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往 ︳张大千与张伯驹的半生缘

谈往 ︳张大千与张伯驹的半生缘

张大千与张伯驹,两个近现代艺术史上不可回避的人物。一位是名震中西的国画大师,一位是收藏界的巨识巨眼,他们同处一个时代背景下,因缘际会开始了长达半个世纪的情谊。

谈往 ︳张大千与张伯驹的半生缘

青年时代的张伯驹

如果从他们的相识开始谈起,那要追溯到1935年(民国二十四年),当时三十七岁的张大千跟随哥哥到北平筹办“张善子、张大千昆仲画展”,恰好此时张伯驹与潘素夫妇自上海来北平,在张氏兄弟的展览上,结识了张大千,由于二人性情相投成了莫逆之交。

潘素先生后来在文章中记述道:“伯驹与大千情谊极深,一方面他们都是绘画的行家,对古代文物、器皿等素有研究;另一方面,他们从家世、性格到生活习惯都很接近。比如说,张伯驹和张大千性格豪放不羁,爱交友,重友情,一向好客。他们经常宴客,互相馈赠书画文物,在选购古代器皿、珍贵画卷和墨迹方面,往往恭请对方出主意,做参谋。他们为了祖国的珍贵文物、典籍免于流入外国,不惜万金。正是这些共同点,他们终于成了莫逆之交。”

谈起他们收藏文物,值得一提的是张伯驹收藏《游春图》始末。《游春图》是隋代著名画家展子虔的传世作品,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这一稀世珍宝曾经是清宫旧藏,由于时局变幻,《游春图》和一大批重要文物散落于民间。当张伯驹得知北平一古玩商欲将《游春图》卖给外国人时极为震惊,他一方面找中间人出面周旋商谈购藏《游春图》,另一方面积极筹措巨额资金。此时,张大千在上海也为《游春图》的下落心急如焚,为此特地坐飞机赶往北平,当他得知张伯驹正在磋商收购时便打消了收藏《游春图》的念头。他对北平的好友于非厂说道:“伯驹是我的好友,他收去和我收去一样,只要不流入国外就好。”后来《游春图》被张伯驹重金购得,后虽经历种种磨难,终于流传下来,49年后献给国家。

谈往 ︳张大千与张伯驹的半生缘

《游春图 》

除了艺术收藏方面的交流,张大千和张伯驹在生活中的交往也极富文人雅趣。潘素先生曾经说:“张大千常把朋友们请到第一流的酒家,点选最精彩的风味佳肴和名酒佳酿,随即开怀畅饮,饱餐美味。席间谈笑风生。”

翌年,张大千也病逝于台北。

谈往 ︳张大千与张伯驹的半生缘

晚年的张大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