績效考核不是理論而是實踐

上次說到企業發展階段要有與之相匹配的考核制度,現在網絡上面流傳很多理論化和理想化的考核模板,但是在實踐中根本起不到任何落地推行的價值。績效考核不是學習理論而是理解理論的關鍵點,結合實踐來實現。一個看似特別完美沒有一點遐思的理論,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意義,只能說明這個作者理論知識很豐富,沒有實踐經驗。並且考核制度的制定經驗絕不是一年兩年能夠有豐富經驗的。需要大量的實操和不斷的修正、完善,才能理解和運用考核制度。


績效考核不是理論而是實踐

那麼,要想最終制定考核制度,要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是理論知識,其次是制度的執行,再其次是學會完善和修改,最終慢慢的會自己制定制度。

理論知識要先了解考核方法的基本種類,目前使用比較廣泛的績效考核方法是KPI、OKR、KSF、PPV、MBO、BSC,其實不論那種考核方法基本上是大同小異。但是要注意的是績效考核的目的是激勵和提高員工的工作積極性,提升企業粘性和競爭力,那麼就要儘可能的減少人為因素的比重。

選擇那種方式進行考核其實並不是首要任務,瞭解企業現狀、問題、解決方法和對結果的判斷才是最先要搞清楚的,績效考核不論採用那種方法都只是一個工具,對過去工作結果的肯定和對未來工作的要求。


績效考核不是理論而是實踐

舉個例子,創業型公司需要大量的進行財富積累,但在實際企業中存在員工工作積極性不高無法提升,知識業務銷售遇到瓶頸。那麼一般這種企業規模不大、人員不多、沒有系統的考核機制,要想解決這個問題,先要分析存在的原因是什麼、如何解決、對後期的預判。基於這種情況在考核方法的選擇上就不太適用於KSF,因為這個方法需要前期很長一段時間大量的數據作為支撐,如果沒有長時間的數據,建議不要採用,因為會對後期的制度修訂和數據的調整造成一定的影響。這是最好的辦法是採用KPI+OKR進行考核,首先,KPI對歷史數據要求不是特別強,同時能夠對後期調整和把控起到積極作用,而OKR也是一樣。其次考核的方向不易偏離。只要選擇的內容和標準準確就好,但是需要制定的人員經驗豐富,也就是對人的要求比較高。採用PPV也不適用,PPV需要對崗位價值進行量化,弊端是容易脫離企業目標,預期效果不理想。

最後說一下,MBO(目標管理)和BSC(平衡計分卡),這兩個是一種制度指導而不是具體的制度,需要考核方法基於這個制度下進行設計,後期會通過大量的實際案例將方法和技巧與大家分享,其實績效考核很簡單。下期與大家分享馬洛斯的需求理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