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

人們常把做了好事,沒有得到別人的讚揚,反而被對方責怪時,稱別人是“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歷史上,呂洞賓是真實存在的。相傳他名叫呂岩,字洞賓,號純陽,唐代京兆(今陝西西安)人,也有說他是河中府人(今山西永濟縣)。唐德宗貞元十四年(公元798年)四月十四出生。

呂洞賓在人間活了64歲。原為儒生,40歲遇鄭火龍真人傳劍術,64歲時遇漢鍾離傳丹法,得道後被尊為劍祖劍仙。

在呂洞賓的諸多傳說中,“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是流傳最廣的。

關於這個傳說,其實有幾個不同的版本。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

一個是說二郎神的哮天犬私自下凡禍害人間,呂洞賓帶上法寶“布畫”奉命去收降它。

哮天犬被收入“布畫”後,呂洞賓擔心哮天犬困入其中被化為灰燼,心生憐憫,私自把它放了出來,沒想到後來反被哮天犬咬了一口。

還有一個是說有天,呂洞賓經過一個老婦人家,見她家很窮很可憐,就把一粒寶珍珠放進了她家井裡。

從此,井水變成了美酒,取之不盡,用之不完。老婦人慢慢富裕了起來。

後來,呂洞賓變成一個乞丐,上婦人家來討飯。誰知,老婦人不但不給他,還要把他趕走。

呂洞賓就說,井水變成酒,怎麼會沒有錢?

老婦人回答,只有酒有什麼用,又沒有酒糟餵豬。

說完,見呂洞賓還不走,就呼狗去咬他。

呂洞賓氣壞了,說: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井水變成酒,還嫌豬無糟。

於是,他就把井裡的寶珍珠取走了。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

當然,民間還有其它版本,但流傳最多的,應該是下面要說的這個。

相傳呂洞賓在得道成仙前是個讀書人。因為參加兩次科舉都未中之後,他便再也不想念書了,整日遊山玩水,求仙問道。

呂洞賓有個很好的朋友,叫苟杳。苟查家境貧寒,但為人誠實忠厚,讀書也很勤奮。呂洞賓很同情他,與他結為兄弟,並認他到自己家裡住,希望他刻苦讀書,早日考取個功名。

有一天,呂洞賓家裡來了一位姓林的客人。見苟杳一表人材,讀書刻苦,就想把妹妹許配給他。

呂洞賓一聽連連搖頭不答應,也沒說理由,反正就是不行。

苟杳見呂洞賓無緣無故不同意,心中很是不解。又聽人說林小姐容貌不錯,人也賢淑,就執意要應允這門親。

呂洞賓見勸阻無望,便對他說:“賢弟既然心意已決,我便不再阻攔。只是,成親之後,得讓新娘先陪我三宿”。

這是什麼道理!?

苟杳反覆琢磨,不知呂洞賓葫蘆裡到底賣的什麼藥?但是現在寄人籬下,咬咬牙就答應下來了。

苟杳成親這天,呂洞賓歡天喜地,苟杳卻覺得無臉見人,乾脆躲一邊去了。

到了晚上,林小姐頭蓋紅巾,倚床而坐。呂洞賓進去後也不說話,拿起書本就慢慢翻了起來。

林小姐等到半夜,見還沒人過來揭頭蓋,覺得很納悶,但又不好意思問,就自己先睡了。

一覺醒來,已是天亮。再一看,丈夫人不見了。

一連三晚,都是如此。把林小姐給委屈壞了。

苟杳好不容易熬過了三天,剛進洞房,只見娘子正在傷心落淚,趕緊上前詢問。

林小姐只管低頭哭泣,說:“郎君為何三夜只顧看書,竟不上床同眠。天黑進來,天明而去,卻是為何”?

這一問,把苟杳問得是目瞪口呆。半天,才反應過來,仰天大笑:“好你個呂純陽!原來是怕我貪歡,誤了讀書,用此法來提醒我。哥哥如此用心,也難免太狠了吧”。

幾年後,苟杳金榜題名,夫妻倆與呂洞賓揮淚而別,做官去了。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

一晃八年過去了,這年夏天,呂家不慎火,所有財物被燒的乾乾淨淨。

呂洞賓夫婦只好找了點殘磚破瓦,搭了個茅草屋勉強安身。日子過得是非常艱難,於是,決定去找苟杳幫忙。

呂洞賓一路風餐露宿,歷盡艱辛,總算找到了苟杳。

苟杳對呂家的遭遇非常同情,熱情地招待了他。

一連一個多月,苟杳每天好吃好喝款待呂洞賓,從不提幫忙的事,一分錢也沒給他。

呂洞賓不禁仰天長嘆:“人情薄如紙,人闊就臉變。滔滔然天下皆是也”!一氣之下,不辭而別。

回到家,呂洞賓大吃一驚,以前的小草房不見了,眼前一座漂亮的新房拔地而起。

很是詫異:自己遠離,子幼妻弱,怎能大興土木?

等走到門前,更是奇怪:大門兩側竟貼了白紙,家裡死人了?慌忙進屋,屋中間停放著一囗棺材,妻子披麻戴孝,正在嚎啕大哭。

呂洞賓趕忙走近去:“娘子。”

誰知,他妻子回頭一看,驚恐萬狀,顫聲問道:“你,你是人還是鬼”?

呂洞賓更覺詫異:“娘子何出此言?我好好的回來了,如何問我是人是鬼”?

娘子打量了半天,才相信真的是呂洞賓回來了,說:“哎呀!嚇死我了”!

狗咬呂洞賓的真實來歷

​原來,呂洞賓走後不久,家中就來了一幫人,把房子蓋好後一聲不吭地就走了。前天中午,又有一幫人抬來一口棺材,說呂洞賓在苟杳家病死了,這不,妻子死去活來正哭著呢,呂洞賓回來了。

呂洞賓一聽,知道是苟杳玩的惡作劇,他找來一把斧頭,把棺材給打開了。

只見裡面滿滿地金銀珠寶,上面還有一封信,撕開一看:“苟杳不是負心郎,路送金銀家蓋房。你讓我妻守空室,我讓你妻哭斷腸”。

呂洞賓看後如夢初醒,苦笑道:“賢弟,你這一幫,可幫得我好苦啊!”

從此,苟呂兩家加倍親熱了。因為“苟杳”和“狗咬”同音,後來被人們傳來傳去,就變成了我們現在所聽的“狗咬呂洞賓,不識好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