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房地產投資拓展的專業人士基本都知道,IRR是房企最核心的指標

比起利潤率,IRR反映了時間價值綜合地體現了項目管理、資本運營的效率和效益值。所以,高週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前回款、晚支付工程款、合理控制財務費用、銷售費用都可以大幅提升IRR。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一個項目,拿地時明明測算可以賺錢,比如銷售利潤率達到14%,IRR(Internal Rate of Return,即內部收益率)達到32%,為什麼開發完畢時卻虧損了?

舉例來說:XX二線城市項目,佔地面積200畝,容積率2.5,計容建築面積約33.3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9萬平方米,總投資額(含稅費)約61億元,總銷售額約71億元,淨利潤約10億元,銷售利潤率達到14%,IRR32%。具體詳見投資測算表和現金流量分析表。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筆者認為可能的原因如下:

一、開發時間增加了。一個計容建築面積33萬平米的項目,假設開發週期3年,利潤10億元,銷售利潤率達到14%,IRR32%。但是由於開發週期拉長了2年多,增加了近10億元的財務成本、管理成本、違約成本,結果利潤沒了。

為什麼拉長了開發週期?

1、開發期間,經常變更設計,導致施工週期大幅延長;

2、銷售去化週期變長了。由於政策調控,導致市場低迷、客戶持幣觀望,銷售去化週期變長;或者因為定位出現偏差,比如小戶型剛需房去化週期快,但是大戶型去化週期長等原因。

二、現金流斷了。開發期間,比如

集團為了打造別的燒錢事業(如科技、工業等),抽調了項目公司資金,結果該燒錢事業做虧損了,不能按時還回來資金,現金流斷了,導致該項目停工或放緩開發節奏,不能按計劃滾動開發,增加了近10億元的財務成本、管理成本、違約成本,結果利潤沒了;

三、成本增加了。在開發期內,人工、材料突然漲太快,消耗了利潤;遇上宏觀調控,銷售去化慢,大家搶著用渠道,比如目前全國各地分銷寫字樓、商業的渠道費用高達4%-15%,銷售成本上升了。

四、市場變了。拿地測算時,寫字樓等商辦市場銷售很火爆,結果政府供應寫字樓土地太多,房企也一擁而上,結果寫字樓市場供過於求,市場提前飽和了,降價20%都賣不出去,銷售週期延長,增加了財務成本、管理成本、違約成本,結果不虧才怪。這種現象目前像北京、上海一線城市都已經普遍出現,房企應該注意。

五、商辦比例過高、自持比例過高。市場好時,很多開發商為了拿地,商辦比例超過70%、自持比例超過50%的土地都拿,而可以快速產生現金流的住宅比例不足30%。住宅銷售賺的錢,全部沉澱在商辦物業裡,而商辦物業短期內無法產生現金流,把自己玩死了!

……

想想看,你身邊有多少這樣的案例?

還有一個比較有意思的問題:同樣一個項目,不同的房企開發,或者說不同的開發模式,IRR為什麼會不一樣?

還是以上面這個案例來分析,我們看看不同模式下的現金流與IRR到底為什麼不一樣?

測算房地產項目的IRR,需要有每一期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數據。現金流入指的是銷售回款,現金流出包括土地款、開發成本、三項費用(財務費用、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稅費(土增稅、增值稅、所得稅等)。這樣就有了每一期的淨現金流數值。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拿地測算時暴利,操盤卻血虧

說明:本方案測算的是全投資內部收益率,包含項目期內發生的全部資金投入的回報率,全部資金包括自有資金和融資資金。


從上表的現金流量表分析可以得出:提高IRR,可以通過以下四種策略:

1、早收:

儘可能把銷售收入提前,如爭取提前開盤、加快推售節奏。很多中小微開發商拿地後一般6個月才開工(拿地後才開始規劃設計、出施工圖)、9個月才開盤(開工後3個月售樓處、樣板房、示範區都不一定出得來)、27個月資金才回正,所以IRR是負數,這就是上面的方案一。但是實行“高週轉”的碧桂園不一樣,他採用345模式(拿地之後3個月開盤、4個月資金回正、5個月資金再週轉),資金滾得飛快。過去幾年,碧桂園自有資金回報一直在50%+,就是上面的方案6-8。一般的開發商能夠做到拿地之後6個月開盤、12個月資金回正、15個月資金再週轉就很不錯了,即以上的方案四。

2、晚支:儘可能把現金流出往後延期,比如爭取土地款分期支付(目前由於疫情影響,很多地方政府出臺優惠政策,允許土地款分期、延期支付,甚至土地款首付比例20%就可以辦理四證,餘款1年內付清;或者通過併購項目,土地款分期支付或作為負債形式,減少前期資金壓力)、施工方墊資施工、條件允許下延緩各類費用支付節奏。

3、多收:儘可能多地增加銷售收入,在用足容積率的前提下,優化規劃設計方案,儘量多佈局高溢價產品;差異化定位,提升核心競爭力,把握自主定價權。

4、少支:儘可能節約成本,比如財務成本、施工成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時間成本等等。

所以說,IRR是房企最核心的指標比起利潤率,IRR反映了時間價值綜合地體現了項目管理、資本運營的效率和效益值

因此,“高週轉”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提前回款、晚支付工程款、合理控制財務費用都可以大幅提升IRR。

IRR是評價地產投資可行性的重要指標,一個房企拿地,如果IRR做不到10個點,融資成本超過8個點,這種地一般是不會拿的。

一些上市公司甚至要求:淨利潤率及IRR必須達到雙15%這個項目才可獲取。還有像萬科、中海這種品牌房企,資金成本特別低,實際上IRR低一點都可以做。

有些引入跟投機制的房企,甚至將IRR與跟投收益掛鉤,比如萬科跟投人員只有在項目內部收益率大於25%時,才可以按照出資比例的1.2倍分享利潤,而金地要求核心員工投資人的有限合夥企業收益(虧損)的計算與項目IRR掛鉤:當IRR>25%時,按有限合夥企業的實際股權比例的1.8倍分配收益。

可以說,IRR是各大標杆房企老闆都要看的指標。

IRR能做到25%,當然應該激勵管理人員。IRR>25%意味著歸股東的自有資金年化回報率非常驚人,因為是帶槓桿的,就跟融資炒股一樣。

馬克思說:“資本的循環,不當做孤立的行為,但當做週期反覆的過程來規定時,叫作資本的週轉。”資本週轉的速度越快,資本增值的程度就越大。

特色地產諸葛亮-飆馬中國,20餘年專業、專心、專注為地市縣房地產企業轉型特色小鎮、商業地產&產業地產項目提供全程保姆化菜單式服務:

1、拿地顧問,聯合國際國內機器人、科創名校、智慧醫院、文化創意、養老產業資源,為特色小鎮、特色商業街等特色地產項目戰略策劃頂層設計;

2、策劃設計一體化,攜手國家甲級建築設計院,為房地產企業轉型商業地產如綜合體、購物中心、商業街、專業市場、社區商業;產業地產如商旅、文創、科創、農創、大健康、運動休閒、養老教育、新經濟園區開發,提供定位策劃、概念規劃、建築設計方案;

3、租售代理,攜20餘年千萬方地市縣菜單服務經驗,為商貿物流地產、特色商業街等產業地產&商業地產項目招商銷售;

4、項目診斷,為地市縣問題項目提供解決之道;

5、全程顧問,以20餘年積累的菜單服務經驗為項目全程保駕護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