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般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拘泥於任何經典

在喧囂的世界裡品一品禪宗智慧,再從世俗的智慧昇華到般若,讓一顆躁動的心安靜下來,看清自己的分別心,從最根本上明白自己,知道自己,從而更合理的生活著。這是學習禪宗般若智的大方向,也是每個人都應該曉得的事情。

傳說禪宗是佛祖拈花,迦葉微笑,以心印心,迦葉得了這樣的法,這一獨特的派系因此孕育而生。這一派系的思想非常獨特,說是教外別傳,不立文字。這是什麼意思,怎麼就“別傳”了,怎麼就不立“文字”了,一起共同的探討下,瞭解其中精髓,明白古人的智慧,明白自己的心。

禪宗般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拘泥於任何經典

凡是有語言,有文字,那就是“教內傳法”,我們從小接受知識,信息,在人世間學習各種各樣的事情,大多數的知識都是別人“教”給我們的,而這個“教”的媒介是“文字”和“語言”。文字和語言的好處是有邏輯,嚴謹,能把抽象的概念具體化,把複雜的事情簡單化,但同時人們的自然天性也被這些文字和語言束縛住了,我們的思維方式會限制於這些文字和語言中。用教內的方法去學習,人們能得到很多知識,但是不能昇華為智慧,更不用說比智慧還要高一個層次的“般若”智慧。

尤其是如今這個年代,信息通訊非常發達,互聯網上每天都有無數若干的信息干擾著人們的判斷,讓人無法應對。我們的思維被這些看似有道理實際上根本不適用的語言文字牽制住了,人們會有代入感,會把自己放在那個情景當中進行對比,對於這樣的事情,只有大智慧的人才能找出應變的方案,否則只能隨波逐流,沒有辦法改變這種現象。

禪宗般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拘泥於任何經典

這種獲取知識的途徑,看似蠻好的,實際上從本質上來講是在造很多業債。人們沒有辦法肯定的說自己表達的這些概念,這些主張一定是對的,是符合真理不會變化的,大多數的人一天一個變化,知識也在實時更新,科技時代變化最快的是人心。這是“教內傳法”的根本弊端,雖然造就了很多有專業知識的人才,推動著整個人類社會的發展,但本質上卻很“虛”,一旦到達臨界點,物質生活接近飽和,人們的精神世界將崩潰。

教外別傳,是不拘泥於文字和語言,不拘泥於表面現象,從最根本處著手研究,從而獲得更加合理的方式方法。這個就是佛祖拈花迦葉微笑時傳的“法”。這種“法”直指人心,外界的所有現象,所有動靜都不拘泥,什麼事情都可以借鑑,但是不把這些文字語言當成唯一標椎,以一種融合的心態去面對,這種“法”更加具體,這是包容前一種“法”的“法”。

禪宗般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不拘泥於任何經典

這種“法”以心印心,就像打印複製一樣,完完全全地明白了。比方說一個人學習某個知識,一段時間後,要進行考試,有筆試和麵試兩個方面。筆試時那代表你有沒有掌握這個知識,而面試時就看你所掌握的這個知識和老師掌握的知識契合不契合,若是契合,那麼就是以心印心,不拘泥於那些表面的文字和語言,真正掌握其中的精華,從而能以一個更加寬闊的視角來看待周邊的事情。

因此做個總結,教內的法是文字和語言,這是基本,也是大多人一生都需要做的事情,但是需要注意,當我們的知識積累到一定程度的時候,需要學教外的法,不拘泥於文字,從而讓自己的心能透過表面看到本質,才能更從容的生活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