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前言

今天去市场买排骨,卖排骨的阿姨对我们说,这个天最适合吃藕,可以用排骨炖藕,也可以炸藕合,特别健康。

于是,我们突然想去买炸鸡和炸藕合......

不过,今天的这篇文章不谈美食,而是谈美词:人机耦合。

正文

这个词本来与我无关,直到去年10月,我的朋友圈里开始转科大讯飞与上外高翻合作的新闻(AI+翻译 | 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成立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 探索翻译新路径)。

正文第一句便是:

“10月21日,科大讯飞与上海外国语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宣布共建上海外国语大学-科大讯飞智能口笔译研究联合实验室,未来将在机器翻译、人机耦合的同声传译、翻译辅助训练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与合作。”

说实话,看到这则新闻时我是非常羡慕的,因为计算机辅助翻译是我的研究领域,科大讯飞在语音识别、语音合成领域的确非常出色,能与科大讯飞合作自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今年7月,我又看到一则新闻:

正文第一句是“讯飞听见是由中文语音产业领导者科大讯飞基于其世界最高水平的智能语音及语言技术, 推出的以语音转文字及多语种翻译为核心功能的系列产品和服务。专注语音转写、翻译服务,致力于提高用户的工作效率,实现高效的知识管理。”

我当时的感觉就是,“讯飞听见”不只是语音识别,还有“翻译”?????叫“讯飞听译”是不是更合适?

在这则新闻中也可以在突出位置看到“人机耦合”:

“双方将在翻译服务领域展开深入合作,通过精艺达旗下的创新在线翻译平台九九译对接听见的语音转写平台,利用讯飞听见领先的机器翻译服务,加上精艺达专业级的人工翻译品质,达成人机耦合的翻译合作模式,极大地降低翻译服务的用户使用门槛,提高翻译的速度和精度。”

这次我又眼红了,上外高翻是中国翻译专业人才培养的旗舰之一,而精艺达则是中国语言服务供应商中的旗舰之一,能和他们合作,简直是太棒了!

无论是做翻译教育技术落地,还是做翻译技术落地,科大讯飞都找到了极好的合作伙伴。

我心目中的“人机耦合”

2013年,山东师范大学的林小木同学的硕士毕业论文《计算机辅助英译汉口译实证研究》曾做过一个仿真实验,验证计算机辅助口译需要在语音识别准确率达到多少时才会超过传统形式的口译,起到辅助作用。他当时并没有用科大讯飞的语音识别技术,而是参考了谷歌的语音识别结果和机器翻译结果。

简单来说,他的思路是这样的:

当发言人在用汉语发言时,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将其汉语识别为中文文本,投射到口译员的屏幕上,并给出机器翻译的结果,供口译员参考,效果如下图所示: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之所以说这个是“仿真系统”,是因为他当时并没有现成的软件可用,而是使用视频编辑软件“PS”出了这样的界面,实现字幕显示、显示速度变化、显示内容变化,用录音材料的声音代替发言人的声音,用PPT的动画效果仿照字幕自动生成和机器翻译自动出现。

实验过程中,口译员是这样做口译的: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在实验中他设置了几个重要的变量:语音识别率、机器翻译的速度(译文在屏幕中的显示延迟)、中英文如何显示(同时显示中文和英文、仅显示中文、仅显示英文)、关键词如何显示(数字、人名、地名如何显示)。

实验结束后他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以下启示: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想了解更多详细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分析,大家可以去阅读他的毕业论文(虽然他是翻译专业硕士,但这篇论文是用中文写的,不用学好英语也可以阅读,不必借助机器翻译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

在我看到“人机耦合”四个字的时候,我脑子里浮现出来的就是这种计算机辅助口译的模式,我对上外和科大讯飞联合实验室成果的期待也是这种。

科大讯飞定义的“人机耦合”

人民网记者查阅了9月19日IEID主论坛刘庆峰的发言视频, 他表示,本次会议翻译采用人机耦合形式,“今天这样一个科技讨论的场合,我们的翻译是人机耦合的,用我们的机器给同传做参考……使他做得更准确,使他更不容易疲劳。”

据刘庆峰介绍,目前AI语音翻译主要包括两种模式:

一是全自动机器翻译。例如, 9月17日上海举办的2018人工智能大会上,现场十余位嘉宾的发言只有三位用了人机协作转写同传老师语音的方式,其余均采取全自动机器翻译。

二是人机耦合同传。由机器为同传翻译者提供语音识别和机器翻译的结果,可以提高同传翻译的工作效率、降低同传翻译的工作强度。此外,另一种人机耦合服务模式是机器转写演讲者源语和同传译员的译语, 并把两种文字都显示在屏幕上,可以在直播中提供中英文字幕,以及方便没有耳机设备的人看到屏幕上的中英文会议内容。“采用这种情况,我们会在会议中明确说明是同传语音转写。”科大讯飞品牌管理部负责人说。

(来源:http://scitech.people.com.cn/GB/n1/2018/0922/c1007-30309109.html)

也就是说,科大讯飞的“人机耦合”有两种,第一种是我一直以来理解的那种,也就是林小木论文中描述的那种方式,而第二种,也就是这次引起极大争议的方式,则是用语音识别技术将口译员的声音转换为文本,投射到大屏幕上,方便没有耳机设备(且视力极好坐在会场前面的)人看到屏幕上的中英文会议内容(注:括号里的是我自己加的,起到挖苦的作用)。

没能忍住,以下是骂人的部分:

在《关于所谓的“同传造假”,我们有话要说》一文中,你们是这样说的: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你们怎么在这份声明中不提你们所谓的第二种模式的第二类???

如果Bell Wang不揭发你们,你们是不是永远也没有第二种模式的第二类???

科大讯飞的朋友,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是不是在骗人???

另外,9月21日晚八点,科大讯飞针对该事件召开电话会议,翻译产品经理刘晨璇说,“可能(口译员)并未听到刘庆峰的解释和介绍,造成误解”。

你说你们是不是大骗子?口译员能傻到刘庆峰公开说“口译员的声音被语音识别了投到那么大那么大那么大那么大的屏幕上”他们都没听到???

这么重要的事情合同里也没有???

科大讯飞的朋友,你们扪心自问,你们是不是在骗人???

你们说标注“讯飞听见”的就只是语音识别的结果,但你们到处骗人时不是说“讯飞听见”也做机器翻译吗?

你们到底是不是在骗人???

事情发酵到今天我才写这篇帖子,并不是为了去蹭热度,了解我的人都知道,做出以下事情的人,都是我:

2016年: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2018年4月: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2018年4月: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2018年8月:

何为“人机耦合”?——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我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打假”,说实话我非常支持翻译技术、机器翻译技术的发展,而且也一直在为之努力,但我看到你们这些大骗子的言语(以及你们明知道你们的同事在撒谎你们也不敢站出来揭露的事实),我就实在忍不住站出来骂你们!

大骗子!大骗子!大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