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懷瑾先生:常有人問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原因在哪裡呢?

何謂“攝一切善法戒”?簡單明瞭地說,就是大家都曉得的“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八個字。“諸惡莫作”是攝律儀戒,“眾善奉行”是攝一切善法戒。這兩句話是佛學的重點,也是中國文化的重點,其所涵蓋的意義誰都知道,但是誰都做不到。

南懷瑾先生:常有人問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原因在哪裡呢?

禪宗有一則公案,唐代有一位連法名也不用的禪師,在山上一棵大樹上造了一個像鳥窩的篷子,自己住在草蓬裡,人稱“鳥窠禪師”,白居易在杭州聽說有這麼一號人物,便前往參訪,白居易看鳥窠禪師住在樹上,十分驚訝地說:“師父啊!下面是萬丈懸崖,你住在這裡多危險啊!”鳥窠禪師說:“我一點也不危險,我看你才危險!”

南懷瑾先生:常有人問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原因在哪裡呢?

白居易心裡覺得奇怪說:“弟子位鎮江山,何險之有?”職位比現在的省主席還大,那有什麼危險?鳥窠禪師說了兩句話:“薪火相交,識性不停。”其實人人都如此,心裡妄想像一把火一樣在煎,心裡的思想、情緒、業力停不了。白居易到底是學問好、修養高,馬上跪下來皈依鳥窠禪師,並且問師父怎麼修行?請求師父傳法。禪師說:“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白居易說這是三歲小孩都知道的話。鳥窠禪師說:“三歲孩兒雖道得,八十老人行不得。”

南懷瑾先生:常有人問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原因在哪裡呢?

知道而做不到有什麼用?如果做到了就是“攝一切善法戒”。攝善法戒是行一切功德,然而功德成就還不夠,必須饒益一切眾生行菩薩戒,亦即成就他人的戒。

天下一切眾生沒有不自私的,所有永遠成不了菩薩,也成不了佛。只求利益一切眾生,不求利已,才是真正的菩薩,做到“饒益一切有情戒”才能成佛。

南懷瑾先生:常有人問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原因在哪裡呢?

饒益有情戒更是難辦,實際上一個真正學佛的人,非發願饒益一切有情不可。你看藥師佛的十二大願,首先發願都是利益一切有情,而不是利益自己,因此他成就得特別快。

許多學佛、打坐或修道的人常常跟我說:“老師啊!我都沒有什麼進步。”唉呀!憑你那種行為、心性想要進步?如果有進步,那真是無佛理、無天理了!一切為自己,自私自利,那你進步了,我怎麼辦?他又怎麼辦?

南懷瑾先生:常有人問修行為什麼沒有進步,原因在哪裡呢?

所以你不要問為什麼沒有進步,沒有成就,為什麼做人做事有那麼多困擾?先問你自己發心、發願了沒有?做了幾件好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