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2岁还不会说话,原因是父母做错了3件事,快看你犯错了没?

我先给大家举三个身边人的例子:

  1. 还有一个同学的孩子已经两岁多了,只会叫爸爸妈妈,他什么都懂,就是不说话只用手来比划。有一次我抱着,他看见爸爸来了就啊啊的叫,意思是想让爸爸抱,但却一直也不肯喊爸爸。我就抱着没松手,让他喊爸爸,后来他发现不喊就走不了,就喊爸爸了。这类孩子就属于我们所说的“懒嘴”。

宝宝2岁还不会说话,原因是父母做错了3件事,快看你犯错了没?

像上面我说的第三个孩子应该是个例,一般的孩子一岁左右开始说话了,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以上三个孩子都那么大了还不会说话呢?我感到焦虑的同时也在找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

1、父母没有给孩子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父母平时都挺忙,很少带宝宝出门。下班回家后比较累,年轻的父母一有时间只知道玩手机,有时候也会让孩子玩手机,自己做别的事情。和小孩交流沟通的时间太少,语言环境确实很差。现在的家庭有很多年轻的父母和孩子沟通少,语言环境不好,直接造成孩子很大了也不开口说话。

不良的语言环境因素,也容易导致宝宝的语言发育迟缓。例如大人口吃,说话迟钝、普通话不标准,也会间接性的影响孩子的语言发育,因为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有很强的模仿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很多人提倡通过动画、儿歌音频等媒介来促进宝宝的语言听力的发育。

宝宝2岁还不会说话,原因是父母做错了3件事,快看你犯错了没?

2、父母不注意和孩子交流的方式方法

这三个孩子父母都有个不好的习惯,就是喜欢一手包办,宝宝需要什么就直接给他拿来或帮他做好。认为这是体现父爱和母爱,其实不是的。宝宝开始学说话时,更要注意交流方式。比如:当宝宝想喝水时,可以尝试拿个空瓶给他,教他用语言要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平时也可以看图说话或者是讲故事,并刺激宝宝开口说话,从而培养宝宝的语言能力。而不是一味的“宝宝要喝水了,妈妈给你拿”、“宝宝饿了,妈妈给你煮”、“宝宝乖,睡觉”。这样“爱”着宝宝,其实是到害了他。有时候,应该多花点心思引导宝宝、多跟他交流沟通,比帮他做任何事情都重要。

宝宝2岁还不会说话,原因是父母做错了3件事,快看你犯错了没?

3、父母对孩子的约束过多

第三个案例那个孩子的父母本身就是内向不善言谈,再加上一天工作很累回到家也不愿意说话,再加上平时很讲究卫生,怕孩子弄脏衣服和房间,也怕他搞坏家具,因此这个不能做,那个不能摸,以至于他们家的宝宝很多东西都不能玩,孩子不会说话那是自然的事。

综上所述:家长和孩子在一起的时候,应该通过孩子感兴趣的事情来引导他多说话,说一些比较简单的话语,但要注意尽量不用儿语。比如:吃饭,而不是说吃饭饭。 给孩子吃东西、喝水、玩玩具之前都和他多说几遍是什么,尽量让孩子也去说,当然这个过程不可心急,从最简单的词开始,慢慢的过渡到小短句。只要家长支持这样做,总有一天孩子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关注【孕育参考】并发私信“陪孩子”,免费送一本书《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