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是什麼?抑鬱並非情緒的“感冒”

網絡問卷調查顯示,超過80%的網友認為自己有抑鬱傾向。而實際上,大部分人的情緒狀態都很好、很穩定,網友的回答顯然有一定的誇大。當然,難免也會有人遇到各種各樣的煩惱,或心煩起急或悶悶不樂。那麼,是否有了這些情緒體驗就算有抑鬱了呢?

抑鬱是什麼?抑鬱並非情緒的“感冒”

要說清楚這個話題,先來介紹兩個概念:情緒和心境。情緒是對客觀事物的主觀體驗。比如,遇到好事就高興,遇到壞事就生氣,高興、生氣等這些由具體原因帶來的短暫的感覺體驗就是情緒。而心境是情緒的背景、底色或基調。是一種相對穩定持久而又不是很強烈的情緒狀態。比如,有的人會覺得有段時間看什麼都順眼,幹什麼都有勁,那麼可以說他的心境就很好。當然,即使心境很好,該有的喜怒哀樂也都會有。也就是說,情緒是具體的、短暫的、鮮明的,而心境則是持久的、穩定的、相對隱蔽的。

抑鬱是什麼?抑鬱並非情緒的“感冒”

而抑鬱,從本質上是說人的“心境”低落了,而不是一時一地的“情緒”低落。在精神醫學領域,有關標準規定,抑鬱發作是以心境低落為主,與其處境不相稱,可以從悶悶不樂到悲痛欲絕。診斷要求,在心境低落的基礎上,至少有下列9項中的4項:興趣喪失、無愉快感;精力減退或疲乏感;精神運動性遲滯或激越;自我評價過低、自責,或有內疚感;聯想困難或自覺思考能力下降;反覆出現想死的念頭或有自殺、自傷行為;睡眠障礙,如失眠、早醒或睡眠過多;食慾降低或體重明顯減輕;性慾減退。

在滿足上述症狀數量的同時,患者的工作、生活、人際交往都受到了影響,會造成痛苦或不良後果,並且這種狀態持續兩週以上,才可以診斷為抑鬱發作。

抑鬱是什麼?抑鬱並非情緒的“感冒”

在前面羅列的抑鬱的9條標準中,涉及到了睡眠、食慾和性慾,這些身體方面的症狀往往容易被作為軀體疾病的主訴而去就診,從而錯過了在第一時間看精神科醫生的時機。實際上,抑鬱症患者除了有上述諸多的不良的情緒體驗之外,還可能會有身體方面的症狀。比如胃口不好,頭疼,咽部不適,腰痠背痛等感覺。所以,出現了軀體症狀之後,經過檢查如果沒有發現明顯的異常,而同時伴有情緒低落,那麼一定要去精神科就診。

出現抑鬱之後,可以在精神專業機構進行心理評估,來確定抑鬱的嚴重程度。抑鬱較輕的話,可以進行心理治療,鼓勵自己積極運動。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自我調整,抑鬱有望逐漸減輕。如果經過評估,達到了中重度抑鬱,則應首選藥物治療。目前很多新型的抗抑鬱藥起效快,副作用小,療效可靠。一般在幾周之內即可緩解。但維持治療很必要,過早減藥則有較高的復發風險。

抑鬱是什麼?抑鬱並非情緒的“感冒”

有些患者對藥物有顧慮,擔心藥物的副作用,而拒絕服藥,堅持自我調整。還有的患者將抑鬱或歸咎於環境因素。其實,如果抑鬱程度較重,那麼自我調整幾乎就是“抜頂過河”,自我的力量已經很虛弱,是難以自救的。心理諮詢的效果也會比較短暫、有限。堅持拒絕藥物治療,會使患者長期處於一種情緒的灰色地帶,其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都會大打折扣。

國外曾有人將抑鬱稱為心理的感冒,其實抑鬱既不像感冒那樣可以不治而愈,也不想感冒那樣可以好了就停藥。抑鬱需要專家的指導、藥物的幫助和自身的救贖,需要三位一體的合作,而不是硬扛。

發表於《家庭健康--醫學科普》2012年第8期 作者 宋崇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