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原理

中華民族八千年文明與文化發展的基因,是中國哲學。

中國哲學是中華民族思維方式的集合。

老子說: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在中華民族思維方式集合的符號,言語和語言表達之中,內涵著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原理,並且與中國八千年歷史一起,演變發展,延續傳承至今天。

老子說: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子孫以祭祀不輟。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國,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哉?以此。

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原理,其本體哲學原理來源於易經,其主體哲學原理,多來至於老子和孔子的主體哲學的追述和主體哲學對於中國古代歷史哲學原理的發掘。

老子說: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中國古代文明的制度的具體,源於中國八千年的歷史演變,西周王朝規制的周禮國家制度法典及法律制度,許多法理和法規延續至今,為集大成者,尚書也有許多具體的記載,以及後來儒家和法家的著述。

老子說: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上,辱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為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乃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孔子說:吾道一以貫之。

毛澤東的岳父楊昌濟說:蓋至誠無息者,道之體也,萬殊之所以一體也;萬物各得其所者,道之用也,一體之所以萬殊也。一以貫之之實可見矣。

在討論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原理時,引用楊昌濟在北京大學的學術論述的這段話,我們想說明,毛澤東當時就在北大,對於中國文明與文化的認識深度,超出國民之想象。

這也說明中國古代文明的制度設計,是以中國古代哲學作為根據的。

老子說: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為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中國西周王朝的周文王臨終遺言保訓,雖有爭議,可作史實。

姬昌說:昔舜舊作小人,親耕於歷丘,恐求中,自稽厥志,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厥有施於上下遠邇,迺易位邇稽,測陰陽之物,鹹順不擾。舜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身滋備惟允,翼翼不懈,用作三降之德。帝堯嘉之,用受厥緒。

這是三千五百年前的中國古代文明的哲學聲音和哲學文字,人們從中可以看到和聽到,當時的西周王朝制度權力之中的,恐求中,不違庶萬姓之多欲,施於上下,測陰陽之物,既得中,言不易實變名,三降之德的八千年中華民族古代哲學的實踐與傳承。其中,不違於庶萬姓之多欲的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理念與哲學原理,延續到至今。

老子說: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莫之能勝,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正言若反。

西方哲學一直在追求純粹哲學,反對哲學與歷史相聯繫,反對哲學與現實社會相聯繫,也反對哲學涉及到政治。

西方哲學共同定義:中國老子道德經是純粹哲學。

正是有了老子道德經哲學,探討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原理,才會有了哲學的根據。

老子說: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惟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用哲學的層次與角度,討論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與實現,主要論證的是哲學原理,不關涉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的現代性的定性及階級的演變的歷史。只是就哲學的根據,討論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的當時,這也是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

我們現在習慣於,用現代性學說和理論,劃分,評判,選擇性表述,中國八千年的歷史演變。

中國八千年歷史演變,特別是中國西周王朝開始的文明制度設計中的天命靡常,以德配天,敬德保民,宜民宜人的哲學思想和哲學原理,與其奴隸社會的性質實有些格格不入,就連兩百年前的美國民主社會,可能也不曾普及這樣的制度權力的哲學思想。因為,三千五百年前的西周王朝的奴隸,是井田制度管理之下的勞動。

既要對民寬厚,惠民保民,又要慎重刑罰的文明制度設計,使得西周王朝統治者,在社會,人文,教化的思想上發生了轉變,標誌著中國古代性文明,由神本文明開始向民本文明的嬗變,同時也決定了中國文明與文化和人文教育的發展方向。這些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原理,對於西方現代性的歷史學說和人類發展學說的理論根基,都會造成極為嚴重的衝擊。

為了與現代道德和西方哲學中的道德加以區分,老子道德經的書名應該稱為:道與道規定之德的經典。

老子說: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衛之。

人的思維方式構成,不是來至於這個人的經歷與經驗,而是來源於,對於人類思維方式集合的傳承,這是西方哲學的基本哲學原理。

這也說明了,現時現在的中國與中華民族文明與文化的必須傳承,復興發展的哲學根據。

中華民族思維方式集合的哲學,是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每一位中國人的世內精神世界的構成。

中國古代性文明制度設計的哲學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