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王孫思邈活到142歲,死前再三叮囑弟子:這個藥方一定要銷燬

作為我們國家特有的元素和標籤,很多外國人一提起中國,就很有可能會想起中醫。事實上經過歷朝歷代的完善和發展,很多西醫都治不好的病症,換用中醫的法子,會有很不錯的效果。當然這離不開我們古代名醫的探索和貢獻,才有了現在受到全世界都推崇備至的中醫。

藥王孫思邈活到142歲,死前再三叮囑弟子:這個藥方一定要銷燬

孫思邈究竟是不是如此高壽還有待考證,但作為一個醫藥學家,孫思邈自己確實也非常注重養生。孫思邈是一個學識淵博的思想家,儒經佛典無一不通。他所主張的養生之道,其實也就是順應天道,不違反自然,凡事有節有度,心態平衡不過份追求名利,不暴飲暴食傷脾胃,起居有常,氣血暢通。

藥王孫思邈活到142歲,死前再三叮囑弟子:這個藥方一定要銷燬

“五石散”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聽說過吧,它是真實存在的,它的用處很廣泛因此也被很多的歷史書籍上記載過,它最初出現在秦,後興起於魏晉,被廣大人們所瞭解。這種藥在中國其中近百年的歷史上貽誤過。最終還是藥王孫思邈出手,這種藥品才漸漸被遺棄,挽救和很多為此受苦的百姓。最初五石散的使用並不是害人的,它是一種中藥藥劑。由石鐘乳、白石英、紫石英、石硫磺、赤石脂五味石藥組成,而因其藥效又被稱為“寒食散”。

藥王孫思邈活到142歲,死前再三叮囑弟子:這個藥方一定要銷燬

孫思邈通過漫長的醫藥專研發現,如果長期服用這種藥就會出現幻覺,嚴重的話還會上癮,一定不能再服用了。他就當機立斷的想毀掉這個處方藥,但由於那個時候受各種條件的限制,始終無法徹底毀掉。他在141歲時去世了,去世的前一秒還在叮囑他的弟子們務必要徹底毀掉它。最後,數代弟子通過不懈努力,終於完成了師傅的遺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