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航母用省名命名,那省的名字被用完了該怎麼辦?

倪翠坪


我是冬雨AK ,說下看法,我認為這種情況是不會出現的!

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一級主力艦,也就是航母,戰列艦,巡洋艦以省,直轄市,自治區來命名,而我國目前有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2個特別行政區,總計可以為34艘航母命名,而目前只有“遼寧”“山東”兩艦,就算將來兩棲攻擊艦也以省,直轄市來命名,名額仍然十分充裕。

我們可對比一下目前藍星最強的美國,他擁有11艘航母和12艘兩棲攻擊艦,就已經可以實現全球部署了,而我們不想稱霸全球,也不想在世界各地耀武揚威,動不動的欺負別人,所以,也不需要建造那麼多的航母,據估計,中國如果能保持5-7艘的航空母艦就足夠了,再輔助以7艘左右的兩棲攻擊艦,足以維護我國在世界各地的合法利益了,因此只需要十幾個艦名就足夠了!

就算我們的省直轄市名稱輪了個遍,還可以採用新艦用老名字的辦法,要知道,很多具有光榮歷史的艦名都會有傳承的,例如曾經的051型驅逐艦“濟南”艦,舷號105,退役後,新的052C神盾艦152號艦繼承了“濟南”這個光榮的名字,成為新的“濟南”號!

所以,基本不用擔心出現省的名字被用完了,無名字可用的情況。


冬雨AK


胃口有點大啊,航母命名將省份用完,那起碼也要建30多艘航母了;不過也不用太擔心,用完了可以重頭再來,這是多國海軍通行做法。

按照《海軍艦艇命名條例》來看,航母在我國被定位為一級艦,其命名以行政省和直轄市命名,我國首艘航母就被命名為遼寧艦,國產首艘航母則是被命名為山東艦,後續還會有臺灣艦、廣東艦、海南艦等等,這一點應該是沒有爭議的。曾幾何時軍迷們熱議的“皮皮蝦”、“毛澤東”等命名是不可能出現的了。

加入我國航母將所有的省份和直轄市全部用完,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呢?就是說我國有23個省份,4個直轄市以及兩個特別行政區和5個自治區,符合航母命名要求的加起來總計34個,也就是說至少有34艘航母才能出現行政省或直轄市被用完的問題,以當前的發展態勢看,那時我國不敢稱得上是航母強國,航母大國的身份是當值無愧的。

一般航母的服役年限在40-60年左右,有些國家的航母服役時間更長一些。我們以40-60年為一艘航母的全壽命服役週期,34艘航母的總服役年限將是一個可怕的年限數字。通俗點講,我國航母總數超過34艘,以後續保持十艘航母在役,保守計算也將是在幾百年之後的。我們的軍迷朋友這個心操的有些早了,孫子手裡也比一定能看到的結果,爺爺這個心顯然有些操過頭了。

按照我國先前的慣例,對於一些有英雄事蹟傳承的艦艇艦名在後續的艦艇中得到延續,這種例子在我軍極為廣泛。比如我國首艘第四代導彈驅逐艦055型萬噸大驅,首艦被命名為南昌艦,舷號101.不管是這個艦名還是舷號在人民海軍發展史上都有重要意義,單純的來看看艦名,南昌艦到055已經使用了三代,第一代南昌艦是接收的國民黨起義艦艇,排水量千餘噸;第二代南昌艦是我國自主設計建造的第一代導彈驅逐艦051型,成為人民海軍首艘旗艦,舷號163,於1982年服役,2016年退出現役。

從南昌艦的艦名傳承來看,先後經歷三代,從千餘噸的噸位一直到今天新南昌艦的滿排12500噸,見證了人民海軍驅逐艦更迭換代的發展歷程。所不同的是,艦名得到沿用的同時,每一代艦艇的舷號發生了變化,第二代南昌艦舷號163,第三代則為101,這也就使得三代艦艇還是很好分辨的,也不違背海軍有關艦艇退役後艦名、舷號全部退役的規定,在管理上也不會出現混亂,更多是作為一種精神得到傳承。

航母亦是同樣的道理,我們首艘航母遼寧艦啟用舷號為16,就算是發展34艘,按照舷號延續的規律,第34艘航母的舷號也是49,到了第35艘我們的行政省和直轄市就用完了,但是舷號並沒有用完,兩位數的舷號還有50個,第35艘航母舷號將是50,但是名稱就可以重新啟用,遼寧艦也可以、山東艦也可以,秉承的一個原則就是艦名2.0版本的艦艇已經退役,凡是退役的都可以重新啟用,畢竟一艘航母服役年限大致最多也就是60年,這並不是不可能的,且和驅逐艦一樣,艦名相同,但舷號不重複,也不存在混淆的問題。

當然這些都只是後話了,說不定在以後海軍會根據發展情況對現有的命名條例進行修改,也不是不可能的,畢竟未來是充滿未知的,凡是都有可能發生。不用擔心航母沒有艦名,一代用完,我們開啟第二代的征程,第二代結束了還有第三代,這不是太大的問題。


鷹鴿分析


不可能建這麼多航母,省名用完,再加數碼不就行了嗎。例如:遼寧2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