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汤号子》非遗作品

《洋汤号子》流传于甘肃文县桥头镇、天池镇、尖山乡洋汤河流域,这里的村民朴实、厚道、民风淳朴、勤劳善良、能歌善舞,当地村民在劳动时,特别是除包谷草,插秧最忙碌时,为了激励劳动时的干劲,就采用一人唱《洋汤号子》,众人合的形式促进劳动生产积极性。深受民众喜爱,在当地广为流传。1958年,由白雪梅老阿姨和胡炳坤大叔二重唱《洋汤号子》,曾在当时的天水地区获一等奖。1989年全国民族民间歌曲文艺调演,在甘肃赛区,当时刘启舒作词,赵德祥作曲并和王婷英演唱的男女对唱的《洋汤号子》,获甘肃赛区一等奖。并在甘肃省广播电视台多次播放。当时的甘肃电台记者,杜希璞老师为《洋汤号子》的录音报道,曾获甘肃广播新闻评选一等奖。


《洋汤号子》非遗作品

白马藏族演唱《洋汤号子》

《洋汤号子》非遗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