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明心學究竟適合哪些人

陽明心學究竟適合哪些人

有小夥伴後臺私信問我,自己適合讀王陽明嗎,適合去學習陽明心學嗎?在這,我也回覆下大家。

雖然我很不願意公開承認這個事實,但愛好者和踐道者確實不是一回事。究竟是智慧才能打開心學的世界,還是進入心學的世界能得到智慧,這確實不是一回事。心學很神奇,神奇在只要碰到她,自身就會發生變化。這種變化就好比基因突變,有可能是好的,有可能是不好的,究竟好不好,這個看人,恕我直言,既然是基因突變,那這個結果是在基因裡預埋好的。如果心學不適合自己,不妨簡單一點,好好活下去就行。這是我自己的感受,也算一個分享吧。

順便寫一下我的心得。好的突變結果是,會更謙遜,更務實,更平和,更好學,更充實,更客觀。壞的突變結果是,更好辯,更好炫,更自負,更務虛,更神棍,更不務正業。

人的智商情商是有差異的,這個差異決定了為學的效率不可能一樣,最終的成就也不可能一樣。而人以群分的直接結果就是,停留在低水平的人更多的是在和自己一樣低水平的人互相討論,互相交流,而且很享受互相吹捧。而更高一點層次的為學者則在他們的知己中互相交流,分享。這無疑形成了一種斷層,這種斷層中間有通道,但更多的是交流的壁壘。

當然可以適於任何人,也可以不適於任何人。若將心學奉作神明,全知全能,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那就不適用於任何人。若將心學看作人,會有喜怒哀樂,會高興,會犯錯,也有做不到的地方,但需不斷進步,彌補不足,那就適用於任何人。所有的問題歸根結底都是人的問題,人能於其中有所進益,則適合,人若將之束之高閣或是因為有各種各樣的問題棄之不用,則不適合。不獨心學如是,任何學問都如是。

王陽明曾經說過,人人皆可為聖人,當你看身邊的人都是聖人的時候,你的心態就已經慢慢的入心學的真理了。因為你看其他人都是聖人,這從根本上會改變你對人和對事的看法和心態。這是一種提升,你在致良知,對任何人和事情都不帶有色眼鏡,是很大的提升。

一切學問都必須契合自己的情況,能讓自己快速成長的學問就是好學問,所謂心學,是拿來用的,我想之門學問是教會我一個誠字,首先是對的誠,比如學習,是否盡心盡力,是不是全身心投入到工作 中,是不是認真對待身邊的人物,這是我的體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