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趨勢就像一匹馬,如果在馬後面追,

你永遠都追不上,你只有騎在馬上面,

才能和馬一樣的快,就叫馬上成功!

電商橫行的時代,實體門店客流越來越少,生意越來越難做。這種切身之痛為“零售終端互聯網思維”的誕生創造了充分條件。終端門店的變革與升級成為終端零售的“生死”抉擇和時代課題。

現如今,天貓、京東、蘇寧等強勢電商平臺,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中國零售業的發展。對於企業而言,營銷的互聯網化無疑是進行“互聯網”時代變革快捷的方式。互聯網的發展給傳統零售業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和挑戰,“互聯網”時代下的新零售模式、贏利方式給終端帶來巨大的變革和考驗。

“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移動互聯網的發展

未來我們的生活會是什麼樣子呢?我們設想一下,晚上帶著家人去吃飯,拿出手機點擊附件餐廳,看完餐廳介紹,對比之後,挑一家評價好的、好吃又實惠的餐廳,在手機上領取一張會員卡,定好座位,等時間到了,點擊導航,直接去吃飯,不用排隊。

吃飯的時候,哪個好吃的就拍個照,放到微博或朋友圈,朋友共享,因為以後朋友來這裡吃飯的時候,憑著你的分享,朋友可以優惠,商家還要給你返利,既能吃到好東西,分享又能賺錢,真的很愜意。

吃完飯,去商場購物,看到哪個產品喜歡的,拿起來掃一下二維碼,用手機比比價,放入網絡購物車,逛完商場,在手機上點擊送貨時間和送貨地址,直接付款,不用拎東西,也不用排隊,然後去看電影,因為電影票在吃飯的時候已經用手機買好了。

“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互聯網”為什麼要“+”?

所謂“互聯網+”可以理解為把互聯網和實體企業連接起來——擁抱實體行業是“互聯網+”的核心,“互聯網+”是一個產業上很自然的概念,即互聯網企業平臺邊際做大到一定程度時,自然會再向下發展,從而提高整個經濟的效率。

“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當互聯網企業的規模大到一定程度時,會產生非常重要的平臺效應,對經濟體產生巨大影響力,同時也會看到未來的增長瓶頸。如果繼續只做互聯網相關的業務,增長就會放緩。在這種情況下,互聯網平臺需要將業務從互聯網再延伸向實體經濟。

移動互聯網環境中消費者在購買行為方面體現出了碎片化的特點,即無論是在何時還是何地,消費者都可以通過網絡來進行消費。在這種情況下,傾向於實體店銷售的傳統零售企業受到時間及空間的限制而不再是消費者的第一選擇。面對移動互聯網為傳統零售企業帶來的挑戰,傳統零售企業有必要走上轉型之路。

“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1、合適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轉型”方式

隨著O2O風潮的興起,大批零售企業自建O2O平臺,這其中有成有敗。失敗案例中,註冊用戶寥寥無幾、平臺成擺設是普遍現實。事實上,不同業態、不同品類的零售企業多渠道融合方式應當不同。

零售企業要根據自身的核心優勢及資源限制,找準線上、線下二者在“轉型”中的定位,O2O也好、線下也好都是手段不是目的。

“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2、把商品擺上網只是“轉型”萬里長征的第一步

不少實體零售企業在努力之下終於建立起自有平臺,或依託天貓、京東成功進入電商,然而商品一上架就不管不顧了,卻忽視了線上線下“轉型”背後的複雜邏輯;多端消費個體唯一確認、價格統一、實時庫存、渠道協調、銷售分析等。

不遵循這套邏輯,業務量一旦擴大,價格、支付、庫存、物流等購物相關體驗便會直線下降,更別說多端融合經營了,融合最終只能是走形式。

“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3、具備清晰互動渠道才能帶來有價值的信息

▲具備清晰交互策略及交互內容的互動渠道才能帶來有價值的信息。

然而,渠道交互仍然以信息展示為主,只複製線下信息,如新品、折扣及優惠等傳統內容,沒有交互特事特辦;交互的目的是什麼?如何評價?輸出內容貧乏,和多出一塊展板沒有區別。

在交互渠道建設上,零售企業必須有策略、有內容、針對性交互,輸出有價值的交互內容,才能反向獲取有價值的信息。

 

大威德營銷新勢力——互聯網+

要經營好“人”,必須通過線上平臺、線下數字化設備等實現全渠道信息共享,唯一定位消費者個人,從交付端、服務端及商品端等方面打造消費體驗。

大威德全新互動板塊!【大威德新勢力】微課堂,讓你的思想暢通無阻!

“互聯網+”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新引擎

6大課程版塊分享經驗,通過新零售轉型思維和各種成功執行的案例講解,為企業帶來思維模式的轉變!

● 【品牌營銷】:快速提升企業銷量額和品牌影響力

● 【品牌策劃】:品牌策劃重塑,提高品牌溢價能力

● 【視頻營銷】:樹立品牌形象,助力品牌推廣

● 【新零售營銷】:新零售帶給傳統零售的新機會

● 【品牌卡通形象】:品牌形象卡通化,助力玩轉品牌整合營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