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只要略知道的一點歷史,都知道東周分為春秋和戰國兩個時期。這個分野,一般以公元前453年的“三家分晉”為標誌,之前是春秋,之後是戰國。

“春秋”這個名字,出自孔子所著史書《春秋》;“戰國”則是對當時諸國爭戰的生動描述。

但是,兩者到底有什麼區別呢?

都屬於周朝,都是秦統一前的時代,都一樣的戰亂頻仍,前有春秋五霸,後有戰國七雄,為什麼偏偏分成兩段呢?為什麼不乾脆都叫戰國?就是因為孔夫子寫了一本史書嗎?

當然不是。

我們在幾千年後看那個時代,時間線拉長了,一二百面年都成了短短几個畫面,難免有這樣的感覺。實際上,春秋和戰國有很大的差別。甚至,這種差別甚至超過後面所有朝代之間的差別。

一、周天子失掉的名分

這是最流行的觀點,也是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開宗明義指出的。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公元前403年(周威烈王二十三年),韓、趙、魏三家滅智氏,三分晉國土地,周朝少了一個晉國,多了韓、趙、魏三國。

這件事看起來是諸侯國的內部爭鬥,但在司馬光看來,卻是周朝天子名分喪失的開始。

為什麼?

我們都知道一句很經典的話:孔子作《春秋》,亂臣賊子懼。

之所以這麼說,因為孔子筆下有正義名分。

而作為“以德配天”的周天子,居然承認這些亂臣賊子,那還有什麼資格再做天子?

所以,《資治通鑑》以此開篇,從戰國開始寫起。

這個說法,依然解決不了我們的疑問,周天子為什麼要承認韓、趙、魏呢?

當時的世界,到底發生了什麼變化?

要知道,名分不是一下子就喪失掉的,而是一點一點壞掉的。

這就需要再把視線拉近。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二、禮是如何崩、樂是怎麼壞的

我們現代人提到“禮”,首先想到了的是一種文化,一種學說,是形而上的東西。

其實不然。

周朝的禮,首先表現是經濟制度,也就是井田制。

有人會問,不就是很像“井”字的田嗎?

千萬不要小看。井田制,既是一種財政和土地制度,也包含著宗法秩序。

因為,天子諸侯和貴族都有籍田(“井”字中間那塊田),尤其貴族們以此為主要收入,通過籍田所得完成祭祀,他們在宗法秩序中是獨立的,並不依附於君主。

所以,幹啥都有貴族範兒,都要優雅,都要講個禮,奏個樂。

但是,隨著技術進步,比如鐵器、牛耕、有機肥、24節氣,都是那時候出現的。

經濟發展了,人的想法就變了。

魯國率先實行了“初稅畝”變法,取消井田制,以單個農戶為單位,個別配授農地,不區分公田私田,所有土地普遍交納田租。

蝴蝶效應來了!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首先,君主從私田當中收取稅賦,就獲得了新的經濟來源,能夠抗衡尾大不掉的貴族們。

其次,對於耕種私田的人們來說,他們要受到安全保護,要大規模合作來興修水利,最好的辦法是跟君主達成一致,而不是跟著一個個有獨立性、互不相屬的貴族。

慢慢的,君主反而與百姓結成了盟友(觀念中的,而不是真籤個協議)。當然,這個過程極其漫長,直到明朝才徹底實現。

第三,如果祭祀開支全部由新法下的賦稅收入統一支付,那麼貴族也會喪失獨立於的身份,轉為君主的依附者。

因為經濟地位的變化,諸侯開始不鳥天子,那諸侯國內掌握了權力的大臣,自然也開始不鳥君主。尤其是,這種形勢,又在思想文化上得到了推波助瀾。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三、人心散了,隊伍不好帶了

我們現在看電視,覺得春秋戰國的古人拿著竹簡,笨重又不方便,做學問的人,不讀個三五車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成語“學富五車”就是這麼來的。

但是,在那個時代,竹簡已經是很大的進步了,因為在它之前,文字是銅鑄的。

為什麼甲骨文之後的文字叫金文,就是這個原因。

現在我們在地鐵上、公交車上讀書,都拿一手機,你扛一鼎試試?

不是每個人都是西楚霸王啊!

所以,竹簡的意義就很大了,它打破了知識的壟斷,知識傳播成本下降,以前只能高級貴族享受的特權,一般貴族甚至條件好一點的國人也能享受了,隨著經濟發展,人口膨脹,沒落的貴族變成為“士”,人才流動,與各國爭奪人才,互相促進。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金庸先生的小說《射鵰英雄傳》裡,有這麼一個情節:

朱子柳拿孟子的話來諷刺黃蓉和郭靖,黃蓉氣不過,吟出這樣一首詩:“乞丐何曾有二妻,鄰家焉得許多雞。當時尚有周天子,何事紛紛說魏齊。”朱子柳越想越對,呆在當地,半晌說不出話來。

朱子柳還是不明白春秋是個什麼樣的時代。

孟夫子根本不用為自己辯解,因為“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士們不是周天子分封的,就沒有忠於周天子的義務。

所以,“禮”的秩序不可避免的崩潰了,“法”的秩序取而代之。

四、不是不明白,世界變化快

一旦變“法”,就不想有“禮”時那麼溫文爾雅,那麼溫良恭儉讓了。

因為各國變法的目的,就是適應經濟的發展,圖的是強大。

世襲沒有了,誰有功誰是貴族,誰當官。

井田沒有了,誰種的地多,打的糧食多,誰就有錢。

戰爭的邏輯也變了,春秋時候,擺個隊列,奏個樂,拉開陣勢尬舞一翻,誰撐不住了一敗,見好就收。

戰國,那是真殺啊,就是消滅你的有生力量,幾萬、幾十萬的降卒,說殺就殺,說埋就埋,就是要滅了你。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大家很熟悉宋襄公的故事: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討伐鄭國,與救鄭的楚兵泓水開戰。楚兵強大,宋襄公講究“仁義”,要待楚兵渡河列陣後再戰,結果大敗受傷,次年傷重而死,後葬於襄陵。

這是一個很典型的愚蠢形象,被嘲諷了幾千年。

實際上,換個角度看,宋襄公還可以看作“時代最後一個貴族”。

他的愚,就在於沒有看到,周以來的戰爭邏輯已經發生了變化,從以前的堂堂之陣,變成了不擇手段。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前面我們講了祭祀發生了變化,現在,戰爭又發生了變化。

這種變化最終導致周禮完全崩潰,中國社會迎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反觀從秦漢至明清,制度實際上都在一個框架內調整、調整,最終完成了君主和百姓的協議,帶來了一個高度穩定的古代平民社會。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五、解決最後一個疑問:諸侯可以變法,周天子不會嗎?畢竟他佔據著大義名分,變法豈不是更便利?

答案是:有過,但是敗得很慘。

這位周天子,是著名的周厲王。

中國有確切紀年的開始(公元前841年),就是與這位天子緊密聯繫在一起的。

這一年,憤怒的“國人”趕走了周厲王,周公、召公代理朝政,史稱“共和”。

在史書記載裡,因為厲王“無道”。

“無道”這個筐太大了,夏桀商紂,都是無道。

那麼,厲王是如何無道的呢?他是要變法啊!

因為他感到周、召兩家勢力太大,天子被架空了,所以,他任用沒有根基的榮夷公幫助自己,要行“專利”,要將山林收歸己用,要加強對國人的管理約束……

可惜,周厲王失敗了,不久去世,周、召立太子為王,是為周宣王。

試想一下,這樣的天子,就跟東漢後期的皇帝一樣,被人約束控制,怎麼再變法圖強呢?

所以,這個重任,就交給了諸侯們。

戰國,就這樣華麗麗地到來了。

你真瞭解春秋和戰國的區別嗎?差別之大,超過之後所有朝代

最後,講兩個關於“鼎”的故事,其實就代表著春秋戰國的巨大轉變。

前606年,楚莊王伐陸渾之戎,周天子派王孫滿勞軍,楚王竟不避僭越,問天子之九鼎的輕重。王孫滿對曰:“在德不在鼎。……德之休明,雖小,重也。其奸回昏亂,雖大,輕也。……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這就是著名的“問鼎中原”。由此可見,那時候的人心已經動搖,連被稱為“蠻夷”的楚國,居然也敢問鼎了。

另一個故事沒那麼曲折。

前543年,鄭國正卿子產鑄刑鼎,這意味著禮法分開;二十餘年後,晉國也鑄了刑鼎,“法”全面展開。

這下,不問鼎了,自己鑄鼎。又過了幾十年,三家分晉,戰國時代開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