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在你的印象中,年味是怎样的味道?吃在广州,味在番禺。说到番禺“年味”,最熟悉的莫过于煎堆油角。正所谓“年晚煎堆人人有”,今天是小年,你吃煎堆了吗?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过年期间,家家户户除了迎春接福,还会开油锅,炸些过年美食,既有“团团圆圆、五谷丰登”的好意头,更能和家人一饱口福。

关于煎堆,有许多美丽的传说。传说每逢小年,玉皇大帝的女婿灶王爷都要与灶君奶奶一起上天见玉帝,各家各户便捧出煎堆托灶王爷带献给玉帝。所以,煎堆也逐步演变成过年必备的食品。


“年晚煎堆,人有我有”

“煎堆碌碌,金银满屋"

……

过年前,番禺不少家庭还保留着开油锅炸煎堆的传统。近日,记者走访石碁镇官涌村郭姨家,边做煎堆边话家常!

谷爆花

糯米粉、糖、油、爆谷……早上8时,郭姨和其他亲朋好友已早早备好材料。郭姨表示,在物产不富裕的年代,她们还要自己爆谷花,现在方便多了,在市场就能买到现成的爆谷。

在爆花里加入热糖浆搅拌;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然后用手逐个逐个压实;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压成适合的球形。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大家一起动手

很快就做好一锣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揉面擀皮

要想煎堆做得好吃,面皮至关重要。郭姨告诉记者,揉面的时候加上一点花生油,吃起来口感会更好哦!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面皮也是亲自揉的,糯米皮软糯,面粉皮酥脆,看个人喜好选择面皮。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包煎堆

擀皮都是全手工的,非常考技术活,不能擀太薄也不能擀很多次,这样炸出来的皮口感会不好。但对于郭姨她们这样的“熟手”来说,随手拿起一个瓶子就能擀出好看又好吃的皮。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皮擀好了就开包了。包的时候不能留任何的缝隙,不然下油锅的时候就会裂开。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开油镬

“嗞——”一切准备就绪,就“开油镬”了!“开油镬”是年前家家户户的一件大事,不仅是为了吃,更是象征着来年的日子也像油锅一样的油润、富足。

郭姨告诉记者,在她们村,炸煎堆前要先放“起彩”,既能试油温,同时寓意新的一年多姿多彩。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炸煎堆的时候也不能闲下来,要不断地翻转它,这样才炸得均匀。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备材料、和面、搓粉团、开油镬……步骤需繁琐,但和亲朋好友聚在一起,边做煎堆边话家常的日子,越发让人觉得弥足珍贵。

小小煎堆连结浓浓亲情

在等待煎堆出锅的过程中,记者了解到,原来郭姨的妹妹远嫁香港,自己每年都会多做些煎堆油角等过年干货拿过去。既是探亲,也能让妹妹通过食物一解乡愁。

“前两天她的姑姑才刚从香港回来,我们则年廿五出发,年廿九回来。”郭姨说道,几十年如一日,到香港探亲,已经成为他们一家的过年必备行程。

为什么不直接在香港做呢?郭姨告诉记者,做煎堆的步骤繁琐,在香港比较难实现,还是在番禺做好拿过去比较方便。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郭姨和记者聊天,还不忘不停翻转煎堆

“以前家家户户都要开油镬炸煎堆,一做就要做十几斤,场面好不热闹。”郭姨回忆道,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过年期间,煎堆,除了是走访亲朋的必备送礼佳品外,早上下地劳作时,人们的怀里都得揣上一两个,边走边吃。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煎堆出炉!

那么有想过让家里的年轻人学做煎堆吗?“我们都是五六岁就开始做煎堆,从小看着父母做,耳濡目染就学会了。现在选择多了,时间反而少了,很少年轻人肯学咯。”街坊朱姨说道。如今的年轻人工作繁忙,会做煎堆油角等传统过年美食的人越来越少。很多人为了贪方便,干脆选择在市场购买几个意思意思就算了。

番禺人的年味是什么?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

郭姨(右一)和亲朋好友们开心合影

年味到底是什么?是大街小巷新挂起来的红灯笼;是家家户户新贴上的春联福字;是家里人忙前忙后的年节小吃;是逛花街看烟花赏灯会的笑脸;是走亲访友互相问候的新年好......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味不同。岁月让我们的生活有了改变,也赋予了年味更多的意义。其实,只有和爱的人在一起就是最浓的年味!新的一年,愿你所愿皆可得,岁岁常喜乐;愿你阖家安康,万事顺意!

记者:区融媒体记者 何进欣

摄影:何进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