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一官职品级虽低,权力却很大,总督巡抚见到也得让三分

在明清古装戏中,有一个角色很受观众追捧,那就是手持尚方宝剑微服私访的“八府巡按”。其实“八府巡按”只是民间俗称,它的正式名称叫巡按御史。

“巡按御史”这个官职,最早设置于隋朝,是为了制衡行政机构主官的非常派地方官员。明朝洪武年间,废除御史台设都察院,在都察院下面有十三道监察御史巡按地方,称为“巡按御史”。

明朝一官职品级虽低,权力却很大,总督巡抚见到也得让三分

巡按御史虽然品级不高,一般为正七品,但地位非常重要,权力很大。巡按御史是朝廷的风宪官,为天子的耳目,代皇帝巡视天下,手中握有“小事立断,大事奏裁”的权力,地方官政绩如何都由他们说了算。

除了对府州县道等衙门进行监督考核,具有直接审判行政官员之权力外,还有审录罪囚、荐举优良官吏的责任,甚至在某一时期还具有调兵遣将的权力,后来更凌驾于三司之上。巡按御史较其他官员有更多的升迁机会,如七品监察御史外放为四品知府都不算超升。

明朝一官职品级虽低,权力却很大,总督巡抚见到也得让三分

所以,巡按御史下到地方是威分十足的,别说品级在他之下的知县、州府,就是品级在其之上的三司,乃至巡抚、总督这样的封疆大吏见到他们也要礼让三分,尽力巴结,以求他们在皇帝面前多说几句好话。

下面的地方官一旦接到巡按御史来巡视的通知,都十分紧张,脑子里就琢磨着如何才能让这位巡按御史满意。

隆重盛大的欢迎仪式是必须要有的,首先城门前要张灯结彩,然后县里所有的大小官员在巡按到来之日都要到城门前列队迎候,当巡按到达城门口时,知县率所属官员上前行跪拜礼。场面非常的壮观。

明朝一官职品级虽低,权力却很大,总督巡抚见到也得让三分

因此,对于朝廷的文官们而言这实在是一个人人都向往的美差,但这也是一个易得罪人的岗位。所以巡按御史的选拔是非常严格的,能获得这一职位的人不仅要有很高的政治素质,丰富的学识水平,一般都是进士出身,而且年龄限制在三十岁至六十岁之间。

如果巡按御史失职甚至犯罪,惩处也较其他更为严厉,规定“御史犯罪,加三等”。明成祖时的御史王愈等人,就因会审重囚时误杀四个无辜之人,结果被处以“弃市”的极刑。

明朝一官职品级虽低,权力却很大,总督巡抚见到也得让三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