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故事:三家分晋,智瑶三宗罪

在《资治通鉴》开卷《周纪》中提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魏赵韩三家分晋的故事。

为什么智氏会被魏赵韩三家吞并?这其中有很大的原因都取决于晋国国卿智瑤的为人处世。智瑶当国卿之前,就曾有他的族人智国说过,智瑶有五大长处,个子高大、长相俊美是一个长处;精于骑射是长处;武艺精通是长处;能文善辩是长处;坚毅果敢也是长处。可是智瑶却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不够仁厚,就是这一个缺点就足以抵消所有优点,让他身死国灭。

《资治通鉴》故事:三家分晋,智瑶三宗罪

首先,智瑶过于狂妄,无视他人底线。

晋国的国卿智宣子去世以后,智瑶成为新一代国卿,掌握了晋国的大权。而在一次和晋国两大上卿韩康子和魏桓子的宴会上,智瑶故意戏弄韩韩康子,拿人家的家规开玩笑,惹怒了韩康子。智瑶的家臣智国听说了这件事儿以后,就开始劝诫智瑶,不要随意得罪人,否则灾祸就会不期而遇。智瑶不以为然地说:“他们的生死,都掌握在我的手里,我不给他们降罪就不错了,他们哪里还敢兴风作浪。”智国继续劝他说,一个人一旦三番五次地犯错误,那么有的时候仇怨是在暗处的,他自己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往往在没有提防的时候,就会表现出来。贤德的人应该能够谨慎地处理小的事情,这样才不会招来大祸。但是智瑶完全不在乎,把智国的话当耳旁风。事实证明,智瑶这种狂妄自大,无视他人底线,轻易树敌的做法,最终给自己带来了灾难。

其次,智瑶过于贪得无厌、恃强豪夺。

有一次智瑶利用自己的国卿身份向韩康子索要领地,韩康子不想给他。当时,韩康子的一个手下对他说,智瑶这个人贪财好利,又刚愎自用,如果这次不给他,他一定会发兵攻打我们。不如先给了他,他得到土地以后,一定会更加得意忘形,继续跟别人要,别人不给的时候他就会发兵攻打,到时候就可以伺机而动。韩康子听了觉得有道理,就给智瑶送了一座上万户居民的城邑,智瑶非常高兴,果然更加骄傲自大。贪得无厌的智瑶不久之后又开始向魏桓子提出索地要求,魏桓子同样不想给,他的家臣也劝魏桓子说,智瑶这样无缘无故,强行跟别人要地,一定会引来其他人的恐惧。我们给了他土地,他一定会更加骄傲也因此轻视我们。可是我们这些被欺凌的家族却因为恐惧而互相团结,这样的话就可以团结一致去对付贪婪的智瑶。《周书》有句话说,想要败坏他,姑且先帮他的忙;想要占有她,姑且先给他点甜头。于是魏桓子也给了智瑶一个万家人口的城邑。这下,智瑶更是得意忘形。

《资治通鉴》故事:三家分晋,智瑶三宗罪

第三,智瑶刚愎自用,听不进意见

自从跟韩魏两家要地成功,智瑶更是狂妄自大,于是又跟赵襄子要地,结果赵襄子坚决不给。于是智瑶大怒,就统领韩魏两家的军队攻打赵氏。赵襄子逃到了晋阳,三家军队包围了赵襄子藏身之地,并把城外的水引入晋阳城内。城墙淹到只剩六尺高,居民的锅灶都沉没在了水里,可是人民都不愿意背叛赵襄子。这一战之后得到了晋阳。智瑶非常得意地说:“我今天才知道,大水竟然能够灭了别人的国家呀!哈哈”这个时候魏桓子和韩康子两人却一点都高兴不起来,两个人都是心有余悸,因为韩魏两家的城外都有河流。两人心想,赵氏之后,很快应该要轮到自己的家族遭殃了。于是两人互相使眼色,魏桓子用胳臂肘碰碰韩康子,而韩康子则用脚轻踩魏桓子,表示担忧。

没想到这一幕被智瑶的手下絺疵看到了,他对智瑶说:“韩魏两家一定会叛变。”智瑶问他为什么?絺疵说:“我们三家打败了赵氏,平分了他们的土地,可是韩康子魏桓子两个人没有一点点喜悦的表情,而是面带担忧,这样的表情,难道不是要反叛吗?”结果智瑶哈哈大笑,根本不以为然。并且把絺疵的话转告给韩魏两位。

后来,赵襄子指派手下张孟谈暗中去见韩康子和魏桓子两个人,并且告诉他们说:“我听说唇亡则齿寒,现在智智瑶带领韩魏的军队攻打赵氏,赵氏灭亡以后,恐怕韩魏就是下一个目标了。”韩魏二人说:“我们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只是事情的时机还没有成熟,计划一旦泄露,那么就是杀身大祸。”于是韩魏两人和张孟谈约定并商量好起事的日期以后,送走了张孟谈。

《资治通鉴》故事:三家分晋,智瑶三宗罪

到了约定的日期,赵襄子派人半夜杀死了守卫河堤的官员,并挖开了河堤,让河水倒灌智伯的军队,智瑶的军队被水淹没,乱成了一团,韩魏两家分别从两翼夹攻,赵襄子率领士兵从正面攻击,结果把智瑶打了个落花流水,并把智瑶给杀掉,完全灭绝了智氏的家族人。此后赵韩魏三家瓜分了智氏的领地,赵襄子不解恨,还把智瑶的头骨涂上漆,作为喝酒的器具。

智瑶空有一身武艺,又能言善辩、坚毅果敢,只可惜他太不仁厚。他以贪婪之心,狂妄之态对待别人,并且不自己行事不够小心,对将要招致的灾祸没有足够的预料,又听不进别人的善意相劝,最后导致自己国死身亡。

所以说,作为现代人的我们,应该以智瑶的教训为戒,不论身处何地,都要学会尊重他人。即使处在人生的制高点,也不可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此时更要谦虚待人,并且要能听进别人的善意提醒,并时时反省,提醒自己注意言行,避免不必要的灾祸。

注: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