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貸利率可協商,利率調整“過山車”,銀行的“小心思”被發現了

上週末(10月16日),央行發佈關於《商業銀行法》的《修改意見稿》,這是繼2013年和2015年後的第三次修訂,其中有一條非常引人注意,那就是:

商業銀行在參照央行相關規定的前提下,可以與客戶自主協商確定存貸款利率


很明顯這是在完善商業銀行的市場化程度,同時也在方便商業銀行推出更多靈活多樣和有針對性的信貸產品。


看懂了這一點,銀行的“小心思”,可就藏不住了。


銀行的“預約邀請”


這個“預約邀請”是從上週開始被廣泛“風傳”的,內容主要就是:銀行手裡有低貸款利率的借貸產品(3.85%),但是想要的話,需要預約,預約的時間點是明年元月一號之後,請大家根據資金需求情況考慮申貸


看到這裡是不是感覺有點“似曾相識”,沒錯,就是和上週五發布的這個《修改意見稿》“遙相呼應”。不過卻比這個“意見稿”的發佈早了很多天。


可以看出,銀行的各種操作都是在遵循著一個大的前提在走。這個大前提就是更趨向市場化,更趨向靈活操作。


存貸利率可協商,利率調整“過山車”,銀行的“小心思”被發現了


也就是說商業銀行的屬性更趨向於它的“本質”,即更加趨向於商業化,說得簡單一點就是更趨向於“做生意,搞經營”。


那麼,一個企業想要盈利,最重要的是這三點:品牌力、產品力、儲客力


商業銀行的品牌力幾乎都有保障,因為能做銀行業務本身,就已經足夠有品牌力了,不過這也導致銀行業本身的競爭非常激烈,特別是互聯網加持下的科技金融的崛起,讓傳統銀行業感覺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


所以,商業銀行一爭高下的點就是產品和客戶,誰能夠做出好的產品,吸引到好的客戶,那麼誰就能有業績的保障。


那麼,再回頭來看這個“預約邀請”,就很清楚了,這是這家商業銀行,在用自己的好產品,來吸引客戶


“小心思”的真相


這個用產品來吸引客戶是商業銀行的第一層的“小心思”,它還有更深一層的“小心思”,那就是定位優質客戶。


這就要提到9月以來,銀行政策的收緊“大招”了,從要求更優質的個人徵信和流水,到要求更優質的抵押房產,再到更高的公司持股週期,最後甚至拉長了整個審批的週期。


而“更強大招”:貸款利率跳漲,則把眾多申貸人關在了門外。


那麼在這樣嚴格的審核條件下,能夠通過審核的客戶,必然是非常優質的。


但這裡就存在一個問題,由於當下低利率借貸產品已經成為人們的共識,突然提高利率之後,很多客戶因此流失,這要怎麼辦呢?


其實很多時候,銀行是在玩一個“普與惠”的平衡遊戲,“普”指的就是申貸的門檻,“惠”指的就是借貸的成本。


存貸利率可協商,利率調整“過山車”,銀行的“小心思”被發現了


有的時候,借貸成本低了,但申貸門檻提高了;有的時候,申貸門檻比較低,但借貸成本會有所提高。當下,就比較類似於“惠而不普”的狀態。


可是,正如剛才說到的,產品和客戶是一個商業銀行盈利的關鍵。這種平衡的遊戲,真正的意義不是保持某個狀態,而是在動態發展中,尋求平衡點。


銀行為留住客戶,向客戶發佈“承諾”,承諾仍然保持較低的借貸利率(3.85%),但需要在明年兌現這個“承諾”。


銀行這樣做,既可以保證產品的競爭力,又可以篩選優質客戶,還不致於客戶流失,這就是銀行“小心思”的真相。


“準備”與“選擇”


知道“真相”的我們要怎麼做呢?


其實還是要看我們的資金需求情況,當下的“門檻”其實就是時間或者說週期,因為很多銀行貸款額度已經“用完”,這個放款的流程會變得過長。


急需用錢的人怎麼辦?總得來說,已經越來越難辦了。先不說銀行貸款額度已經“用完”,也不說申貸人資格審核門檻越來越高,只是較高的借貸利率就已經讓很多人“望而卻步”。


存貸利率可協商,利率調整“過山車”,銀行的“小心思”被發現了


現在的申貸趨勢,越來越傾向於“有準備的客戶”。


這個準備可以是個人資質的準備,比如個人徵信和個人流水的“保養”和規劃。


也可以是申貸條件的準備,比如抵押房產的持有年限,持股公司的經營年限等等。


不僅申貸人需要準備,銀行也需要做準備


這是上面所說的“真相”的第三層。商業銀行需要年度運營計劃,明年的“開門紅”是必須的。


所以年底這一波“預約邀請”也是在為明年的營收做準備。


因此,大可不必擔心銀行的“承諾”不會兌現,這就是銀行為客戶的選擇,指出的方向


總的來看,商業銀行的“小心思”其實就是:交個客戶,和氣生財


只不過,銀行對客戶有資質方面的要求,所以,才會用這麼多方式來做篩選。


我們瞭解了銀行“小心思”的“真相”之後,必然能夠做出對自己最有利的選擇。


The End


上海房融通,持續關注更省錢的融資方案,歡迎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