辜鴻銘: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20世紀初,西方人曾流傳一句話: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辜鴻銘何許人也?他自稱“生在南洋,學在西洋,娶在東洋,仕在北洋。”精通九國語言,獲13個博士學位,倒讀英文報紙嘲笑英國人,說美國人沒有文化,第一個將中國的《論語》、《中庸》用英文和德文翻譯到西方。與文學大師列夫·托爾斯泰書信來往,討論世界文化和政壇局勢,被印度聖雄甘地稱為“最尊貴的中國人”。

辜鴻銘: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在清末民初一位以外國文字名滿海內外,而又以怪誕見稱的,那便是辜鴻銘先生了。辜先生號湯生,福建人,因為家屬僑居海外,所以他很小就到英國去讀書,在一個著名的中學畢業,受過很嚴格的英國文學訓練。這種學校對於拉丁文、希臘文,以及英國古典文學,都很認真而徹底地教授。這乃是英國當時的傳統。畢業以後,他曾在德國學過工程,也在英、法各地遊學,但他在愛丁堡大學獲得的是文學碩士。

辜鴻銘: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回國以後,他的工程知識竟然沒有發揮的餘地。當時張之洞做兩湖總督,請他做英文文案。張之洞當年提倡工業建設,辦理漢冶萍煤鐵等項工程,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相號召,為好談時務之人。他幕府裡也有外國顧問,大概不是高明的外國人士,辜先生不曾把他們放在眼裡。有一天,一個外國顧問為起草文件,來向辜先生請問一個英文字用法。辜默然不語,走到書架前拿下了一本又大又重的英文字典,砰然一聲丟在那外國顧問的桌上說:“你自己去查去!”這件小故事是蔡孑民先生告訴我的,這可以看出辜先生牢騷抑鬱和看不起庸俗外國顧問的情形。

辜鴻銘: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在辜先生的班上,我前後背熟過幾十首英文長短的詩篇。在那時候叫我背書倒不是難事,最難的是翻譯。他要我們翻什麼呢?要我們翻千字文,把“天地玄黃,宇宙洪荒”翻成英文,這個真比孫悟空戴金箍咒還要痛苦。我們翻過之後,他自己再翻,他翻的文字我早已記不清了,我現在想來,那一定也是很牽強的。還有一天把他自己一首英文詩要我們翻成中文,當然我們班上有幾種的譯文,最後他把自己的譯文寫出來了,這個譯文是:“上馬覆上馬,同我夥伴兒,男兒重意氣,從此赴戎機,劍柄執在手,別淚不沾衣,寄語越溪女,喁喁復何為!”英文可能是很好,但譯文並不很高明,因為辜先生的中國文學是他回國以後再用功研究的,雖然也有相當的造詣,卻不自然。這也同他在黑板E寫中國字一樣,他寫中國字常常會缺一筆多一筆,而他自己毫不覺得。

辜鴻銘: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我們在教室裡對辜先生是很尊重的,可是有一次,我把他氣壞了。這是正當“五四”運動的時候,辜先生在一個日本人辦的《華北正報》(NorthChinaStandard)裡寫了一篇文章,大罵學生運動,說我們這般學生是暴徒,是野蠻。我看報之後受不住了,把這張報紙帶進教室,質問辜先生道:“辜先生,你從前著的《春秋大義》(TheSpirit of ChinesePeople)我們讀了都很佩服,你既然講春秋大義,你就應該知道春秋的主張是‘內中國而外夷狄’的,你現在在夷狄的報紙上發表文章罵我們中國學生,是何道理?”這一下把辜先生氣得臉色發青,他很大的眼睛突出來了,一兩分鐘說不出話,最後站起來拿手敲著講臺說道:“我當年連袁世凱都不怕,我還怕你?”這件事,現在想起來還覺得很有趣味。辜先生有一次談到袁世凱時代他不得已擔任了袁世凱為準備帝制而設立的參政院的議員(辜先生雖是帝制派,但他主張的帝制是清朝的帝制,不是袁世凱的帝制)。有一天他從會場上出來,收到三百銀元的出席費,他立刻拿了這大包現款到八大胡同去逛窯子。北平當時妓院的規矩,是唱名使妓女魚貫而過,任狎妓者挑選其所看上的。辜先生到每個妓院點一次名,每個妓女給一塊大洋,到三百塊大洋花完了,乃哈哈大笑,揚長而去。

辜鴻銘:到中國可以不看紫禁城,不可不看辜鴻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