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吃的鱼丸大概率不是鱼肉做的,这些地方的鱼丸有机会一定要吃

你的火锅、麻辣烫必点菜品是什么?相信一大波鱼丸党即将冒出水面。但我们平常吃的“鱼丸”,真的是用鱼肉做的吗? 2012年,国家对鱼丸中鱼肉的含量标准提高到了45%,但剩下的部分,大概就是“淀粉丸”了吧。

花式鱼丸,看上去...不太真实。图/图虫·创意

想吃真正的鱼丸, 请把目光投向东南沿海。从江浙一带到福建直至港澳台,鱼丸在餐桌上不会缺席。

福州鱼丸:天呐!肉包着肉

福州鱼丸看连江,连江鱼丸看黄岐半岛。

福州鱼丸就像江南的小笼包,咬一口的同时最好吸上一口。图/网络

它从外皮开始就十分有料。淡水里的鲢鱼、草鱼,或是海里的鲨鱼、鳗鱼,反复搅打而成。外表粗糙质朴,但口感细嫩,鱼香十足。三分肥七分瘦的内馅饱含汁水,一口咬下,肉汁会猝不及防地滋你一嘴。

福州本地的大鱼丸。图/秋官郎

早年间,街头常见流动的鱼丸小摊。一辆自行车,后座一口煮着清汤的大铁锅,一桶刚打好的鱼丸,就引得过往行人挪不动步子。汤往碗里倒,五六颗鱼丸向碗里落,

撒上胡椒、白葱花,再添些福州特有的调味料“虾油”,滴几滴白醋,在寒风中吃下,福州鱼丸汤能让人满面春风。

台湾鱼丸:福建鱼丸的亲兄弟

高雄夜市中的鱼丸铺。图/网络

台湾的许多生活习惯,都是由福建移民带入岛内的。

要说台湾鱼丸四大天王——虱目鱼丸、淡水鲨鱼丸、南方澳鬼头刀鱼丸和高雄旗鱼丸,也与福建分不开。

高雄旗鱼鱼丸汤和肉糟饭。图/网络

但台湾对鱼丸的发展,胜在花样翻新、品类丰富。就拿高雄鱼丸来说,各种配料:胡萝卜、香菇和各种蔬菜;各种类别:旗鱼丸、旗鱼黑轮(类似关东煮)、旗鱼高丽菜卷、虾卷、花枝丸……想吃啥,就有啥。

真材实料的鱼丸,也可以五花八门 。 图/《台湾10001个故事》

潮汕鱼丸:鲜掉眉毛

马鲛鱼,形似匕首,闪着青光。图/汇图网

三月,正是去潮汕吃马鲛鱼丸的时候。刺少肉多,细腻滑嫩,马鲛鱼可谓做鱼丸的极品。 一般一条两斤左右的马鲛鱼,只能取出5、6两鱼肉来做鱼丸,可见它的珍贵。

手打潮汕的鱼丸。图/《老广的味道》

潮汕人打出的鱼丸里,除了加入蒜蓉的丝丝辛甜,都会保持鱼的原味。轻轻一捏,鱼肉糜从虎口之间涌出,另一只手拿起调羹一接,就可下锅了。当地人的喜好是往汤里加南姜末、虾米和芹菜,把已是半成品的鱼丸再煮一次。一颗鱼丸一口汤,原汁原味、真材实料。

潮汕鱼丸米粉。图/图虫·创意

温州鱼圆:为什么鱼圆是长条的?

鱼圆是温州小吃的佼佼者。大街小巷有很多做鱼圆的店摊,即点即吃。菜市场买一份半成品,带着赠送的一把小葱和一小袋胡椒粉,加点醋用开水煮吃,就十分地道。

手工捏出来的温州鱼圆。图/网络

虽被叫做鱼圆,温州鱼丸却不是圆的。鮸(miǎn)鱼挑去鱼刺后切成细条,与酒、盐进行短时间的交融,再加入姜丝和番薯淀粉,鱼泥并不会被挤成丸,而是被揪着下滚汤中捞熟,大小和形状都不那么重要。

温州陈辉鱼圆店的鱼圆。图/男哥男哥男哥

小小一份鱼丸,或许并不起眼,却能给每个人带来温暖。你最喜欢吃哪里的鱼丸呢?

-END-

文丨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