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分享 精华解读《非暴力沟通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这一章在原文中所用的篇幅并不大,所提及的一些实例,在我看来使用价值也不大,个人觉得主要来源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相反这章中所阐述的观点,应该对我们更有实际意义一些。中西方文化差异很大一个特点就是对自己的表达,相比西方人动不动就大声说出我爱你,咱们国人在这方面更加含蓄、内敛。

读书分享 精华解读《非暴力沟通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重获生活的热情”主要还是阐述对“感受”和“倾听”的重要性,上面说了,国人受传统礼教思想约束,对自我感受的表达相当含蓄,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常常被认作是“自私”的体现,以至于我们习惯了压抑自己,委屈自己。

在《非暴力沟通》中指出,我们应该更善于观察和体会自己的感受,并对此提出“请求”,但是这里讲的并不是自私的以自我意识为主导,而是合理的提出自我需求,并对此阐述解决方法。因为我们并不能把所有压抑合理化解,我们总是在压抑自我和自己觉得委屈中纠结。也就是经常见到的,为了他人自己,牺牲自己,但是又觉得自己很委屈。

比如说:一位宝妈会觉得,自己受了多年的高等教育,是可以在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的,是为了照看孩子放弃了工作,但并不能真正释怀,而是常常会觉得这种牺牲既无奈又委屈,长此以往,无论对自己的心态还是对家庭生活的和谐,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首先用非暴力沟通来理解这个现象,对这位宝妈的观察是,她为了孩子放弃工作,而她的感受是很沮丧,因为无法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她的需求是可以利用多年的教育经历有一番作为,她的请求是,实现自我价值!

那么用非暴力沟通的逻辑来解决这个难题,对她的观察是她想要工作,她的感受是担心孩子,她的需要是即可以工作,又不需要担心孩子,那么这个请求就是,是否可以找份兼职工作,不那么忙碌,可以有额外时间照顾孩子,或者请个保姆。这个时候,她合理的阐述了自己的感受,她需要和爱人或家庭其他成员商量解决方法,无论如何,已经不再是这位宝妈拼命压抑自己,而是如何更合理的解决问题。

所以很多问题的根本,并不是我们尝试自我压抑,不去表达自我感受和需求就可以解决的了的,相反,当我们提出问题的时候才会发现,也许这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但是如果我们常常以对人对己的苛刻态度来面对事情、压抑自己,很多生活或工作中的和谐将被打乱,而我们更是难免会觉得,未被提出的感受,不会得到他人的理解,很多隔阂由此产生。

读书分享 精华解读《非暴力沟通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同理,除了对自我的表达,对他人的理解也是如此,如果我们可以体会对方真正的需要,那么很多在表面看来莫名其妙的行为,都会变得合理,例如,如果你可以体会一个职业宝妈的压抑,那么对她有时发脾气也就多了一份包容,你会明白,矛盾的根本不是她的蛮不讲理,而是她长期对社会价值向往的压抑。

所以,当我们能够直观的面对自我需要并对此进行表达,同时也可以将心比心的如此体谅他人,那么我们就不会总觉得委曲求全,不再觉得自己或别人是有什么毛病一样,此时所采取的行动,将会变成如何满足需求解决麻烦,而不是自我压抑和委屈,如此坦然面对,很多问题将不再是麻烦,生活将会更平和而温暖!

读书分享 精华解读《非暴力沟通 第十二章 重获生活的热情》

好了,这一章内容分享到这里,全文原创手打,喜马拉雅搜索“书生老道”,语音版同步更新,希望可以得到更多朋友的支持,麻烦您不费力的一个点赞,给更多原创作者以无尽的鼓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