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公元290年,司马炎太过沉湎于声色,终于病倒了,这次病得很严重,他躺在床上,不时陷入迷糊,几个御医看了过后得出的结论一致,皇上要不行了。

一、有勇有谋智取遗诏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经过司马炎老丈人杨骏数年的经营,原来的那些功勋元老,但凡有点脾气有些能力的,不是死就是被流放,剩下的也被杨氏三兄弟吓得不敢随便说话,朝堂之上,杨骏一手遮天。

此次见司马炎病情严重,杨骏更是“独侍疾禁中”,将原来服侍司马炎的人全数换成自己的心腹,他的用意很明确,无论皇上有什么口谕,都必须先经过自己,对自己有利的要传达;对自己不利的变成有利也要传达。

重病之中的回光返照,司马炎突然清醒了,而且是相当清醒,他见周围除杨骏外,全是自己叫不出名字的陌生人,便立刻猜到怎么回事,他大声质问杨骏:“你想干什么?”杨骏吓得低头不语,随即司马炎命叫来中书监的几个秘书(中书),同时命杨骏等一干人出去。

此时,屋内只剩下司马炎和几个中书监秘书。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司马炎立刻命起草诏书,诏书大意,自己死后,由亲叔叔汝南王司马亮和车骑将军杨骏共同辅政,同时选择了几位有声望的大臣辅佐,意在成立一个集体领导班子,共同处理朝政。

用意很明显,削弱杨骏的权力,避免杨骏尾大不掉。

但已经为时太晚,此刻的杨骏羽翼丰满,胆大包天。

这几个秘书带着诏书一出门,便被守在门口的杨骏拦住,要求借来一阅,并声明阅后即还,按理皇上的诏书不是随便给人看的,必须在特定场合宣布,可这几个秘书畏惧权势,全然不顾秘书应遵守的工作条例,见杨骏要看,不敢不给,心想诏书传于国丈,不过早晚而已,看看无妨。但这几位小秘书哪里知道权力不容分享的道理,杨骏得手后便发挥厚黑本领,二话不说,拿起诏书放进衣袖内便走,几个秘书没想到会这样,顿时目瞪口呆,吓得腿软,好大一阵后缓过劲来,连忙去报告秘书长华廙,华廙知道事态的严重性,心中大惧,亲自到杨骏处索要,但杨骏已将诏书藏起来,无论华廙怎么赔小心,做孙子,也绝不肯拿出来。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杨骏仗着自己的地位,对几个秘书象哄小孩一般,连蒙带抢,虽然没有技术含量,可放在此时却是最为实用的办法。

可怜的是秘书处那帮人,一方面把皇上的诏书弄丢了是死罪;另一方面知道了最为杨骏忌讳的事情。可想而知其战战兢兢的心理。

扣下诏书是杨骏为自保而行的一步险棋,杨骏能在此弄险,证明此人不但够胆,而且应变能力很强,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又绝非消极防御,随后便展开了主动进攻,他的武器是女儿杨芷。

二、威吓搭档,独霸天下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短暂的回光返照,后悔的思绪一幕幕出现过后,司马炎继续迷糊,杨芷借机奏请司马炎仿效西汉“霍光辅政”故事,让杨骏“辅政”,陷入迷糊的司马炎点头答应,杨芷对秘书长华廙和何劭口头宣布遗诏,赋予杨骏国防部长(太尉)、太子老师(太傅)、名誉宰相(侍中),天下兵马大都督等一系列军政头衔,还有一条要紧的,是命令汝南王司马亮立刻离开京城返回自己的封地。而后由华、何二人按杨芷的意思拟诏,华廙先前已经被吓怕了,现在巴不得有为杨骏立功的机会,何劭却以为杨芷口述的真是司马炎的旨意,两人拟好诏书后交与司马炎审阅,而此刻司马炎根本说不出话来,哪还能提出什么修改意见,第二日驾崩。

太子司马衷即皇帝位,是为惠帝,大赦,改元为永熙。尊杨芷为皇太后,立太子妃贾氏为皇后。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为司马炎举行国葬那天,天空中满是飘着的白色纸钱,随着纸钱飘落满地,也将地面涂成了白色,撑着密密麻麻白幡的长长队伍伴随着哭声慢慢行进着,整个场面阴冷压抑,一片肃杀,满朝文武皆披麻戴孝,沉浸在悲痛之中,或者貌似沉浸在悲痛之中,但当装着司马炎尸体的棺材从含章殿经过杨骏所住的太极殿时,杨骏非但没有下殿迎接,反而让百名保镖挡在身前护卫,这百名保镖在悲伤的人群中面无表情,而且东张西望,时不时为杨骏做出阻拦状,俨然杨骏在举行个人演唱会的入场式一般,与整个送葬场景显得格格不入。

此时,杨骏还得到一个消息,那位被司马炎看中的,打算让他和自己一同辅政的汝南王司马亮,此时连给司马炎送葬的胆量都没有,只能站得远远的偷偷哭泣。

这个司马亮,真不配和我搭档。杨骏心中不仅满是对司马亮的蔑视,更有满是胜利后的喜悦。

连被司马炎看好的司马亮都成了缩头乌龟,放眼满朝文武,似乎已无人是自己的对手,杨骏的气焰便日益嚣张。

暂时胜利之后的高兴无可厚非,但俗话说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也许此时潜藏的危机正慢慢袭来,而太过得意便看不到这种危机。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其实在杨骏的胜利之下,确实潜伏着深刻危机,但得意的杨骏看不到,他看到的只是满朝文武匍匐在他的脚下,而他傲视天下。

三、隐忍的贾南风知己知彼

惠帝即位后,杨骏权势高涨到了极点,身兼太子老师、大都督之职,外出时采用皇帝仪仗。而且以自己的外甥段广、张劭为近侍,京城卫戍部队全由亲信掌管。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不仅如此,所有诏书的下发,惠帝只有审核权,而批准签字权却掌握在杨芷手中,其实最终还是杨骏说了算,杨骏俨然便成了晋王朝的老大。

局外人看来,杨骏的奋斗已经功德圆满了。

但有一个人却一直在冷眼旁观,将杨骏的每个动作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她心里,已经默默的杀死了杨骏无数次。

此人就是贾后南风。

遗憾的是,在杨骏的记载着众多对手的黑名单上,却独独没有贾南风。

贾南风本性强势,但自嫁入皇室,便成了名副其实的“除了钱便什么都没有”的女人。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这个女人没有爱情,没有琴棋书画,没有网络,没有游戏,更没有人交心,她身边,除了那个生理上尚能称做男性的老公,便是一些宫女和不男不女的太监,她的日常生活寂寥而无趣,她知道,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自己能做主,而只要有杨骏父女在,她便无法替自己做主。

眼见杨骏在朝廷上的气焰日益嚣张,贾南风心中的危机感便日渐加深,心中挥之不去的是那些宗室亲王被赶走的情景,而且对自己越来越为杨芷所不容而担心,她清楚,一旦杨骏父女想要对付自己,那结果只有一个,被废。

而等待被废皇后的将是什么下场,贾南风不敢再往下想。

贾南风战战兢兢生活在杨芷的阴影中,内心的抵触感便时不时流露出来,再“不肯以妇道事皇太后”,而为此又遭到杨芷不少训斥,贾南风内心便更加郁闷。

其实杨芷很善良,如果不是她维护贾南风,贾南风早没有今天了,贾南风对杨芷的误判,和她的性格,所受的教育有关,更和她当前的处境有关。

杨芷帮了甚至是救了贾南风,却反而被贾南风误会而恨之入骨,实在是杨芷的悲哀。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若干年后的东晋时代,周顗和王导二人也是如此,周顗救了王导不但不明说,反而对王导的态度犹如仇人般,让王导误以为是周顗害自己,一旦形势逆转,王导便恩将仇报让周顗人头落地,事后王导终于知道真相,虽然泪流满面,自我良心不安,但周顗却已经生生的丢了一条鲜活的生命。

类似做了好事却被误认为坏事的情况,在生活中比比皆是,因此做好事并不单纯,也是要讲策略的。

那些被杨骏赶走却无时无刻不想着回来的亲贵,越来越多的将目光转向了贾南风,他们看好贾南风,希望贾南风能为他们出头,他们知道贾南风不仅有地位,还有能力。

更重要的,他们认为,贾南风是名正言顺司马家的人,而杨氏兄弟则是司马家的公敌。

于是这些在外的亲王便开始加强了与皇后贾南风的联系,一来二去,贾南风俨然成了在外的各权贵心中的老大,他们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密。

朝廷中已然又出现了两派,一派是以贾南风为首的似图恢复司马家族荣耀的保司马派;另一派则是以杨骏为首的似图“挟天子以令司马诸侯”的倒司马派。

不过此时贾南风在暗处,杨骏的每一步行动都被她看在眼里,她做到了知己知彼;而杨骏则处在明处,对贾南风视而不见,二者虽未交锋,杨骏便已处于劣势。

四、位高权重月满则亏

杨骏不但对贾南风视而不见,而且也似乎忘记了在外的亲贵,仿佛被他赶走而一直伺机复辟的这帮宗室都消失了一样,他的眼睛,只盯着在京城的这帮文武。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要说杨骏也不糊涂,虽说自己现在也算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但无论资质还是能力,均无法服众,为了让众人甘心听命于自己,他想到了一个收买人心最简单易行的办法,那就是“官位”。

中国古代读书人,最看重“功名”,千百年来多少人十年寒窗,为的就是这两个字,而所谓“功名”,便是做官。从民到官是一个飞跃,标志着从此进入权力阶层,而一旦进入了官场,则又要按严格的等级来分享权力。

因此,为了最大程度的享受权力,追逐“官”位便成了中国人千百年来“吾往矣”的事业。

杨骏就从中国人最爱的这两个字入手,大肆封官许愿,提拔了一大批官员,不过实际权力却没有因此而下放,依然是一人说了算。

杨骏没有机会好好学习后来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理论,人的需求哪有止境?一批被提拔的官员可能会因为职位和俸禄的提高对杨骏感激一时,可时间长了,这帮人就不会仅满足于得到的虚职,而是积极谋求参政议政,谋求他们的权力,而这却是杨骏不允许的,于是矛盾又出来了,而且更加激烈,因为杨骏又培养出了一大批高层领导来反对自己。

而没有得到提拔的更是恨杨骏入骨,这样一来,杨骏又得罪了一大批人。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其实,杨骏团队高人不少,当初大家在一起打天下,可谓上下齐心。杨骏此时拥有的一切,正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照理这个团队应该更紧密团结才是,可杨骏根浅浮躁的弱点也再次显露出来,越加刚愎自用,情商急剧下降,根本无法沟通,正常的沟通却是一个团队得以维持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一旦这个手段没有了,这个团队也就走到头了。

团队成员,冯翊太守孙楚急忙忙跑来找到杨骏:“杨公啊,小弟有话想与您当面沟通?”“哎,你我还客气什么,有话请说。”

“杨公您是外戚,位高权重,手掌大权,而现在皇帝暗弱,在这种形势之下您应该低调啊,您要知道,自古没有外姓能够专权的。现在宗室和藩王力量还很强大,您最好还是让他们和您一起参与朝政,你要是因为防着他们而把他们边缘化,又另外提拔一批自己人,这结局总是不妙的啊。”

杨骏不以为然,音乐可以共享,美酒可以共享,甚至美女也可以共享,可权力却是不能共享的。

杨骏姑姑的儿子,从小光屁股一起长大的蒯钦,感情不可谓不深,为了团队的利益,在杨骏面前说话向来是直来直去,《晋书》的记载是“直亮不回,屡以正言犯骏。”杨骏根本不听,此时“三杨”团队中的蒯钦已经看准了杨骏将来的下场,为了避祸,采用了疏远杨骏的策略,自动退出团队。


司马炎死后,杨骏干掉所有对手乾纲独断,却忽略了一个人

更有甚者,由于不能接受不同意见,杨骏竟然将自己的两个弟弟杨珧和杨济赶回家去,杨珧和杨济素有才气,特别是杨珧,执行力很强,杨骏很多的想法都靠杨珧去实施,而此番动作使得 “三杨”正式解散,这种自断臂膀的做法,无疑让亲者痛,仇者快。

可怜杨骏团队,在没有外来力量的逼迫下,其力量却因内部原因日益衰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