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打造過硬的心理素質

情商指的是非智力因素,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心理素質。如果一個人性格孤僻、怪異、不易合作,自卑、脆弱,不能面對挫折,急燥、自負、情緒不穩定等等,這都是情商不足的表現,即使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難有所成就,所以情商是一個人獲得成功的關鍵。情商雖有一定的先天遺傳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後天發掘。那麼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呢?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打造過硬的心理素質

一、讓孩子學會生存的能力

其實每個孩子生下來的時候都是一張白紙,隨著家庭環境和生存環境的不同,長成了性格迥異的個體,縱觀我們現在的生活,衣食基本無憂了,父母們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及成長,一切都儘量做到最好,但是儘量保護、幫助的同時不是什麼事情替孩子做,而是要讓孩子學會自己獨立生活、自己獨立思考判斷、怎麼與人相處,這些能力不是長大了就會的,是要經過從小開始先自己學會整理、不斷學習新的技能、給予鍛鍊,哪怕是跌倒流血才能點滴積累,才能最後形成自己的能力的。

二、多接觸社會,經風雨見世面

有的家長很少讓孩子出門,擔心這擔心那。孩子看到生人就哭、就躲,長大後易敏感、退縮。有的小孩子自私自利,缺乏團結精神,因而也很少有朋友,長大以後也會因人際關係緊張,而影響才能的發揮。所以,孩子懂事時就要讓他適應新環境,對膽小的孩子鼓勵他多接觸人,或主動站起來回答老師提出的問題,這一過程又叫脫敏。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適應能力是不會自然萌發的。

三、培養忍耐力和自制力

有的孩子上興趣班時,發現自己怎樣也無法做好時,便輕易放棄;在遊樂場看到好玩的滑梯,無視前面正在排隊的孩子,自己硬要搶先上去玩;遇到要求沒有被及時滿足的時候,他立即發脾氣,甚至情緒失控……如此種種,都是缺乏耐性的常見表現。孩子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其實與其年齡成反比,然而“耐性”這種特質,必須從小開始培養。遇到困難,家長不要馬上給予幫助,而是鼓勵他堅持一下,忍受挫折帶來的不愉快,耐性自然而然地就建立起來了。

四、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

探索是孩子學習知識、發展能力的必要途徑。據相關研究表明,孩子在探索過程中,能鍛鍊很多能力,收穫快樂、經驗和自信。然而培養孩子的探索精神並非“一日之功”,需要父母們用心觀察,細心發現,專心培養。讓孩子廣泛接觸,培養他們豐富的興趣愛好,才是激發探索精神的最佳途徑。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打造過硬的心理素質

五、培養孩子勤于思考的習慣

給孩子自己思考的機會:無論遇到什麼事,首先讓孩子自己去思考,讓孩子想一想,哪些地方做得對,哪些地方做錯了,為什麼做錯了,怎麼做才能糾正錯誤。在平時的生活和學習中,當孩子遇到困難,不要讓孩子來問怎麼辦,而是去問孩子:“想一想,你有什麼辦法來解決、處理這件事?” “你認為該怎麼做才好呢? ”讓孩子形成一遇到問題就自己想辦法的思維習慣。

六、保護好孩子的自尊心

自尊心是人格里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可以說,一個人的自尊直接決定他的未來。古今中外的道德規範都是要求孩子尊重父母。但是,要知道尊重是互相的,在尊重面前人人平等。父母在任何情況下,都應該尊重孩子的自尊,保護孩子的“面子”。所謂過剛易斷,在家庭教育中家長不僅需要保護孩子的自尊心,儘量避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還要引導孩子正確認識自己自尊心受挫的情緒,進行自我調整。

七、多給予鼓勵和支持

每個人的成長都不是一帆風順的,有成功也可能有失敗。在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時,千萬不要潑冷水,這個時候,他更需要鼓勵和支持。每個人都渴望被瞭解,渴望被理解,孩子也不例外。激勵孩子,不能只停留在表面,父母應該走進孩子的內心,多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多一些溝通交流,多一些鼓勵支持。

八、培養孩子尊重他人,團結友愛和合作意識

社會是一個群體,任何一項事情光靠一個人單槍匹馬的奮鬥是不可能實現的,必須依靠群體的力量,這就要學會同不同人打交道,並能取長補短。父母必須培養孩子與人合作的意識,訓練孩子的合作行為,增加孩子的合作能力。這首先要學會尊重他人,並善於團結和自己意見不同的人。

如何從小培養孩子的情商,打造過硬的心理素質

結語

一個良好的心理素質表現為:幼兒對自己感到滿意,情緒活潑愉快,能適應周圍環境,人際關係友好和諧,個人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的施展和發揮。親愛的家長,你的孩子是否都具備這些品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