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谋臣刘基却仅封三等伯,原因绝非他心高气傲

洪武三年,朱元璋大封功臣。当时封公的有六个人,分别是韩国公李善长、魏国公徐达、郑国公常茂、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卫国公邓愈,却唯独没有开国元勋刘伯温;二十四人被封侯,也没有刘伯温。甚至在一个叫汪广洋的人都被封为伯了,还没有刘伯温。

公、侯、伯都封完了,依然没有刘伯温的爵位。直到二十天之后,朱元璋才给了刘伯温一个三等伯的爵位。更让人不可理解的是,刘伯温的伯爵待遇也低于其他伯。如当时被封为伯的汪广洋,岁禄为一年三百六十石,而刘伯温却只有二百四十石,差了一百二十石。

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谋臣刘基却仅封三等伯,原因绝非他心高气傲

论功劳,刘伯温与李善长不相上下,是朱元璋建立大明的第一谋臣,但到大封功臣时,一个封公,另一个却只得个三等伯,地位相差悬殊,而且李善长的岁禄是四千石,比刘伯温整整多了三千七百石。朱元璋的做法,让许多人疑惑不解。

刘伯温智谋过人,民间有“上有诸葛孔明,下有刘基伯温”的说法,在元朝末年时已是名满天下的大知识分子。刘伯温自从投奔朱元璋后,与朱元璋同舟共济,一路浴血奋战,是朱元璋最信任的人,将他称作是自己身边的张良。

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谋臣刘基却仅封三等伯,原因绝非他心高气傲

因此,朱元璋在称帝之后,就下令减免刘伯温家乡的田租,为的是”令乡里子孙,世世颂刘伯温也”。但对于如此功勋卓著,却又最为信任的刘伯温,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时为何没有封他为公,而是只给了他一个三等伯的爵位?真的只是因为朱元璋看不惯刘伯温心高气傲吗?其实未必。

首先,朱元璋当年确有封刘伯温为公的想法。在刘伯温第一次辞职回乡以后,朱元璋就写信给刘伯温,让他回来,并在信中说:“去久未归,朕心有所欠。今天下一家。尔当疾至,同盟勋册,庶不负昔者之多难。”意思说,你快前来,我要对你封赏勋爵,才不辜负以前你对我的辅佐之功。

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谋臣刘基却仅封三等伯,原因绝非他心高气傲

刘伯温到了南京后,朱元璋也确实对刘伯温说,我封你个公吧。但刘伯温说,我不敢当,并表示不愿接受任何爵位。由于刘伯温一再推辞,朱元璋也就没再坚持封他为公了,但在大封功臣的时候,却追封刘伯温的祖父、父亲为公,以示补偿。

《明会典》说:“公侯伯皆得推恩三代,其奉赠各从本爵。俱如《诸司职掌》。凡功臣推封三代,洪武二十六年定:公父祖父曾祖父各封某国公……”由此可见,朱元璋确有封刘伯温为公的打算,不然不会追封刘伯温的祖父和父亲为公。

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谋臣刘基却仅封三等伯,原因绝非他心高气傲

而从朱元璋在大封功臣时并没有立即封刘基爵位这一事实可以看出,朱元璋仍然希望刘伯温能回心转意接受封公。刘伯温在不能拒绝的情况下,只得接受伯的爵位,并自降俸禄一百二十石,此事才得以结束。

所以,说朱元璋是因为称帝后不再信任刘伯温,以及因为刘伯温心高气傲,才没有封刘伯温为公侯,实在是冤枉了朱元璋。这位明朝开国皇帝的心胸绝不会如此狭隘。

刘伯温不仅不愿朱元璋封他为公,而且在朱元璋南京称帝后,又两次请辞,要求辞官还乡。这是又为何呢?其实,这正是刘伯温的智谋过人之处。

朱元璋大封功臣,第一谋臣刘基却仅封三等伯,原因绝非他心高气傲

我们可以看出,被封公的六个人,只有李善长一人是文臣,其他五人都是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武将;而这六个又无一例外都是朱元璋的老乡,都属于淮西集团之列。

而这六公之中,除却郑国公常茂和卫国公邓愈是因病去世外,宋国公冯胜被赐死,魏国公徐达和曹国公李文忠死因蹊跷,民间传闻很多,而以唯一被封公的文臣李善长死得最惨,连同其妻女弟侄七十余人一并被朱元璋处死。而只得伯爵,并且两度请请辞的刘伯温终以六十五岁高龄卒于故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