錚錚鐵骨不畏死,披肝瀝膽照青史——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陳獨秀

陳獨秀一個在中國近代史上響噹噹的、他是中國共產黨的創建都之一,也是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原名慶同,字仲甫,筆名實庵。安徽懷寧人,獨秀原是他的筆名。為什麼起名“獨秀”呢?原來他的故鄉安慶城西南60裡,有座獨秀山。此山並不險峻,只是平地而起,一枝獨秀,故名獨秀山。陳慶同以“獨秀”為筆名,並非自命不凡,自詡“一枝獨秀”,而是借“獨秀”之名錶達對故鄉的懷念。

錚錚鐵骨不畏死,披肝瀝膽照青史——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陳獨秀

據傳,上世紀50年代時,毛主席曾坐船沿長江過安慶,問左右:“先有陳獨秀,才有獨秀山,還是先有獨秀山,才有陳獨秀?”左右一時答不上來。其實早在1914年陳慶同就曾以“獨秀山民”為筆名發表文章。後來,他又用“獨秀”為筆名,有時加上姓,就成了“陳獨秀”。

陳獨秀17歲那年,通過院試成為秀才,但在次年赴南京江南貢院參加鄉試落榜,未能考中舉人。第二年再試,又不中。從此陳獨秀放棄了科舉,此後不久考入杭州求是書院,學習法文和造船。

1900年八國聯軍進北京,屈辱戰敗、割地賠款,這一切強烈的刺激了國人的自尊,一些有識之士看到了中國的積貧積弱,強烈的意識到中國要想改變必須要向西方學習,很多的青年學子紛紛出國留學。

錚錚鐵骨不畏死,披肝瀝膽照青史——帶你認識一個真實的陳獨秀

陳獨秀也受此影響,於1902年赴日留學,就讀於東京成城學校陸軍科。陳獨秀在日本受到西方社會主義思想的影響。他意識到清朝以腐朽到了無可救藥的地步,中國要想富強必須要推翻滿清。

陳獨秀是個敢想敢做的人,既然不想做大清的子民了,就不應該在腦後再拖著一個被外國人嘲笑為“豬尾巴”的辮子,他率先剪掉了辮子,他不但自己剪了,還聯合張繼、鄒容二人強行剪去湖北陸軍學生監督姚昱的辮子,姚向清政府駐日本公使蔡鈞控告,蔡照會日本外務部。於是,陳、張、鄒等因此被日政府強行遣送回國。

回安慶後,陳獨秀創辦安徽愛國會,抨擊時政。很快地引起當局不滿,兩江總督端下令緝捕陳獨秀等人,陳獨秀的朋友吳汝澄,得到端方電令後,連夜把消息透露給陳獨秀。陳獨秀等人得到消息後逃往上海。

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以是北京大學文科學長陳獨秀和同在北大任教的李大釗等開始研究馬克思主義,並在其其創辦的新青年雜誌上開始宣傳社會主義。

1921年陳獨秀選為中央局書記。新生的中國共產黨在各方面都有賴於共產國際的幫助。1922年,共產國際指示中共與孫中山和中國國民黨合作,陳獨秀和幾乎所有中共領袖最初都表示反對。主要是兩黨革命宗旨不同、革命依據不同、盟友不同等。他也日益對莫斯科的意志和共產國際對中共的指揮感到不滿。

但是到了同年8月20日,陳獨秀主持西湖會議,終於勉強表示服從共產國際指示,同意加入國民黨。隨後陳獨秀等人加入了國民黨。

1927年3月21日,當國民黨北伐軍佔領龍華時,中共在上海發動工人武裝暴動,4月12日,工人糾察隊和蔣介石直接衝突,發生四一二政變,國共分裂。8月7日,新來的共產國際代表羅明那茲在漢口主持八七會議,禁止陳獨秀參加,在會議上公開批判陳獨秀對國民黨妥協退讓,犯有嚴重的“右傾機會主義”錯誤。

這純粹是“栽贓”,明明是蘇聯人在背後瞎指揮,出了問題讓陳獨秀來“背鍋”,從此,陳獨秀失去了領導權。同年,陳獨秀的長子陳延年被國民政府逮捕,拒絕招降,於7月4日被亂刀砍殺。不到一年,次子陳喬年也在上海被害。

1929年11月因就中東路事件發表不同意見而被開除黨籍。至此,陳獨秀再也沒有回到那個他親自發起創立的共產黨。

1932年10月15日,在國民黨鉅額懸賞多年後,陳獨秀被上海公共租界巡捕房以創辦非法政黨的罪名逮捕,隨後移交南京政府。已經成為名動全國的大律師的章士釗主動免費為陳出庭辯護,胡適之、傅斯年等人紛紛出來為其說話。德國科學家愛因斯坦去電蔣介石,請求將其釋放。此外,知名的學者羅素、杜威等人也向蔣介石做出同樣請求。

1933年4月,公開開庭審判,章士釗在法庭慷慨陳詞,贏得旁聽一片讚譽。結果,陳被“以文字為叛國之宣傳”判處有期徒刑13年。囚禁於南京老虎橋第一監獄。

在南京獄中,陳利用國民黨的優待條件,大量閱讀古今中外的書籍,潛心研究中國古代語言文字、孔子、道家學說等,完成了不少有價值的學術論著。

1937年陳獨秀提前獲釋。周恩來曾多次託人勸說陳獨秀去延安,均被拒絕。陳獨秀為此對好友說,黨內的熟人都已經離去或逝去,現在對共產黨已不熟悉。

1942年5月12日中午,陳獨秀用醫生介紹的偏方,以水泡製蠶豆花茶水,據稱可治高血壓。但其所用之蠶豆花有部分已發黴,用開水泡過後,汁水呈黑色,且味不正。陳獨秀喝了此水中毒,最終因病於5月27日在四川江津鶴山坪石牆院逝世,享年63歲。

縱觀陳獨秀的一生,他的氣節是值得稱讚的。古人講“威武不能屈,貧賤不能移”陳獨秀都做到了,他錚錚鐵骨,在面對國民黨的審判時沒有貪生怕死、低頭求饒,而是大義凜然、慷慨陳詞,他的答辯風傳一時,甚至於被收到教科書當中。他拒絕了名利的誘惑,而是甘於清貧,這種氣節,問世上有幾人能做到?

陳獨秀的身上具有傳統讀書人的風骨,“達,則兼濟天下,退,則獨善其身”,當他的理想不能得到實現時,就退而教書育人,他在教書與研究中了卻了一生。他的一生有成就,也有遺憾,他為了理想不屈不撓,他是吾輩讀書人之楷模,在那英雄輩出、群星璀燦的年代,他的光芒劃過那黑暗的夜空,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抹光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