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自述:從0到1億,產業帶企業為何做新電商更有爆發力?

“徐牧在哪裡?我們要看徐牧。”

直播間裡,網友的留言越來越多。屏幕外的徐牧知道,自己小小火了一把。此前,因為參與了江蘇睢寧縣縣長的直播,徐牧的機智表現,讓直播間裡的三百多萬網友記住了這個90後的帥氣小夥兒。

徐牧的正職是一位睢寧縣沙集鎮的一名傢俱商家,主要售賣的是床頭櫃、子母床、衣櫃等日常家居產品。今年已經是他從事傢俱電商創業的第八年。

在沙集鎮,電商創業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這座位於江蘇北部的小鎮,曾經是 “中國電商第一鎮”, 央視紀錄片《淘寶村》曾花費兩集時間著重介紹。這裡生產的子母床,全國十張子母床,有8張都來自沙集。

沙集鎮的光輝時刻是從2006年開始的。此前這裡到處都是垃圾場,大家都靠著回收廢塑料謀生。一根網線改變了這個只有6萬人的小鎮:家居行業門檻不高,當地農民就自己買圖紙、機器來加工,從最開始的小木凳、床頭櫃,再到更大的雙人床、落地衣櫃等,一個傢俱產業帶就在電商紅利之下逐漸建立起來了。

上網賣家居,幾乎承載了整個小鎮6萬人的造富夢。

但即使是這樣一座充滿了奮鬥和歷史的小鎮,隨著傳統電商流量日益金貴,也正在陷入困境。

這也是中國很多傳統產業帶的陷阱:一開始藉助低成本優勢迅速起家,隨後在激烈複雜的市場競爭中,喪失了優勢地位。

商家自述:從0到1億,產業帶企業為何做新電商更有爆發力?

▲徐牧左側的信號塔上,寫著“中國電商第一鎮·沙集”。十幾年前的沙集,供電不足、網絡信號差,正是這座高50米的信號塔,保障了方圓十里的信息通訊。這是城裡人口中的“新基建”,也保障了徐牧這些小鎮青年的飯碗。

徐牧正是這些產業帶商家其中的一位。他經歷幾乎整個沙集鎮家居產業帶的起源、發展、困境與復興,自己的企業也隨著沙集鎮的發展從最開始賺幾萬塊,到賺幾百萬,再到一夜虧空,再到現在年營業額過億元。

徐牧和沙集鎮的跌宕起伏,正是中國不少產業帶的縮影。而他的經驗,也值得更多深處流量困境的產業帶企業思考。

以下是徐牧的自述:

懵懂期:從建築工人到電商創業

2011年大學畢業後,我在江蘇跑了兩年工地。後來工程要外遷到山東,我不想離家太遠,就回去開了傢俱網店。沙集是“中國電商第一鎮”,年輕人只要返鄉,職業方向不用想,就是做電商。

一開始,我就是在朋友的工廠進貨。普通的桌椅、床,我們都能自己對著圖紙,做出來。圖片一般不會現拍,都是找人做的3D渲染圖。剛開始店鋪流量少,我們找親戚幫忙下幾單,再投一點直通車,基本就能出單了。

十幾年前,沙集第一代電商創業者,做這行的利潤高達七成。等我入行時,利潤還剩三成。我還記得,我掛上網的第一款產品,是一個售價300多元的電腦桌。產品成本180元,包裝20元,運費幾十到幾百不等。一單下來能掙上百元。

利潤高有兩個原因:一是除了江浙滬,其它地區我們都不包郵;二是當時的電商營銷成本低,基本不用我們花錢買流量。

商家自述:從0到1億,產業帶企業為何做新電商更有爆發力?

▲徐牧的公司有30多個客服,晚班是下午5點半來,次日零點半下班。牆上寫著:業績就是尊嚴。附近1公里是他的工廠,他請了50多個工人,加工從北歐運來的木材。

那時候線下大品牌,也不屑於去開網店。整個電商行業是供不應求,2014年淘寶1億的日活,還有很多東西線上買不到,或者買不到特別滿意的。沙集傢俱就是大牌平價替代,填補了市場空白。平臺自然會分給我們這些商家流量,豐富平臺的商品多樣性,吸引更多用戶。

當時天貓開一個店要交5萬保證金,我看到也有淘寶店做挺大,就只開了四五個C店。一年幾千萬銷售額。我還挺滿意的,完全沒意識到一件事。

從那時候開始,阿里已經開始擁抱大品牌商了。一個標誌是,阿里每年都在公佈雙11的“億元俱樂部”,其實,阿里已經開始在給線下大品牌商做導流和支持了,他們花在品牌營銷上的錢更多。等線下大品牌商來了,我們這些線上起來的新品牌,恐怕就要關門了。

其實有心的商家,那會兒已經開始行動,多方打聽、學習更多電商運營技巧了。但我太懶,覺得平時一天賣十幾單,利潤有30%就不錯了。主觀上不想學習各種規則,果然到2015年,我的淘寶店基本上已經死了,從此開始輾轉在其他多個電商平臺試圖轉型,幾乎所有電商平臺我都試過,一直到2017年。

利用產業帶的優勢:控制成本是關鍵

這個階段,我經過不斷摸索,主要懂得一件事:產業帶企業的優勢是可以控制成本。

比如,我如果自己開工廠,相比拿貨成本至少能低5%。政府一直在扶持電商企業,從租場地、買設備,到僱工人,十幾萬塊錢可以搞定。於是我開了個5000平米的工廠,目前有70個工人、30個電商客服。

原材料也不是難事。板式傢俱本地有材料,實木傢俱要從北歐進口。我每週挑個時間,直接去外貿公司批量訂購就行。

最難的還是運營,運營成本如果能控制住,產業帶上的店鋪就能夠很快起飛。

後來我一直沒做天貓,一個重要原因是太貴了。現在開一個傢俱類店鋪,天貓要交至少10萬,還有各種商標證書,審核流程也慢,通過率估計只有1%。

一開始聽人提起拼多多,我剛開始沒放心上。因為當時這種電商平臺太多了,我就想著當一個備胎,等這陣子忙過了再說。後來發現,拼多多交5000塊保證金就行,我怕以後用的人多門檻變高,一口氣註冊了十幾個。

2018年春節,有一天我閒在家裡無聊。試著打開拼多多,投了一兩百塊錢推廣,沒想到起量還挺快,一個店一天能有幾十單。當時拼多多投放綜藝廣告也很多,用的人越來越多。平臺上卻沒有多少有規模優勢的商家,投廣告平均一個點擊成本只要1毛錢。雖然推薦流量不如搜索精準,但因為基數大,我還是很快做到了細分品類前三。

現在,我80%的精力放在拼多多,因為上面沒有平臺抽傭。這對傢俱類目來說,每100塊就多了至少5元的利潤空間。這些是可以讓利給消費者的,我們沙集傢俱賣的就是性價比,價格越低買的人越多。

商家自述:從0到1億,產業帶企業為何做新電商更有爆發力?

▲徐牧正在跟沙集當地其它商家一起,商討做拼多多直播需注意的事項。他們中很多人是第一次直播,也剛剛開始嘗試拼多多,聽說拼多多直播可以提高轉化率,才來試試看取個經。

這其實也是在節省營銷費用。低價策略也會用到其它平臺上,只不過在拼多多效果最顯著。

打個比方,同樣賣子母床,我們在拼多多上賣無漆款和有漆款,其它平臺只賣有漆款,其實東西差不多,只是看起來有一點兒外觀上的區別。

因為我們發現,拼多多的用戶更務實,雖然無漆花樣不多,但不影響使用,還非常安全無毒。兩種商品我們叫法不一樣,前者叫“流量款”,後者是“利潤款”。顧名思義,無漆款賣得更多,但單件利潤薄,有漆款反之。

現在電商競爭那麼激烈,流量是一切的源頭。所以雙11、618大促時,我們也會在其它平臺上掛“流量款”,價格跟拼多多一樣。但也只是偶爾,因為平臺要抽傭,利潤會更低。一般情況下,別的平臺我們只敢上“利潤款”,訂單不多,賺一筆是一筆。

主動出擊新電商:疫情期間連續直播十三天

降成本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拓寬渠道。不管產品還是運營,都要找到市場空白。

沙集傢俱電商發展,經歷了好幾個階段。剛開始10年,家家戶戶都賣板式傢俱,當地的木材,照著網上的設計圖加工,不貼牌就賣出去。2016年起,沙集開始自主設計,原創子母床獲得了國家專利。整個沙集掀起了賣子母床的熱潮。

我也是在那個時候,自建工廠做起了子母床。這款床之所以能賣爆,主要還是因為性價比。松木也是實木,但價格便宜、重量更輕,雙層設計加上儲物櫃,很省空間。很適合小戶型和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因為這種床利潤更高,我漸漸地就不怎麼做板式傢俱了。

不過發展到今天,子母床這個細分品類的競爭也很激烈。一套床賣2000多塊,利潤有時候不到100塊。相反,以前的板式傢俱,比如電腦桌200多塊,利潤可能有30塊。此一時彼一時,我卻沒有及時調整方向,還是慣性依賴一直賣子母床。

商家自述:從0到1億,產業帶企業為何做新電商更有爆發力?

商家自述:從0到1億,產業帶企業為何做新電商更有爆發力?

▲徐牧在公司樣板間內上拼多多做直播,每次直播至少要掛5臺手機。春節期間,他一個人在家,沒有床一個人幹講,講一次也能帶貨幾十單。

今年春節,我們原本預計正月初八開工,因為疫情延遲了1個多月。在家閒著,每天都在道聽途說,“隔壁工廠開工了”,心裡乾著急。剛好拼多多小二鼓勵大家直播,我就自己在家開了直播,床、桌子什麼的都沒有,就我一個人站著幹講。

整個疫情期間,我大概損失了30多萬。好在有直播,雖然物流沒恢復,但一直有下單。我每天晚上8點開始直播,一天2小時也能賣出去幾十單。銷量有平時的一半,就是售後要多一些,要給消費者解釋為啥發不了貨。後來運營一拉數據,我連續直播了13天。

直播電商最大的好處,是消費者可以看到產品細節,對尺寸、花色心裡有數,更容易下單、退貨率低一些。現在我們店每天都會開直播,對銷售拉動作用至少10%。前不久拼多多組織活動,睢寧縣縣長來我們這裡直播,商家接力總共播了72小時。累計300多萬人觀看,直播間轉化率是平時的3~5倍。

我本來是臨時頂上去的主播。因為這個活動小火了一把,有人在直播間問:徐牧是誰?我們要看徐牧。

不過我心裡清楚,拼多多直播跟抖音不同,不太會產生網紅,不存在頭部瓜分流量的情況,大家來買東西,圖的不是你很紅,圖的是你家商品有沒有性價比。天貓直播我們也在做,數據不如拼多多,可能還是後者更公平普惠一些。

以前,沙集做直播的也就個位數。直播活動之後,應該有一半商家都開播了。通過直播,我發現90%的用戶家裡都有小孩,他們不光對子母床有需求,還需要一些兒童傢俱。今年的工作重心就是拓展品類,接下來應該會先進貨再自產,慢慢搞出幾條兒童傢俱的生產線出來。

其實整個沙集傢俱,還只有區域性品牌,沒有誕生特別大的傢俱品牌。我們1萬多個網店,心裡都有個品牌夢。今年開拓兒童產品系列,希望能和當年有人設計子母床一樣,多做幾個爆款,慢慢形成一個品牌。畢竟,降成本只是一時的運營手段,找到新的人群和渠道,打造出新品牌,才能享受到更長期的紅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