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連葉賣?還增收?這個永城農民真神奇!

玉米連葉賣?還增收?這個永城農民真神奇!

“今年秋季,劉新全為我們辦了一件大好事!他不但為鎮政府化解了秸稈禁燒的工作壓力,還有效幫助農民群眾增收致富,其做法值得學習借鑑。”10月27日,在新橋鎮政府所在地西南角一片較大的場地上,一垛垛青貯玉米塑料裹包堆積如山,陪同記者採訪的新橋鎮鎮長陳豔麗介紹說,今年秋季,劉新全青貯玉米3.5萬畝,總重量達11萬噸。

玉米連葉賣?還增收?這個永城農民真神奇!

劉新全是新橋鎮農民企業家、科技致富帶頭人。2015年,劉新全流轉土地1500畝,並申請創辦了河南省農悅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致力於小麥、大豆等優良品種的栽培與繁育,現已成為河南省農科院良種繁育科研示範基地。

隨著公司的發展壯大,2018年,劉新全又與馬鞍山市現代牧業科技有限公司達成了青貯玉米的業務合作。“去年是第一次涉獵這項業務,不懂得貯藏技術,以虧本告終。”劉新全告訴記者,粗糙式的青貯模式導致青貯玉米腐爛變質,而且沒考慮到堆放時間和運輸成本的問題,造成了成本的嚴重提高。

玉米連葉賣?還增收?這個永城農民真神奇!

失敗是成功之母。“今年6月,馬鞍山市現代牧業科技有限公司及時給我配備了2臺秸稈打捆包裝機械,每臺機械每天可打包青貯玉米1000多噸。”劉新全指著一捆青貯玉米說,“科技就是生產力。這一捆青貯玉米重量達1000公斤,包裝好的玉米和秸稈在機械操作下一次性地添加了保鮮發酵劑,玉米和秸稈將在密封的塑料薄膜裡自然發酵,儲存時間可達150多天。”

玉米連葉賣?還增收?這個永城農民真神奇!

談及這項業務帶來的諸多好處,劉新全興奮地打開了話匣子。“玉米青貯可一次性把農民種植的玉米和秸稈全部收穫,不僅減少了農民群眾收穫時的勞動力和經濟壓力,而且為政府解決了秸稈禁燒的工作壓力,緩解了秸稈殘留給土地造成的汙染,保障了環境質量。”

玉米連葉賣?還增收?這個永城農民真神奇!

隨後,劉新全還就助民增收算了一筆賬。“在青貯玉米過程中,我本著讓利農民的原則,長勢較好的玉米每畝價格在900元左右,長勢較差的玉米每畝也不低於700元。”劉新全說,此外,每畝地能為農民節省機械收穫費用150多元。

“青貯玉米實現了政府滿意、助民增收、個人獲利的三重效果,我會繼續做下去!”劉新全最後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