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几个月时间就撂倒了“九千岁”,为啥明朝还是亡了国?

明朝末年,大太监魏忠贤凭借着阴险无耻的权谋掌握了天下大清,那位特别喜欢干木匠的朱由校正是他手中能够掌权的“法宝”。但是不幸的是,在崇祯皇帝登基之后,仅仅花了几个月的时间就撂倒了这位权倾天下的“九千岁”,但是就在崇祯挥起袖子大干一场之后,他却依然不能阻止明朝的亡国,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崇祯几个月时间就撂倒了“九千岁”,为啥明朝还是亡了国?

是祭祀,尽管崇祯一道圣旨,历数了魏忠贤数道罪状,处死了大明的“最大的奸臣”,这一天东林党人弹冠相庆,但是十七年后,在北京城外炮火隆隆的崇祯17年三月份的某天,崇祯彻底明白了,自己的江山是亲手断送在了自己手里,他这个时候才真正明白了老哥天启帝死前的那句话“忠贤恪谨忠贞,可计大事”的真正意义。

崇祯几个月时间就撂倒了“九千岁”,为啥明朝还是亡了国?

因为,崇祯亲手打倒的魏忠贤是忠于皇室的,魏公公在天启执政间,为什么代表农民阶级的李自成没有反叛,就是因为魏忠贤出身农门,深深明白农民的不易,搞的一些政策还是有倾斜的,比如在大旱大涝的灾年,都能够免除受灾群众的徭役赋税,还给筹钱赈灾,安顿民心,让老百姓至少能活下去。

崇祯几个月时间就撂倒了“九千岁”,为啥明朝还是亡了国?

实际上有时候,满嘴仁义道德的知识分子远不如一个阉人在大事上更有深明大义和远见。事后崇祯认识到,那些叫嚣的比谁都欢的东林党大臣和王公们才是明朝灭亡的罪魁祸首,遇到事儿了,个个都哭穷喊冤。血淋淋的打脸事件便是在李自成攻占北京之后,那些在朝堂上死活叫嚣拿不出钱的王室贵族,被李自成搜刮出了上亿两白银,他们才是是大明的蛀虫,喂不饱的貔貅。所以,崇祯死前才会发出“是文臣人人可杀”的悲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