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题记: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出自魏文帝曹丕的《典论.论文》,大致意思就是,自古以来文人之间都各自为是,互相轻蔑。

从古至今,文人相轻的例子很多。民国时期就有两位大文豪之间互不对付,甚至多次打起口水仗。

他们就是“傲慢”的郭沫若和“狂人”鲁迅,今天我们不去讨论谁的文学成就更高,毕竟见仁见智!只带大家看看两位文坛巨匠之间的“斗法”!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郭沫若

郭沫若,四川乐山人,毕业于日本九州帝国大学,是中国科学院首任院长。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1921年,郭沫若发表第一本新诗集《女神》,成为中国新诗的重要奠基人。他在甲骨文研究上颇具盛名,与

王国维、罗振玉、董作宾并称“甲骨四堂”,并借此于1948年当选为第一届中央研究院院士。

郭老一生还创作了大量话剧,尤以《屈原》最受欢迎。台大历史系教授王远义认为郭沫若开创了一条大众形式与精英创作结合,现代性与传统民族文化共存的文学与文化道路。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张琼华和郭沫若母亲

1912年,年仅20的郭沫若在父母的包办下无奈与张琼华结婚。不过,在“享受”五天的新婚生活后,郭沫若就不辞而别远赴日本。此后68年,张琼华孤独一人守在郭沫若老家。1939年郭沫若还乡,特地跑去向一直为自己守活寡的张琼华鞠躬以示歉意。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郭沫若与安娜及子女

1916年,郭沫若到东京圣路加教会医院看望生病住院的朋友,遇到了做护理的佐藤富子。出身名门望族的佐藤富子虽非天生丽质,但温婉贞静,令郭沫若一见钟情。

随后展开猛烈追求,不久便同居生下5个子女。佐藤富子被郭沫若的才气折服,为此断绝了与父母的关系,郭沫若为娇妻取名“安娜”。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1937年,因战事,郭沫若毅然回国,抛下了安娜。多年后,郭沫若深知愧疚,在译作巨著《浮士德》的扉页上写道:此书费了十年的光阴才译成了,献给我永远的恋人安娜。

回到国内,郭沫若与于立群相识相恋,婚后育有4子2女,二儿子和三儿子相继自杀。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毛主席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然而,这两位文坛巨匠,一生未曾谋面。

郭沫若在纪念鲁迅逝世十周年的文章中写到:“自己实在有点后悔,不该增上傲慢,和这样一位值得请教的大师,在生前竟失掉了见面的机会。”

可见,对于对于此事郭沫若还是颇为后悔的!那他又为什么不向狂人鲁迅请教呢?

因为,他比鲁迅还“狂”!

郭沫若对鲁迅的第一印象并不好,1920年10月,他在《学灯》增刊上,第一次读到鲁迅的小说《头发的故事》,“觉得他的感触太枯燥,色调暗淡,总有点和自己的趣味相反驳”。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正因为有偏见,所以当郁达夫劝郭沫若读《故乡》和《阿Q正传》时,他没有理会。

后来,后悔的说:“但我终是怠慢了,失掉了读的机会。以后的著作便差不多连书名都不清楚了。

1921年,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等成立创造社。成仿吾年轻气盛、思想偏激,撰文批评鲁迅的《呐喊》太过庸俗,但认为收入其中的《不周山》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鲁迅愤慨地说:“他的‘庸俗’的罪名,几斧砍杀了《呐喊》,只推《不周山》为佳作——自然也仍有不好的地方。”

既然你认为《不周山》不错,那我就在《呐喊》二版时,偏偏删去《不周山》!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1926年10月,许广平致信鲁迅,望他速来广州中山大学任教,鲁迅回信说:“今天看见中大考试委员会名单,郭沫若、郁达夫也在其中,那么,我去不去也似乎没有多大关系了……”。可见,他是不愿与郭沫若等为伍的。

彼时,鲁迅正与许广平热恋。但宁愿忍受相思之苦,他也不愿看到不想见的人。直到第二年1月,鲁迅才俯身前往,此时郭沫若早已离开广州。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但命运似乎总想安排这两位文坛巨匠见面!

1927年10月至1928年2月,鲁迅和郭沫若同在上海,而且两人都是日本书店老板内山完造的朋友,内山书店经常可见他们的身影。只不过是,你来我走,从未谋面。

内山完造曾客观公正的对这两位朋友进行过比较,他说:“鲁迅和郭沫若的性格稍有不同,郭沫若有政治家的气质,鲁迅先生是纯粹的地道的文学家,一旦表明自己的意见,就永不动摇,至今不渝”。

一个具有政治家的原则性,一个具有文化人的倔劲儿,当然谁都不会主动就对方,唯一的办法只能是回避。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当时,创造社责难鲁迅的文章,一篇接一篇,甚至不惜使用过激的语言:“惹出了我们文坛的老骑士鲁迅出来献一场乱舞,现在就让我们来看他这老态龙钟的乱舞吧。”

郭沫若更加刻薄,竟然拿鲁迅的籍贯、家族等作为奚落的对象。他说,“像这样尊重籍贯,尊重家族,尊重年纪,甚至于尊重自己的身体发肤,这完全是封建时代的信念!”

文人相争本就很正常,但郭沫若却将鲁迅和陈源、高长虹的论战,喻之为“猩猩和猩猩战,人可以从旁批判它们的曲直,谁个会去帮助哪一个猩猩?”

这样的言语,似乎有失大家风范!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郁达夫认为创造社和郭沫若等情绪化的行为,太令人失望,太不知天高地厚,便仿杜甫《戏为六绝句》,作了一首诗赠与鲁迅,以示声援:“醉眼朦胧上酒楼,呐喊彷徨两悠悠。蚍蜉撼树不自量,不废江河万古流。”

相比于郭沫若的“大张旗鼓”,鲁迅则采取了冷静的态度,反击也仅仅是只言片语,终不失为仁者风度、长者胸怀。

1936年,鲁迅的肺病日见深重,身体每况愈下。弥留之际,他在给郭沫若的一封信中,写下这样一段话:“我和茅盾、郭沫若两位,或相识,或未尝一面,或未冲突,或曾用笔墨相讥,但大战斗却都为着同一的目标,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郭沫若读后深感愧疚,8月30日,不畏酷暑,打着赤膊,大汗淋漓写下《搜苗的检阅》,依此向鲁迅先生表示歉意,他说:“我自己究竟要比鲁迅先生年轻些,加以素不相识,而又相隔很远,对于先生便每每妄生揣测,就如这次的纠纷吧,我在未读到那篇万言书之前,实在没有摩触到先生的真意。读了之后才明白先生实在是一位宽怀大量的人,是‘决不日夜记着个人的恩怨’的。因此我便感觉着问题解决的曙光。”

他们的误解本可以烟消云散,可老天不会再给他们机会了,这也成为郭沫若悔恨一生、遗憾一生。10月19日凌晨5时25分,鲁迅在上海的寓所病逝。留下一句话给许广平——“忘记我,管自己的生活!”

10月22日,鲁迅先生的灵柩从万国殡仪馆抬出,各个路口人满为患,人群绵延数公里只为送先生最后一程。整个文化界全番出动,纷纷前来凭吊巨人。

文人相轻,鲁迅和郭沫若的恩恩怨怨,同世44载,却终未谋面!

为先生抬棺的是:萧军、巴金、黄源、胡风、鹿地亘、孟十还、靳以、张天翼、吴朗西、陈白尘、周文、肖乾、聂绀弩、黎烈文、欧阳山、曹白,共16人!

扶灵的则是北大校长蔡元培、国母宋庆龄、著名文学家茅盾、日本友人内山完造。

大家都为中国失去这样一位文化巨人痛惜不已,在鲁迅先生的灵柩入土时,所有人都拿起铁锹上一铲土,没有铁锹的就用双手捧一捧土,期望先生入土为安!

如今,鲁迅先生已离开我们84年,但他“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还在,他不屈的精神还在,这才是中国人的脊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