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過情商低的媽媽,就是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高情商媽媽這樣做

生活中,我們總是習慣性強調智商的重要性,因為高智商代表著聰明的大腦,代表著更好的成績。其實很多時候,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只是往往容易被人們忽略。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我們身邊出現了太多低情商的父母,他們用自認為正確的方式去對待孩子,殊不知無形中已經給孩子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情商低的父母,只會不停的對孩子講道理

我和朋友帶著孩子去吃飯,鄰桌坐著一個可愛的小男孩,看樣子應該不到三歲,媽媽幫他點了一份意麵,這對男孩而言無疑是個挑戰,因為他怎麼也用不好叉子和筷子,總是把麵條撒的滿桌都是,有幾根還頑固的賴在男孩乾淨的外套上。

看著孩子努力吃麵條的樣子,我和朋友都笑了,真的太萌了。可是男孩的媽媽看到後卻開始指責起男孩,說他怎麼這麼不小心,吃個麵條都吃不好,把剛穿的衣服都弄髒了,真是一點用都沒有。

男孩起初還看著媽媽不好意思的笑,可是後來媽媽越說越激動,男孩的情緒也越來越低,終於低下了小腦袋,眼淚倔強的在眼眶裡打轉,跟媽媽說了句:我錯了。

男孩的媽媽終於滿意了,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媽媽取得了勝利,她開始催促孩子快點吃,一會還要上早教。我看到孩子面無表情但又小心翼翼的埋頭吃麵,眼神流露出的小委屈讓人心疼,我想他此時心裡應該是怨恨媽媽的吧,又或者真的在自我反省,把自己定位成媽媽眼裡一無是處的孩子。

父母在孩子面前總是會有至高無上的權威感,這讓他們習慣性的以長者的姿態去對待孩子。父母會把自己苦口婆心的教育孩子當成對孩子負責任的表現,當然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讓孩子屈服於自己。

因為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的意識強加在孩子身上,一旦發現孩子沒有按照自己的計劃去發展,那麼便會軟硬兼施,通過各種說教或者是粗魯的方式讓孩子選擇不得不服從他們。

我見過情商低的媽媽,就是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高情商媽媽這樣做

父母用自己的方式要求孩子,這是明顯的觀念偏差

相信很多父母都會有這樣的感受:當自己辛辛苦苦收拾乾淨的客廳轉眼間被孩子的玩具堆滿;當自己洗乾淨剛給孩子換上的衣服一不留神就沾染上了五顏六色的顏料……這時他們的內心必然是崩潰的,免不了要抓著孩子大發一頓牢騷。

可是孩子只是想嘗試一下不同的玩具,只是想畫出一幅漂亮的圖畫,他們不明白自己不哭不鬧,安靜的在屬於自己的小世界裡馳騁,為什麼會惹得父母如此動怒?老師不是說過多嘗試,多動手嗎,為什麼父母要剝奪這些原本就應該屬於他們的權利?

很顯然,父母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問題,因為孩子的這些行為將會讓他們不得不再次打掃房間,不得不重新洗遍衣服,而這些原本都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孩子畢竟沒有成人的思維,他們不會明白父母的想法,所以父母種種說教的語言在他們看來是那麼的蒼白無力,自然也就不會發自內心的去接受。

心理學家皮亞傑曾說過:孩子只能從自己出發看世界。

我見過情商低的媽媽,就是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高情商媽媽這樣做

說教真的有用嗎?言傳身教的作用會更大

高情商的父母,不會總是盯著孩子的錯誤不放,不會喋喋不休的花大把時間和孩子講道理,他們更願意身體力行,為孩子做榜樣。因為這樣不僅會更有效率,也更加容易被孩子接受。

正如父母總是讓孩子不要玩手機一樣,如果見孩子玩一次就說一次,那麼只會讓孩子反感。如果父母自己能夠放下手機,花更多的時間陪伴孩子,帶孩子一起遊戲,走出家門多接觸社會,那麼不用父母多嘮叨,孩子自然會遠離手機。

  • 經常說對不起,打擾了

生活中我們難免會需要他人的幫忙,也會無意間打擾他人的生活,這時對不起,打擾了就顯得非常重要。我們要明白沒有人必須幫助我們,正如大家所言,幫人是情分,不幫是本分,所以不管他人是什麼態度,我們的禮貌都不能丟。

當我們有求於他人時,一定要注意語氣上不卑不亢,儘可能的做到溫柔委婉,這樣會更容易被對方接受,也會更容易獲得幫助,當然最後不要忘記表達自己的感謝之情。

  • 經常說你好

父母帶著孩子外出時,見到熟悉的同事或者朋友,應該主動的和對方打招呼,雖然只是簡單的你好兩個字,孩子也會學習父母的樣子,看到小朋友或者同學時主動說你好。

這就很好解決了孩子看到人不願意打招呼的尷尬局面,因為很多時候即便父母不停的說喊叔叔阿姨好,爺爺奶奶好,孩子就是不願意張開小嘴,甚至還會往父母身後躲。其實只要父母時刻給孩子做榜樣,那麼想讓孩子懂禮貌也就不再是難事。

  • 經常說謝謝

謝謝這兩個字應該是我們生活中最經常出現的詞語,哪怕只是接受他人小小的一次幫助,我們也應該對他人表示感謝。這是最基本的禮儀,不僅是對他人的一種尊重,也是自己素質的一種體現。

懂得感恩的人才會珍惜身邊的一切,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中,總是少不了他人的付出,對於這些人,即便我們沒有機會親口說出謝謝,也應該把這份感恩之情傳遞下去。至少要讓孩子知道別人的恩惠不是理所當然,所以我們要時刻懷有一顆感恩之心。

我見過情商低的媽媽,就是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高情商媽媽這樣做

這個世界不僅只是孩子需要學習,需要成長,作為父母同樣需要學習和成長。

情商低的媽媽,應該學著該如何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待問題,做到不對孩子一味地說教。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這樣一段話: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思,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你給孩子講道理,意圖太明顯,孩子是被動接受。如若你以身作則,以你的行為去影響他,那麼效果將會好許多。

你想要孩子好好寫作業,那麼最好你能夠拿起書本學起來,因為:

你的行為對於孩子來說,作用遠大於你的說教。

孩子出生的時候就是一張白紙,未來長成什麼樣,更多的是在於父母如何去引導。

有些家長經常會在後臺問我給孩子看什麼繪本比較合適,其實我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一定要遵循一個原則:適合!

李玟謹教授在一次育兒節中特意為父母推薦了一套《兒童情商管理與性格培養繪本》。前段時間為自己的孩子買了一套,作為睡前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很喜歡,尤其對孩子的情緒管理、行為習慣和性格養成有很大的幫助。

此套全綵繪全套共10冊,由多名育兒專家聯合編寫而成,繪本中每一個故事都是經精心設計,從多個維度對孩子加以引導,孩子聽了後,可以更加的有自信、有毅力、有誠信、有愛心、有自律和有擔當父母可以作為睡前小故事講給孩子聽,孩子也可以自己觀看書中生動有趣的圖片。

我見過情商低的媽媽,就是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高情商媽媽這樣做

尤其在3-6歲的時候,是培養孩子優秀人格、優秀品德及良好行為習慣的最重要時期,很多父母忙於工作,缺席了對孩子的陪伴和教導。父母再忙也要抽點時間陪孩子一起學習一起成長。

我見過情商低的媽媽,就是和孩子不停地講道理!高情商媽媽這樣做

在3歲之前,父母可以讀給孩子聽,當做睡前故事書。在3-6歲當做好習慣養成的故事書,用來幫助孩子管理情緒,養成好性格。

健全的性格會讓“雛鷹”的翅膀更有力量,有了力量他們會飛的更高更遠。不要錯過了幫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最佳時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