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為何處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謀臣崔浩?

大家都知道一個冉閔,而不知道當時同樣有一個保護華夏、興復華夏的英雄。他同樣為大漢獻身,卻死得比冉閔都慘!他就是崔浩。

公元450年4月的平城,充滿了一陣陣刺鼻的血腥味,一場瘋狂的屠戮業已開始。死神揮舞著鐮刀把人頭像收麥子一樣一茬茬的收走,留下的只有那不盡的恐怖。一個年逾古稀的老人在不斷的哀號著,用他那曾經鄙夷天下的眸子無助的看著數十個衛士在它的囚籠上向他排便拉尿。

崔浩,字伯淵,小名桃簡,清河郡武城(今河北清河縣)人。仕北魏道武、明元、太武帝三朝,官至司徒,參與軍國大計,對促進北魏統一北方起了積極作用。後人稱頌為“南北朝第一流軍事謀略家”。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為何處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謀臣崔浩?

老崔出身於名門清河崔氏,是個典型的漢族士大夫。據說這傢伙床前放一個石灰盆,以便於他在睡覺時若想起什麼好的點子好及時記下。他最先受用於拓跋跬,在他的輔佐下拓跋跬的北魏從一個在參合陂一戰僥倖打敗大燕的暴發戶,變成一個雄踞北中國的霸主,曾經不可一世的慕容家族在他的狡詐下灰飛煙滅。

而後輔助拓跋嗣,洞悉劉裕劉寄奴的北伐計劃,更是當時最早看出劉同學腦後反骨的人,後來劉同學果然不負眾望成為了東晉的逆臣賊子。

到了拓跋燾的時候,老崔已經一躍成為見證北魏由弱到強的三朝重臣。基本上拓跋燾每次到崔浩家裡,老崔都不用專門準備筵席。直接兩個饅頭對付了,一老一少一邊咀嚼著饅頭,一邊打量著劉宋的大片土地。

北魏初年,鮮卑族雖然靠強悍的武力統治了北中國,他們一方面羨慕漢文化、儒家文化,依靠有才能的漢人治國,同時不願改變遊牧民族生活習慣。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為何處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謀臣崔浩?

而崔浩代表的正是北方漢族世族的利益,在政治上積極推行“復五等”和“整齊人倫、分明姓族”的政治主張,用人唯家世尊卑和儒學才智。

崔浩位極人臣,提拔重用了一些漢人做地方官員,藉此提高漢人在北魏的政治勢力,打壓胡人的勢力,因此得罪了一批包括太子在內的鮮卑貴族。崔浩作為被征服地區漢文化的代表人物,他十分激烈地倡導漢化,甚至把胡人高貴和胡人皇帝都不放在眼裡。結果因此喪命,而且死得很悲慘。

根據《宋書·柳元景傳》記載,“元嘉二十七年,拓跋燾南寇汝、潁,浩密有異圖,(柳)光世要河北義士為浩應。浩謀洩被誅,河東大姓坐連謀夷滅者甚眾。”,崔浩的死因可能還在此。

這條記載是記在正史裡的,可信度應該很高。

但不管可不可信,這都標明崔浩當時的漢化政策已經到了一種十分凌厲的地步,他一直想恢復華夏的精神暴露無遺。太武帝誅殺崔浩,在送往城南行刑時,“衛士數十人溲(撒尿)其上,呼聲嗷嗷,聞於行路。自宰司之被戮,未有如浩者”(《魏書·崔浩列傳》)。

北魏太武帝拓跋燾為何處死了自己最信任的謀臣崔浩?

同時,秘書郎吏以下也都被殺,而清河崔氏同族無論遠近,姻親范陽盧氏、太原郭氏、河東柳氏都被連坐滅族。可以說真正做到了為華夏獻身、為漢人獻身。

在之後的幾年內,處死了自己最智慧的謀臣崔浩的北魏和處死了自己最善戰的將軍檀道濟的劉宋展開了一場波瀾壯闊的南北大戰。最後,劉宋元嘉之治的基業毀於一旦,喪失大片領土。

在人格上崔浩的死,代表了所謂魏晉名士風度的破產。癲狂清談的風氣從中國人的骨子裡抽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