低標準,如想領到更多養老金,建議一直交。

養老金的計算與繳費年限、個人賬戶餘額密切相關。繳費年限越長,個人賬戶的錢也越多,養老金就越高。並且,當養老金調整時,增長得也越多。

誤區四:交了社保,養老就不愁了?

常聽老一輩說:我交了養老保險,養老不用你們管。事實上,養老保險的確能給老年人生活提供穩定的經濟來源,但只能保障基本生活。

誤區五:社保斷繳沒關係,補繳就行?

如今年輕人換工作是越來越普遍了,甚至連工作的城市也在不停換,但離職後社保斷繳,該怎麼辦?

雖然後續可以補繳,但中斷期可能造成不少影響,總結了如下幾點:

1、醫保斷繳,影響看病就醫

醫保斷繳的影響比較大,主要體現在:

不能報銷醫療費用:醫保斷繳第二個月開始就不能再使用,如果剛好這個時候生病住院,是不能通過醫保報銷的。

另外,大部分地區要求醫保繳滿 25 年後才可享受終身醫療保障,這一點也是需要大家注意的。

繳納社保,很多人都存在誤區,這篇搞明白

2、買房買車、積分入戶

越來越多的社會資源與社保掛鉤,買房買車、落戶、孩子上學等,都要求社保連續繳費 3年、 5 年,一旦斷繳就需要重新計算。

目前實施這類政策的城市大多在一二線等較發達城市,但誰也不敢保證日後自己居住的城市不實施。建議大家要注意連續繳費,說不定在關鍵時候就能派上大用場。

3、生育保險斷繳,影響生育福利

生育保險能報銷大部分的生育費用,還能拿到相當於幾個月工資的補貼。但都要求,連續繳滿 1 年才可享受,如果中途斷繳是不行的。

所以,如果有生育計劃的家庭,想享受生育保險福利,至少要提前繳滿 1 年社保。

而養老、工傷、失業 這 3 個險種,短期斷繳的影響相對不大,通常只要累計繳費年限達到要求,就可以享受相應保障。

總的來看,社保斷繳的影響不容忽視,即使換工作或打算休息一段時間,也要連續繳納社保。

最後

社保乃國家民生之大事,關係到每個人切身利益,這也是為大家深入分析的動力。

初衷很簡單,無論是在用好國家社保這件事上,儘可能地幫助大家去了解。

繳納社保,很多人都存在誤區,這篇搞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