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與宋朝相比,哪個更受天下文人青睞?為什麼

唐朝與宋朝相比,哪個更受天下文人青睞?為什麼

在中國歷史上,自隋朝破天荒創建了科舉制度,選拔天下人才,到唐朝繼承發揚科舉考試,開創了貞觀之治和開元盛世,造就世界史上最偉大的唐朝。但是,不管唐朝多麼廣開才路,一視同仁,豪庶平等,等等,能讓文人稱之為天堂的並不是唐朝,而是宋朝。

那麼,為什麼遠比宋超繁榮富強的唐朝不受文人認可呢?

有學者做過一個統計。唐朝時期,狀元共251人,其中在歷史留下豐功偉績、烙下自己印記者,共139人。在這139人中,能查出家室檔案的共74人。而剩下的人,則是一群在歷史上僅僅留下名字,卻始終不知道籍貫、出身的人。

唐朝與宋朝相比,哪個更受天下文人青睞?為什麼

在這74人中,其中出身官僚家庭、世代為官者,共69人,佔92%;其中家室顯赫、家財萬貫者,共59人,佔79.3%;其中白手起家,完全出身寒門者,僅僅佔了8%。

以上就是唐朝的科舉制度。說白了,這就是一場上層社會分配權力的遊戲。廣大平民的機會可以說微乎其微,天下文人通向天堂的路就是一條細到不能再細的線,怎麼可能受到文人的歡迎!

到了五代十國時期,持續數百年的“九品中正制”被徹底廢除,那些天生就含著金勺長大,無比驕傲、自豪的富二代們也被一一打翻。比如,劉知遠、郭威、柴榮、趙匡胤,這些都是白手起家,最終馳騁於天下的真英雄!因此,這些人也清楚地知道,為了能讓國家長治久安,禍國殃民的豪族門閥是靠不住的,那些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識、有紀律的平民百姓,才是國家的棟樑!

唐朝與宋朝相比,哪個更受天下文人青睞?為什麼

當宋太祖趙匡胤結束五代亂世後,所有的科舉考試,都不許宗室、豪強、官宦的子弟參與。其在位17年,開科取士15次,一共錄取了189人。

等到趙光義即位,第一次科舉考試,就錄取了整整500人!除此之外,每人還賞賜一套“綠袍靴笏”的新衣服,並在開寶寺設宴。在這個宴會中,趙光義還賞賜了每人二十萬貫錢,以作見面禮。

史料記載,宋太宗趙光義這次科舉考試,不僅錄取人數多,起授官職高,而且升職也非常快。有人做過統計,太宗一朝,官場晉級速度堪比火箭上天,那叫一個快!其中,四十歲就能當上宰相者,竟然有四人之多。三十歲就能成為樞密使、尚書、節度使者,更是不計其數。

唐朝與宋朝相比,哪個更受天下文人青睞?為什麼

這種情況不僅太祖朝沒有出現過,就是放到其他朝代,也絕無僅有,僅此一家。難怪《續資治通鑑長編》就這樣寫道:寵章殊異,歷代所未有也!

趙光義如此大規模擴招,除了意識到天下人才的價值,還有什麼別的原因呢?

其一,我們來看下宋朝結束五代戰亂,兼併天下的數據:建隆四年(963年),宋滅荊南,得3州;同年(963年),宋滅湖南,得14州;乾德三年(965年),宋滅後蜀,得46個州;開寶四年(971年),宋滅南漢,得60州;開寶九年(976年),宋滅南唐,得19州。

根據《宋史·地理志》記載,在滅掉上述政權後,到宋太祖末年,宋朝共有297個州,縣1086個,而太祖一朝一共錄取了188個官員,平均每州不到一人。因此,太宗登基即位的時候,全國的官員根本不夠,邊疆的官吏更是嚴重缺乏,是趙光義擴招的一個原因。

唐朝與宋朝相比,哪個更受天下文人青睞?為什麼

其二,咱們都知道,趙匡胤在建立宋朝後,他使用了杯酒釋兵權,推行“文人治國”方略。太宗進行了井噴式的擴招,全國上下,由中央到地方,由地方到邊疆,把全國的官員換了一次血,這個就是擴招的另一個原因。

其三,通過這次科舉考試,趙光義進行了對宋朝的改造。除了錄用更多的文人外,還有一個非常直白的目的就是收買人心。他要讓每一個人都高喊自己的名字,在這個國家的每一個角落,永久烙上只屬於自己的印記。為了讓讀書人繼續對自己感恩戴德,還讓以後每次考中的進士們,都要從東華門雄赳赳、氣昂昂地走出去,並以唱名的方式昭告天下,以顯示皇恩浩蕩。

至此,趙光義推行的“文人治國”方略,徹底將天下的讀書人,帶進了“天堂”時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