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朋友們大家好,在古代任何一個朝代,皇帝的更替大多數是不會那麼順利的。而且會有很多時候會伴有小規模戰爭,甚至是親兄弟之間的離德離心,動起手來毫無一點骨肉親情,為了皇位也是無所不用其及。那曹操的繼位問題當然也不會例外,臨終之時將自己的魏王之位傳給了曹丕,其實在曹丕之上曹操還有一個兒子,就是在宛平之戰為掩護曹操而丟掉性命的曹昂,其次是曹丕,曹彰,曹植,曹熊。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曹操對於為什麼要傳位於曹丕也說明了原因,曹昂就不用說了,至於後面的哥四個給與了點評。曹操最喜歡曹植,可是他太過於浮躁且誠實不足,好飲酒放縱,所以不立曹植;老二曹彰有勇無謀,難當大任;老四曹熊體弱多病,恐怕時日不多。唯有曹丕寬厚謹慎,可以繼承大業,至此曹丕最終繼承大業。曹丕繼承魏王之後,華歆為了向曹丕獻媚,在漢獻帝那強行索要了一紙詔書,封曹丕為魏王,丞相,冀州牧,於是曹丕登位,接受一眾官僚拜賀。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那大擺宴席是少不了的,正在宴席時,忽然有小吏報,鄢陵侯曹彰從長安率領十萬大軍到了。群臣都以為曹彰是為了魏王之位而來,不知道如何是好。有一個人挺身而出說:某隻用隻言片語就能讓他罷兵。此人就是諫議大夫賈逵,賈逵出城見到曹彰之後,問他軍侯你來的目的是爭位呢?還是奔喪?曹彰會說是為奔喪而來,賈逵又問既然是奔喪,為什麼還帶領著這麼多的人馬?曹彰於是自己一人去拜見曹丕,兄弟倆相擁大哭,曹彰把所有軍隊都交給了曹丕,然後回到鄢陵守城。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早就有使者把曹操病逝的消息報給了曹植,然而曹植只是和近侍飲酒作樂,並沒有奔喪的意思,曹丕多日看不到曹植來,就命令許褚把曹植給抓來,可笑的是許褚抓到的是爛醉如泥的曹植。曹丕的意圖是想方設法把曹植除掉,只是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又是華歆給曹丕出主意,既然曹植很有才學,這也是他深得曹操喜愛的原因,不如就讓他在短時間內作詩,如果完成不了,再懲罰也不遲。曹丕同意,召見曹植:你不是經常寫文章嗎?現在命令你在起步內寫一首詩,如果寫出來,就饒你一命。曹植請曹丕出題,曹丕看到牆上有一幅畫,畫上有兩頭牛,一頭在牆上,一頭落在井中死了。曹丕指了指這幅畫,你就以這幅畫寫首詩吧。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曹植果然在七步之內完成一首詩:兩肉其道行,頭上帶凹骨。相遇塊山下,郯起相搪突。二敵不俱剛,一肉臥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氣不洩畢。一眾大臣瞠目結舌,果然曹植的名氣不是虛的,曹丕看他出口成章,奸計沒有得逞,又對曹植說:你走七步的時間太長了,現在你馬上做一首。曹植讓他出題,曹丕說就以兄弟為題,但是詩中不許有兄弟這兩個字。然曹植不假思索頭口而出那首膾炙人口的;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曹丕聽後也止不住留下眼淚,所以收起了殺害曹植的心思,貶曹植為安鄉侯,曹植拜謝離開。曹植因為自己的才華躲過一劫,其實他也是有機會繼承魏王之位的,只是由於楊修的恃才傲物,參與進了立世子的爭奪當中,而曹操對於立儲是極為慎重的,對參與進來的大臣也是極為不滿的。楊修和曹植走得很近,也一直支持他,多次交給曹植計策來博取曹操的歡心,再加上楊修猜透了曹操的心理,擾亂軍心,楊修被殺,也使得曹操對曹丕的看法一落千丈。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其實曹丕最終繼位成功也和他的背後的羽翼有直接的關係,都知道曹丕和司馬懿曾經是亦師亦友的關係,曹丕的很多的言行都是司馬懿所教。比如說在曹操每次要出征打仗時,都要有一個出兵儀式,曹植的老師楊修多是教給曹植儘量顯示自己的才華,多在眾人面前吹噓曹操的兵馬威武,也是深得曹操的喜愛;而反觀司馬懿的策略就是讓曹丕多多關心曹操以顯自己的孝心,至於二人當時的所為,也是和二人的老師有關,楊修不懂得隱忍,過於暴露自己的才能,使得曹植也深受傳染,致使曹植的性格也是過於的外現,最後楊修的被殺,直接是曹植失去了繼位的可能。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而司馬懿的性格是看透不說透,隱忍為上,曹丕在他的指導之下,也懂得此中的一些要領。還有曹操在世時,曾經和賈詡商議過立誰為世子的事,要知道賈詡是和曹丕一個陣營的,況且賈詡也是曹操身邊一位重要的謀士,他的話也是有一定的分量的。當時曹操問他立誰為世子時,他先是沉默了一會,賈詡知道曹操心裡是喜歡曹植的,所以當曹操再次問他時,賈詡只說了丞相難道您忘了袁紹和劉表為何戰敗嗎?

曹丕為難曹植作詩,在七步內作了兩首,曹丕繼位真是比曹植強嗎

袁紹和劉表也都喜歡自己的小兒子,想要把自己的爵位傳給幼子,結果兄弟反目,一敗塗地。賈詡沒有明說自己支持曹丕,只是間接地找了兩個因為想要廢長立幼而致使家國生靈塗炭的例子,也讓曹操確定了要立曹丕為世子的決心。儘管曹植的才學要比曹丕強很多,但是曹植身邊的人沒有曹丕身邊的人高明,這也是曹植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