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經濟為什麼繁榮?從運河到航海,船駛出的宋朝經濟生命線

運河在歷史上可追溯到秦漢,下可至明清,在隋唐之時,運河已經成為國家發展的重要交通支撐,隋朝的南北大運河更是將南北的經濟連在了一起,運河這一交通要道正慢慢的成為了國家發展不可或缺的部分。

宋朝的經濟為什麼繁榮?從運河到航海,船駛出的宋朝經濟生命線

“運河時代”的來臨

在宋朝立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一直有往西面遷都到長安、洛陽的想法,開封作為國都,一個國家的政治中心沒有利於防禦的高山和大江大河,便很容易受到敵人的攻擊,何況在當時宋朝北方已經沒有了北方燕雲十六州的防禦地帶,北方的遼國可以輕易南下,國都隨時會受到威脅。

宋朝是在五代後建立起來的,經歷了長達五十多年的五代大混戰以後,此時的中原經濟是在倒退的,宋廷急需要發展經濟,已得到安撫民心的作用。

雖然開封在軍事上的戰略地位沒有長安、洛陽這樣的古都有優勢,但是汴梁也有它的優勢,作為一個運河邊的城市,汴梁有著得天獨厚的交通優勢,發達的漕運網絡是長安和洛陽所不能比的。雖然會受到北方少數民族政權的威脅,但是宋朝更需要的是經濟發展,需要快速的恢復元氣。

在許多大臣極力勸阻下,汴梁保住了北宋國都的位置,這也讓宋朝的經濟和運河綁在了一起。

宋朝的經濟為什麼繁榮?從運河到航海,船駛出的宋朝經濟生命線

運河對於宋朝的重要性

雖然開封在戰略上沒有軍事優勢,但是依靠著運河的交通優勢,是讓宋朝經濟恢復元氣最好的選擇,一方面,依靠著漕運能夠使南方物資便捷的運到汴梁,養活汴梁地區的百萬軍民,在《夢溪筆談》中記載著:

發運司歲供京師米,以六百萬石為額。淮南一百三十萬石;江南東路九十九萬一千一百石;江南西路一百二十萬八千九百石;荊湖南路六十五萬石;荊湖北路三十五萬石;兩浙路一百五十萬石。通羨餘,歲入六百二十萬石。

僅僅依靠漕運,宋朝從江南、荊湖一帶收到的糧食就有六百多萬石,這已經夠養活汴梁地區的七十萬人有餘。

另一方面,運河不僅只有官船用來運輸糧食。還有很多客船、貨船、商船在河上來來往往,有了便利的交通,也帶動了住宿、餐飲、商品交易等行業的發展。運河強大的交通運輸能力,更是加強南北方的經濟發展,運河和首都的完美配合,政治對經濟的發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讓宋朝的商業蓬勃發展,創造宋朝了北宋的繁榮景象。

當國內經濟蓬勃發展之時,富有商業頭腦的宋朝人將目光投向了海外,但是由於北方和西方都有少數名族政權的阻擋,只能選擇南下通過海洋走向世界。

宋朝的“大航海時代”

在運河交通的促進下,宋朝的造船業也得到了很好的發展,建造了能夠適應遠洋航行的木蘭舟,加上領先世界的指南針技術和航海水平,具備了遠洋的條件。朝廷鼓勵商人到海外貿易經商,並先後在泉州、杭州、廣州等沿海城市設立了對外港口,從這些港口城市,一艘艘木蘭舟駛向遠海。宋朝迎來了他們的“航海時代”。

宋朝的經濟為什麼繁榮?從運河到航海,船駛出的宋朝經濟生命線

他們往南穿過了馬六甲海峽,在印度洋一直西進到達了非洲的東海岸。和西方殖民者不同,宋朝的商船主要是通過商業貿易將珍珠、香料、胡椒等商品進口到國內,將瓷器、絲綢、茶葉等商品遠銷海外,因為發達對外貿易,政府設立“市舶司”,對進出口船隻進行管理徵納稅款。

宋朝的商船遠航海外,建立一條穩定的海上交通道路,吸引了許多外國商人和居民來到了中國大地,當時的港口城市都生活了許多的猶太人和阿拉伯人。宋廷鼓勵外國人在中國定居、經商,設立番坊供他們居住,派海上護衛隊保護來往的商船。

宋朝的經濟為什麼繁榮?從運河到航海,船駛出的宋朝經濟生命線

“大航海時代”對宋朝的影響

為什麼說宋朝的經濟能那麼繁榮?和宋朝對於漕運的重視,遠洋航線的開發是分不開的。如果說運河打通了國內的脈搏,以汴梁為核心的運河網絡將各大城市聯繫在了一起。交通的便捷節省了運輸成本,人流的往來帶動了經濟的發展。而“航海時代”到來幫助宋朝打開了另一道貿易的大門,政策的支持下對外貿易很快就將宋朝的經濟推向了另一個高度。

宋朝經濟的繁榮景象,就是在一艘艘的船舶行駛中誕生的,也是宋朝在弱“軍”政策下,能夠依靠“歲幣”政策和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周旋一大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