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羽毛球職業隊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瀘州市業餘體校

我在羽毛球職業隊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瀘州市業餘體校

Hello,大家好!在《羽毛球晉級之路》系列文章更新完52期以後,我一直沒有想好寫什麼,直到最近和Joyce聊天的時候,她問我說能不能給她聊一聊職業隊的故事?也是這句話提醒了我,何不把我這些年與羽毛球的點點滴滴記錄下來呢,算是對自己這份職業經歷的回顧和記錄,也可以分享給大家。

在上一期,分享了我第一次接觸羽毛球,三次揮空拍的經歷。連自己都沒有想到的是,也是從那天開始,我與羽毛球結下了那麼深的緣分...

自從父親買了第一副羽毛球拍後,時不時地就會帶著我在樓下打羽毛球,除了羽毛球外,我們還會做一些其他運動項目,比如跑步、俯臥撐、踢足球、打籃球等等,這也吸引了院子裡的其他小夥伴們逐漸加入,每到傍晚、週末的時候,院子裡的小夥伴們總會呼喊著聚到一起遊戲、玩樂。現在的我喜歡運動、並能夠保持運動的習慣,應該就是在那時候開始養成的吧。

我在羽毛球職業隊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瀘州市業餘體校

出差在酒店也不會忘記健身

由於平時羽毛球打得多,逐漸地在新區轉盤的院子裡就沒有其他小夥伴能夠打過我了,從小就成為了“小區反手王”,當然,真正會打反手還是到市體校之後的事情了。有一次在家裡休息的時候,爸爸突然說:“有機會讓你去市體校練練羽毛球吧。”這對當時的我來說,有點忐忑又有點期待,用現在的話說,忐忑代表的是得走出院子這個舒適區,去市體校接受正規的訓練,自己到底能不能適應,高手到底是什麼樣的?這些都說不上來。期待的確實又是希望能夠去到市體校訓練,到底是為什麼希望去,我也說不上來。想想應該是小時候在電視機前看女排奪冠、看獲得冠軍的運動員站上領獎臺,升國旗奏國歌的那些畫面,帶給我的冠軍夢。但是那會兒是很懵懂的、不清晰的。

我在羽毛球職業隊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瀘州市業餘體校

2016年中國女排奪得奧運會金牌,這樣的畫面總是讓人激動和淚目。記得小時候看球和爸爸看女排決賽,爸爸說巴西要贏,我說中國必勝,最後巴西贏了,我就哭了。

哈哈哈,我爸不知所措。

我記得是上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我放學後走出教室,突然有人叫住我,我回過頭一看,原來是我爸來接我了。這就讓我很納悶,因為從幼兒園開始,基本上上學和放學都是我一個人去,我爸媽是基本上不會出現在學校的。我爸看著我說:“走,今天帶你去市體校看看。”我才突然想起了之前爸爸說過的事情。

瀘州市羽毛球體校當年在瀘州市廣場的邊上,可以大致理解為當時瀘州的體育中心,除了大型體育場外,邊上還有籃球館、羽毛球館、武術館和體操館等等。(距離球場不遠的地方是瀘州老窖1573的窖池,所以經常訓練中都能夠聞到酒糟味。)可以說90%瀘州籍的運動員基本上都是從這裡走出來的,最為出名是要算是體操奧運五金王鄒凱了。

我在羽毛球職業隊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瀘州市業餘體校

同時期的瀘州籍優秀運動員-鄒凱。當時體操隊在我們隔壁的館訓練,雖然我個人最後沒有能夠實現兒時的夢想,但是一路上見證了各個項目的奧運冠軍、世界冠軍的成長,也是對我現在來說巨大的人生價值。

當時的瀘州廣場是傢俱展銷的集散地,所有的場館臨街面都是經銷傢俱的店鋪。所以羽毛球館的入口是在一個傢俱店鋪的裡面。第一次爸爸帶著我打開那扇黃色的木門,留在腦海中的印象就是教練站在場地對面,雙手抱胸,指導著場上的球員練習。爸爸帶著我走過去,向教練問好:“劉教練你好!”然後回過頭對著我說:“叫劉教練。”“劉教練”我也跟著輕輕地和劉教練打了個招呼。當時的教練是劉康教練,也是我在市體校期間的教練,後來劉康教練也成為了瀘州市體校的校長。

爸爸和劉教練寒暄的過程中,市體校的隊員逐漸都來到了訓練館。劉教練隨即也給我安排了第一次的訓練計劃-扔球。萬萬沒想到的是,從訓練開始到結束,我一直在扔球,這一扔就是三個月,這期間也逐漸熟識了當時一起訓練的小夥伴,也是後來在市體校的雙打搭檔-劉翔(不是跨欄那個劉翔哈)。

我在羽毛球職業隊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瀘州市業餘體校

瀘州是一座有很多廣場的城市,因為是山勢地形,高差較大,瀘州利用這些高差,就修建了很多供居民活動的廣場。而老瀘州人都知道,廣場就指的是瀘州老體育場這個區域。

圖中右邊體育場外的白色牆體位置就是當年的體操館、武術館和羽毛球館。

順便也說一句,為什麼職業運動員的出球感覺和擊球效果比業餘愛好者要好?很多時候並不是我們更適合運動,或者說我們有多聰明,再或是我有什麼秘籍沒有告訴你們。而是我們訓練的量足夠多,付出足夠多,所以結果就會自然顯現。而很多人喜歡問我:“迪哥,我明天要去打比賽,有沒有什麼絕招,教我兩招。”我都會熱情地告訴他:“不要失誤,千萬不要失誤,一定能贏!!!”

我在羽毛球職業隊的故事:夢開始的地方-瀘州市業餘體校

訓練結束後,我爸帶著我走出球館,問我:“感覺怎麼樣?”我說感覺還好,就是手有點疼。畢竟也是扔了差不多兩個小時的球嘛,後來到了專業隊,我才明白,這種痛原來叫做起反應,也就是高強度訓練後,產生的肌肉疼痛感,會伴隨著肌肉的恢復而自動消失,並不是傷病。

就這樣,我從“小區反手王”進入了市體校,真正開始接受羽毛球的正規訓練。這也算是夢開始的地方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