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筆記《學習之道》

讀書筆記《學習之道》

本書作者是芭芭拉·奧克利。

本書主要內容是提供十種好的學習方法。

第一種是運用回想。讀完一頁書,看向別處並回想主要觀點。少做標記,沒記住之前不要畫重點,要先回憶。在去教室的路上或不同於先前學習空間的室內,試著回憶要點。回憶的能力,即能夠得到自己心中的想法,是學好知識的關鍵標誌之一。

第二種是自我測試。任何內容皆可測試。無論何時皆可測試。抽認卡片是你的良師益友。

第三種是對問題進行組塊。搭建組塊的過程就是理解問題、練習解題方法的過程,有了組塊才能在腦中瞬間閃現答案。解決一個問題之後,要將其重新排演一遍。確保在許久沒接觸這道題後,你還能解答出問題的每個步驟。把問題當成一首歌,在心裡學著一遍遍地唱,這樣讓信息合成為一個流暢的組塊,任何時候都能任你提取使用。

第四種是間隔開重複動作。無論學哪門課,不要安排得太集中,要像運動員一樣每天安排些練習量。你的大腦就像一塊肌肉,它一次只能處理某學科上一定的練習量。

第五種是在練習中交替使用不同解題技巧。做任何練習的期間不要只用一種解題技巧,否則一段時間過後,你只是在模仿自己之前解題的老路子。解題方法要混合使用在不同的題型上。這麼做會讓你同時知道如何以及何時用一個解題方法。每一門作業和考試之後,要回顧錯題,確保理解自己的犯錯原因,之後重新解答一遍。想要最高效地學習,就在抽認卡片的一面用手寫下問題,再在另一面寫下答案。

第六種是注意休息。有一種常見現象,是學數學或科學時,你會難以解答或理解一些初次遇到的問題或概念。這就是為什麼每天學一點,比集中在一天學會好很多。當你對一道數學或科學上的難題灰心喪氣時,可以休息一下,這樣你大腦的另一部分就能在後臺接著工作。

第七種是使用解釋性的提問和簡單類比。無論何時遇到難懂概念的困擾,都要自己想一想,怎樣解釋才能讓10歲小孩都明白這個概念?使用類比真的有用,比如電流就像水流。不要只想解釋,要大聲說出來或者寫下來。憑著嘴上說手上寫的功夫,你能把所學知識編譯到更深的記憶中。

第八種是專注。關掉手機和電腦上所有會干擾你的提示音和鬧鈴,並在計時器上設定25分鐘。你要在25分鐘之內集中注意力,並儘可能勤奮工作。計時器的時間一到,給自己一個小小的、有趣的獎勵。一天中安排幾個這樣的工作期間,能實實在在地推進你的學習進度。試著規定學習時間和地點,不要瞄電腦和手機,讓學習變得自然而然。

第九種是困難的事情最先做。最清醒的時候,要去做一天中最困難的事情。

第十種是心理對照。想象過去的你,對比通過學習能夠成就的那個自己。在你的工作區域貼一張圖或幾句話來提醒自己的夢想。如果覺得自己缺乏動力了,就看看它們。對你和你愛的人,這麼做一定值得!

以下是詳細內容

本書介紹兩種思維模式,一種是發散模式,另一種是專注模式。

如果你正糾纏於一個全新的概念,或是要解決一個陌生的問題,預先並不存在神經模式為你鋪路搭橋,甚至連個指出大概方向的路標都沒有。那你就必須深入更廣闊的疆域以尋求潛在的解決方案。而發散模式就是這次歷險的通行證。

還有另外一種直觀的方式來看待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之間的區別:想象從手電筒裡打出來的光。專注模式下的光束更緊密,穿透力更強,徑直打在一小塊區域上。而如果你撥到發散模式,光柱會分散開,照亮的範圍更廣,但各處的光強都會降低。

如果你想要理解新事物,那最好關掉精確的專注思考模式,把開關切換到“廣角光源”,直到你鎖定了一個新的、更有成效的方法。

為什麼要有兩種思考模式?

讓我們用一隻鳥來舉例,一方面,它需要集中注意力才能從地面上啄取穀粒,獲得食物;與此同時,它也必須警惕視野中是否有老鷹之類的天敵出現。處理這兩種截然不同的任務,最好的方法是什麼呢?當然是把它們區分對待。它可以讓一個大腦半球集中注意力啄取食物,另一個則集中注意力在巡視周圍環境的危險上。當兩個大腦半球傾向於分別完成各自不同類型的任務時,生存下去的機會就更大了。如果你觀察鳥類,就會發現,它們先啄一下,然後停下來四處張望——看上去就像是不停地在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之間切換。

在某種程度上,我們大腦的左半球與慎重的、注意力高度集中的事項聯繫更緊密。它似乎也更擅長處理連貫性的、富於邏輯性的思考:上一步推導出下一步,諸如此類。而與大腦的右半球相關的,則更多是像四處掃視環境、與他人互動或是處理情緒之類的活動。同時,應對即刻發生的活動或是宏觀問題的處理也與大腦的右半球相關。

如何在這兩者模式之間相互切換?

創造力研究專家霍華德·格魯伯提到過一種3B方法:睡覺(bed)、洗澡(bath)、坐公交(bus),三者任一即可。

只要你放下手中的工作,停下來喘口氣,發散模式就會乘虛而入,上躥下跳,高屋建瓴地搜尋解決方案。

本書介紹的另一個概念是工作記憶和長期記憶。

在大腦中對正在處理的信息進行瞬時以及有意識加工的這部分記憶,叫作工作記憶。

長期記憶可以看作倉庫。東西一旦存進去,它們通常就一直待在那兒了。這間倉庫幽深廣闊,可以容納數十億件物品,而且包裹很容易因為埋得太深,而難尋蹤跡。研究表明,當你的大腦首次把一個信息條目存入長期記憶時,最好時常去看看,以保證日後需要時還能找到它。

把信息從工作記憶轉存到長期記憶需要花點時間。不過有個叫作間隔重複的技巧,有助於推進這個過程。你或許猜到了,它需要你不斷去重複要記憶的內容,比如一個生詞或者一種解題技巧,連著重複幾天,這就是一個階段。兩個階段之間休息一天,多來幾次,延長整個練習過程,效果就會截然不同。

本書介紹的第三個概念是組塊。

進行組塊的第一步,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需要組塊的信息上。開著電視當背景音,或是幾分鐘就查查手機電腦上的信息回覆一下,你就別想構建組塊了。因為你的大腦根本沒有真正專注於此。著手開始學習新東西,既要創造新的神經模型,也要把新模型和遍佈大腦各處的既有模型聯結在一起。

組塊活動的第二步是理解(understanding)。要把基本概念打包成組塊,首先要理解這個基本概念。理解力就像強力膠,能把基礎的記憶痕跡黏合在一起。它鋪展出各種各樣的痕跡路徑,將記憶痕跡聯結起來。僅僅理解某問題的解決方法,不足以創造日後能隨時回想的組塊。別以為理解問題時“靈光一現”的小突破,就是紮實的真本事了!合上書本後再找些問題來測驗一下新學到的解題方法,會提高你在本階段的學習效率。

組塊的第三步,是獲取背景信息。你所看到的將不僅是如何進行組塊,還有何時何地使用它們。背景信息意味著跳出初始問題,用更寬廣的視角看問題。在相關或不相關的問題上反覆推敲、練習,使你不僅能瞭解組塊的用武之地,也能清楚它何時派不上用場。這將有助於你在更大的宏觀圖景中定位新組塊。

學習活動的發生包括“以上至下、從下至上”兩個方向。從下至上的組塊過程,是指學習過程中的練習與重複可以幫助建立和加固每個組塊。這樣如果你需要信息,就可以輕鬆地從記憶中獲取。還有一個是從上至下“縱覽全局”的過程,這一過程能讓你看到知識在宏觀圖景中的位置。兩個過程對熟練掌握學習材料都有重要作用。而背景環境正是兩個過程的交匯之處。

本書介紹的第四個概念是駕馭習慣。

習慣分為四個部分。

1. 信號。這就是使你進入“出竅狀態”的觸發點。信號可以很簡單,比如僅僅看到計劃清單上面的第一個任務,或者是看到朋友發來的一條短信。信號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你對信號的反應,也就是你的反應程序才是重點。

2. 反應程序。這就是你的出竅狀態——你的大腦在接到信號暗示時做出的常規性、習慣性的反應。小惡魔的反應可以是無害的或有益的,但在最壞的情況下,它可能會有很強的破壞性,它們會違抗常識。

3. 獎勵機制。習慣之所以得以發展和繼續,是因為它能激勵我們,讓我們感到愉悅。拖延是一種很容易養成的習慣,因為它會如此迅速地獎勵你,把你的注意力轉移到更愉快的事情上去。但是好習慣也可以得到獎勵。逃開拖延的魔爪,找到各種方式獎勵自己學習數學和科學的好習慣會至關重要。

4. 信念。習慣的強大效果,來自你對它的信念。比如你可能會覺得,自己不可能改掉把學習拖到最後一刻才做的習慣。想要改變習慣,你需要做的是改變自己內心深處的信念。

改變舊習慣的竅門是尋找壓力點——你對信號的反應。改變你對信號的反應,是唯一需要動用意志力的環節。

你經常會把注意力從學習轉移到不太痛苦的事情上。每次得到信號,你的大腦都想自動進入這個反應程序,所以當這個壓力點出現的時候,你就必須主動注意去改變舊習慣了。改變的關鍵在於制訂計劃。培養新習慣可能會很有用。

記住,習慣的強大之處在於它能造成神經層面的慾望。要想克服之前的慾望,就再來一個新獎勵。只有當你的大腦開始期待這個新獎勵,關鍵的轉變才會發生,你才能養成新習慣。

認識到這點特別重要:一個小小的自我稱讚,比如“好棒,好厲害”,就能啟動你大腦的重塑過程。這種重塑有時候被稱為“習得性勤奮”,它能讓你曾覺得乏味的工作陡然生色。

改變拖延的習慣,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己一定能行”的信念。你可能會發現,在工作進展中一旦遭遇壓力,你就會很渴望退回到原先令你更舒適的習慣裡去。但你對新系統效果的堅信不疑,能夠助你渡過難關。鞏固信念的方式之一就是發展一個新的朋友圈。要想培養“我能行”的信念,就要多和抱有這種信念的同學相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