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富管理春天已至,信託公司暢想新思路

隨著中國財富管理行業正駛入“快車道”,面臨著廣闊的前景和空間,身處這一市場的資管機構也紛紛“摩拳擦掌”,發揮著在各自領域的長處。其中,家族信託具備財產安全、財富靈活傳承、稅收籌劃等優勢,成為了信託公司加速佈局、發力財富管理的主戰場。

業內人士指出,財富管理業務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私人定製的服務,可以說是純粹的買方業務。而作為財富管理“主戰場”,家族信託的靈魂便在於差異化和個性化。未來,在加強渠道建設的同時,豐富產品與服務體系也是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

財富管理春天已至,信託公司暢想新思路


財富管理佈局加速

近日,在多家信託公司發佈招聘家族信託經理的信息中,除了完成公司家族財富管理業務的年度計劃和各項工作指標外,還要擁有一定超高淨值客戶服務經驗,能夠針對客戶需求和畫像製作家族信託傳承方案。

日益升溫的用人需求背後,反映的是以家族信託為代表的財富管理領域的前景逐漸凸顯,信託公司已加快佈局步伐。

中國信託業協會數據顯示,早在2018年底,就已經有36家公司實質性地開展了家族信託業務,業務總規模約為850億元。有機構測算,到2019年底,家族信託業務規模估計在1500億元左右。

據建信信託預測,家族信託資產管理規模到2025年將達1.5萬億元人民幣。

面對廣闊的市場,加上資管新規陣痛下的自我轉型驅動,信託公司紛紛選擇在財富管理拓展領域佈局,增加資金端競爭力。而財富管理中心建設是發力的重點之一。

2019年12月19日,陸家嘴信託財富中心新職場正式啟用,財富管理步入新階段。據悉,陸家嘴信託以“私人財富+戰略客戶+機構客戶”為核心,已先後在南京、無錫、杭州組建區域財富分部,設立家族信託辦公室,充實私人財富團隊人員。

與此同時,資金規模也邁上了新臺階。截至2019年12月末,陸家嘴信託統籌直銷規模217億元,同比增長504.5%;統籌代銷規模48.9億元,同比增長73.4%。年末存量客戶實現翻番。

據用益金融信託研究院統計,2017年35家信託公司成立了財富中心,不同地區財富中心機構數量合計204家;2018年59家信託公司成立了財富中心,財富中心數量合計362家;2019年59家信託公司的財富中心數量合計445家。

用益信託研究員帥國讓表示,從近三年財富中心成立的數量來看,信託公司在財富管理方面明顯加大了佈局,增加高端客戶市場佔有及資金端主動權。

“在財富管理方面,信託公司有一定的制度優勢,並具備交易結構靈活、投資範圍廣泛及產品收益率相對較高等特點。”帥國讓補充道。

在中信信託常務副總經理王道遠看來,財富管理業務的市場空間廣闊,參與主體眾多,其中,信託公司參與財富管理業務具有顯著優勢,這裡面既有信託制度、信託文化的因素,也有信託公司相較於大型機構更容易做出精品型、特色化服務的因素。

五礦信託總監王濤指出,財富管理領域2019年最大的變化就是“迴歸”。資管新規重塑了信託公司業務結構及業務模式,進一步推動其迴歸財富管理的業務本源。在2019年部分企業和產品出現問題的情況下,很多財富管理從業人員、高淨值客戶都在向持牌機構迴歸,行業整體對持牌機構的信心有了明顯提升,這對頭部公司來說是一個利好。

財富管理春天已至,信託公司暢想新思路


定製化彰顯領域優勢

在“人心所向,大勢所趨”的背景下,如何發揮財富管理的信託優勢?

有分析指出,財富管理業務是根據客戶需求進行私人定製的服務,可以說是純粹的買方業務。

而作為財富管理的“主戰場”,家族信託的靈魂也在於差異化和個性化。因此,對於信託公司來說,在加強渠道建設的同時,豐富產品與服務體系也是不可忽視的一部分。

中鐵信託研發部黃霄盈表示,信託財富管理中心需將投資者與自身項目特點進行匹配,同時提高產品線種類從固定收益產品逐漸向貨幣基金、固定收益類、權益類、衍生品類等全譜系產品體系過渡。

“不過,從目前來看,除少數大客戶外,財富中心距離做到客戶定製化、資產配置方案實時跟蹤市場變化,以及具備實時風險預警及控制能力還有較長的一段路要走。”另有信託業內人士林峰(化名)說。

服務體系方面,信託公司財富管理業務也處於不斷完善的過程中。

某央企背景信託公司表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公司財富管理業務比以往調動了更多的行業資源,包括防疫物資網購、協調三甲醫院綠色就醫協助通道等,同時積極嘗試並拓展線上服務的邊界。

建信信託方面表示,公司通過成立關愛建築工友慈善信託、關愛物流司機慈善信託,為助力復產復工發揮了信託力量。同時“財富管理+慈善捐贈”的模式也是建信信託積極嘗試推動慈善事業發展的有效探索。

種種努力背後,凸顯的是信託文化的重要性。

資深信託研究員袁吉偉指出,加強信託文化建設是促進信託公司堅守自我的重要手段,也有助於與其他金融機構相區別,形成自身的標籤和氣質。相較於信貸融資,慈善信託、家族信託、財產權信託等才是充分展現信託制度的本源業務,信託公司需要先把這些業務做好,才不愧於專營信託業務的機構定位。

財富管理春天已至,信託公司暢想新思路


信任是展業關鍵

有分析指出,資管新規下,市場領先的財富管理機構間競爭也愈加激烈。如何看待同一條賽道上多個競爭對手之間的關係?

袁吉偉強調,我國高淨值人群基數大,各機構可以從不同方式切入;同時由於財富管理市場還處於發展初期,各類機構合作大於競爭。相比而言,信託公司在高淨值客戶服務、財富傳承等方面具有較大優勢,可以與銀行等開展更加廣泛的合作。

財富管理業務並沒有明確的形態,而是一攬子服務的綜合。信託公司開展財富管理業務既需要開拓業務模式,更需要在戰略、人才隊伍、激勵機制、流程設計等方面作出針對性的變化。這是一個機遇和挑戰並存的藍海。

帥國讓認為,信託公司目前依然存在產品線有待進一步豐富、財富中心組織構架還不成熟、產品銷售能力及客戶積累也有待進一步提升的情況。

我們注意到,財富管理展業的關鍵詞中,“非銷售性”、“風控”、“信任”得到了較多的重視。

財富管理春天已至,信託公司暢想新思路


其中,對於“信任”二字的重要性,林峰表示,再也沒有比財富管理更需要信任的業態了。而在金融業談到信任,則是對一家金融機構的背景、服務標準、服務能力、歷史表現等進行的綜合考慮,也需要有可量化的維度,與公司層面的戰略支持緊密相關。

在中融信託黨委委員、常務副總裁遊宇看來,信託的本質是服務業,是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金融服務機構,靠服務取勝、靠專業盈利。這就需要更多的市場調研、更慎密的產品設計、更到位的信息披露和客戶溝通,才會讓人覺得物有所值。

此前,王道遠表示,財富管理這項業務,並不在於金融機構越大越好,更不是簡單地把錢存起來的概念。儘管從整個資管行業來看,未來規模有可能很大。但管理機構內部核心的部分實際上是一個密集的團隊,如何發揮好這個團隊的力量非常重要。

財富管理春天已至,信託公司暢想新思路


中國社科院金融所財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王增武分析認為,風控是2020年乃至今後十年財富管理市場的關鍵詞。

業內人士指出,從更長遠來看,財富管理行業服務週期少則十年,長則幾代人。人才方面的重要性同樣不能忽視。專業的財富經理對經驗、專業能力、服務水平都有著較高的要求,可以為客戶提供“管家式”服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