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体报道,在江苏扬州市,一位8岁的小学生(二年级),在这个“超长的假期”里,解锁一项新技能:两个多月的时间里,他跟着爸爸苦练厨艺学会30多道菜。这样的事情经媒体报道以及社交媒体传播后,触发广泛讨论。因为,在可触及的范畴内,成年人中会做30道菜的,也属于极少数。
当然,谈论这件事情,并不是为证明孩子到底有没有潜能学做菜,而是在一定程度上,给现实的“生活技能培养”一种可能性的参照。事实上,就国内的孩子,生活技能培养“这一块”,一直以来都是相对缺位的。而且,越是家庭条件好,孩子的生活技能越差劲儿。所以,在一定程度上,穷人家的孩子反而生活技能比较扎实一些。
事实上,就“大学生带保姆陪读”,“初中生不会剥鸡蛋皮”,“小学生没洗过袜子”而言,并不是他(她)们真的不能自理其事。而是,作为父母来讲,在很大程度上都已经帮他(她)们理顺。这导致,他(她)们根本没有机会去学习,去实践。
当然,最根本的问题在于,这些父母们的爱,并不是“帮助孩子成长的爱”,而是“完全给予的爱”,“大包大揽的爱”。讲得通俗一些,其实就是“溺爱”。尤其家庭条件好一些的父母,更容易把孩子置于这样的氛围之中。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正是因为父辈一代生活环境贫瘠,导致物质条件有所改善的时候,就会出现本能性的反哺。
这种逻辑,其实在“推娃逻辑”中,也体现得很足。总之就是,只要能腾出时间去学习书本知识,生活技能“这一块”有没有都无所谓。因为,以最具公平性的升学通道来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依旧是绝大多数父母的圭臬。但是,这也导致,在成人的过程中,知识教育被过分夸大,而人的教育,始终相对羸弱。
于此,也就能理解,为何“8岁小学生假期学会30多道菜”能迅速登上热搜榜。一方面,数字的“反差”有一定的眼球效应;一方面“超长假期”并没有只用来学习显得很丰满。但是,最根本的触动应该是,人们理想化的成人标准,在“别人家孩子身上”极致的被展现出来了。
要知道,“别人家孩子8岁就能做30道菜”,这种极致不值得效仿。但是,作为生活技能培养,却很值得学习。因为,要想让孩子在未来拥有幸福的人生,除却要养成良性的学习秩序,同时也要让其充分感受生活的细节。并且,适当地学习一些生活技能(基本的家务)。
因为,从根本上讲,这是关于人的教育。就8岁小学生来讲,我们很容易能想象,他在学习做菜的过程中,并不是那么容易的。所以,就算他最终做出来的成品并不合格,但是,这个过程却能让其体味到生活的滋味。毕竟,就当下的很多孩子来讲,“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已经成为常态。
这导致,很多孩子根本不知道生活的甘苦。所以,就生活技能的培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也是让孩子理解父母的一种有效方式。因为,只有尝试去承担一些甘苦,才能知道甘苦本身的存在。要不然,父母一路开拓,孩子就会觉得满不在乎。
不过,很多父母,之所以不太愿意让自己的孩子学习生活技能,还缘于世俗观念的囹圄。就比如家务领域的琐碎,女孩子洗碗,扫地,好像还能被接受。但是,男孩子要是学习这些家务,很大程度上,会被世俗观念排斥。“这一点”上,经济落后的地域比较明显一些。
当然,就现在来看,貌似那种女孩学做家务的朴素观念也在逐步消失。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受极端的性别主义认知影响。只是,无论是不让女孩学做家务,还是不让男孩涉猎家务。本质上,都其实是在撕裂生活的美好。现在很多年轻人不会做饭,吃大餐必须要到餐馆。这导致,家庭中的烟火气比较淡。
甚至,一些年轻人终日忙碌工作,家里的基本家务都没人去干。这种情况下,家庭氛围自然是比较差的。所以,让孩子们从小学习一些生活技能,确实很有必要。即便不一定要干多好。但是,起码会去干,就能打开生活的别样图景。
与此同时,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并不见得生活本身也要被彻底被细分出去。从某种意义上而言,我们把某一领域的技能强化到极致,只是为让自己在其中发挥最大程度的专业能量。但是,这并不等于生活方面都要承包出去。虽然,现在“服务业”已经细分到极致。
但是,回到私人生活,自己该处理的部分,依然要自己先学会。要不然,就算让别人来替自己做,自己也分辨不出好坏来。甚至,如果自己都没有做过,可能都不知道如何分配给别人来做。于此,在一定程度上,“生活技能培养”更关乎生活质量的提升。
并且,生活方面的技能,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个人的社交,甚至,情感方面的促成。因为,没有人愿意跟只会工作的人交朋友,谈恋爱。当然,有些人就看中工作能力,就另当别论。总体上而言,后者的存在还是极少数的。
另外,如果把个体的人生切开来看,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而生活才是最终的追求。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但是,基于客观的价值逻辑。如果,一个人除却工作技能之外,生活技能接近空白,那么他(她)就算工作上很成功,也不见得能体味到生活的快乐。
于此,关于教育来讲,除却知识教育要强,作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技能也要逐步跟上。孩子能做多少道菜,这没有具体的指标。但是,作为认知上的开发,让孩子多去接触生活的具体内容,就显得极其的重要。毕竟,衣食住行,是伴随人一生的事情。
并且,关于学习效率的问题。“洗一双袜子”真的不会耽误背单词的事情。一个学生成绩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也不见得是学习时间累积的结果。所以,作为父母来讲,谨防形成这样的思维。孩子该干的事情,就让他(她)自己干,不用打着为学习争取时间的幌子,无底线地去“溺爱”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