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家電為例的商業進程演變及成長路徑(二)

以家電為例的商業進程演變及成長路徑(二)

開篇

從2000年到2004年,格力和美的佔據了其他空調製造商的市場份額,並在江湖建立了自己的地位。從2003年下半年開始,格力和美的股票價格率先率先脫穎而出。從2004年到2010年,這段時間是兩家公司樹立品牌優勢,擴大在江湖地位的階段。在穩定的競爭格局下,進入品牌建設階段,也是需求增長的階段。

一、生產成本足夠低、需求來源、週期變化、需求的天花板

當價格戰爆發時,仍然可以維持一點小利潤,但同行不賺錢。格力與美的在2000年至2004年的價格戰過程中,毛利率和淨利潤率一直低於春蘭2%,一臺空調可以相差40元,千萬不要小看這40元,一臺空調 40 元的價差就決定了當時一些企業的生死。

生產成本是影響工業生產品種的重要因素。在提供大量非差異化產品的過程中,低生產成本和快速反應是競爭優勢,這將侵佔市場空間。香港上市公司過去有一家生產電機的公司,這是一隻牛股,因為它可以為客戶提供生產成本較低的產品,一直保持低成本的製造,並佔據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全球分工的實質是生產能力流向勞動力成本低的地區,從美國流向日本,從日本流向韓國、臺灣、亞洲四小龍,最後流向中國大陸。事實證明,蘋果的手機產業鏈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由於成本低廉,蘋果全球採購的重心已從臺灣轉移到大陸。由於反應迅速,一些電子半導體訂單轉移到了中國。由於生產設備和產能建設較早,上市公司已收到大量手機產業鏈訂單。

商業連鎖具有“低成本、快速反應”的特點,“讓人們買東西更便宜、更方便”是商業連鎖的本質。沃爾瑪創始人山姆大叔就是一個典型的將成本控制推向極端的例子。當然,沃爾瑪與凱馬特的競爭仍有其時代背景。隨著新技術的應用改變了人們的活動範圍,20世紀60年代普及的汽車改變了美國居民的活動範圍,從家門口的便利店延伸到幾公里外的大型倉庫,以較低的價格購買商品。當這個過程付諸實踐時,由於互聯網的後循環的滲透,人們在購買商品時變得放鬆和懶惰。他們可以坐在家裡,通過互聯網吃西瓜來買他們想要的東西。而且,成本不高。網絡購物的興起可以與當年沃爾瑪和凱馬特之間的競爭相媲美,但這一次,亞馬遜和沃爾瑪的角色已經轉變為對抗。然而,沃爾瑪以其高營業額和低成本而聞名。它可以在世界各地開設大型購物中心,保持高利潤。至少在國內貿易鏈中,沒有一家超市公司能與沃爾瑪相比。應該說,2011年之後,中國的超市業也進入了購物階段。在擴張階段之前,每個人都很安心。然而,在購物階段,租金和勞動力,這不是以前特別關注的主要成本項目,成為決定生死的重要討價還價籌碼。永輝超市可以生存下來,但是太多的大型超市連鎖倒在這一輪的血拼中。

其中一家上市公司,合興包裝,是一家生產包裝瓦楞紙板(紙包裝箱)的公司。由於產品是區域性的(低端太低,運出後無法頂運),某一區域的足額利潤一直保持在較高水平(河興幾家子公司的利潤一直保持穩定)。這可以看出一個業務邏輯,即公司在大的市場空間內依賴大規模經濟,導致成本低於中小型車間,並利用這一優勢來擴大空間。但問到董事長公司和中小作坊成本的比較時,董事長說:他們的成本比中小作坊高,因為偷稅漏稅,五險一金,規模經濟不太高。這意味著成本優勢不明顯,所以以前的業務邏輯很難落地。

保持低成本優勢是邁克爾波特最重要的競爭優勢之一。因此,在對工業企業進行分析時,需要對企業的成本進行大量的分解和比較。成本優勢有幾種情況,如生產效率、規模經濟、勞動力成本、固定資產折舊、經營管理、租金、水電能耗等。

對每個行業的分析都是對需求的分析。需求只是需求的簡單增長率嗎?這僅僅是一個長期的需求測量器嗎?有三個層次來考慮需求。一是核心驅動源。需求來自哪裡?二是需求驅動因素的週期性變化。第三個是需求的上限。

空調的興起背後是中國的城市化和對新住房的需求,這是其核心所在。因此,空調行業自然遵循房地產銷售增長率的週期性變化,這種情況到2018年也沒有改變。任何一個產品公司都應該仔細地確定產品需求的來源以及什麼因素觸發了需求。這一因素的強度變化決定了產業需求強度的變化和未來的上限。娛樂、電影和電視的需求來自人均GDP超過6000美元,手遊的爆發來自3G網絡覆蓋,光伏需求的爆發來自政府補貼的可持續性。所有需求的爆發都經歷了根本性的變化,這是核心原因。

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爆發來自於政府的補助加大,那麼在這個行位未來是否能走出類似美的這樣的公司,我們是不清楚的,況且從本質上我也不是很贊同新能源汽車的方向,無非是動力轉化方式的一個改變,甚至來說電動汽車能量轉化效率還是降低。新能源汽車是將城市燃油汙染轉移到城外電廠的汙染,規模大起來後,那麼將帶動的是電廠、電網的升級以及煤炭價格的居高。從這個角度,那麼長期看好新能源汽車是不及由於這個因素長期看好動力煤價格,或者也可以長期看好原料碳酸鋰的長期價格,類似空調耗材銅的價格。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能量密度角度,我偏向現有的材料學技術是解決不了能量密度這個事情,由於最活躍的鋰離子需要晶格的嵌套,在現有材料中穩定、便宜、安全就是這麼幾種晶格,不在晶格嵌套的層面解決,那麼能量密度很難獲得本質性的提升。當然如果新能源汽車真的是開始的主流,那麼參考空調從 1994 年到 2018 年 24 年的演化史,中間加工環節是死亡率最高的地方,壓縮機、電機是更換了幾批生產家,最後直到 2009 年才最終穩定,而材料——銅卻漲了很多倍,從這個角度,是整車廠商和原材料廠商的收益,而不是中間加工環節的電池組件產商受益。

需求能一直保持穩定嗎?一個計量器不能在兩三年內解決一個變化。任何需求都有周期性,一切都有周期性。資本市場分析通常基於一到兩年的線性外推。這就是現在和將來的情況。當我們說保障性保險已經進入了快速增長的階段,航空業的需求也在穩步增長時,我們是否還記得有一種增長叫做週期性增長?格力電器和美的電器是週期性消費增長的典型代表。因此,空調家用電器需要擴展到房地產的週期性變化。這是產業鏈上游和下游的延伸。煤炭和碳酸鋰的價格也是產業鏈的延伸。一個好的研究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到產業鏈的上下游,並相互驗證。

需求分析中最重要的一點是根據天花板的位置來預測天花板並確定生命週期的位置。有些行業的上限很高。空調的最高銷售限額由某證券研究所於2011年計算為9000萬臺。這一數值計算具有重要的意義,在理解投資和估值的同時,對投資也有很好的影響。如果總需求達到上限會發生什麼?一些行業將會消亡,並將逐步被取代,但有些行業將不會被取代。這兩種方法有不同的想法。鋼鐵和水泥行業的許多人認為,在達到上限後,需求將萎縮,就像所有的生產商都將破產一樣。實際情況是,在日本鋼鐵需求達到上限後,產量和消費仍保持在較高水平,沒有大幅下降。這種高水平可以持續40年,並且仍在保持。

(未完待續)

大家如果對此感興趣也可以私信我交流。有什麼不懂的,我都可以一一解答,也可以相互探討、相互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