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我們讀《說文解字》,提綱是540個部首,今天已經到了11課,我們還停在“示”部,這是《說文解字》的第3個部首,“示”部的漢字一般與祭祀鬼神以求福佑有關係,大致“示”部漢字可以分為四類:1、祭祀的名稱:比如禘、禡、祔等;2、鬼神的名稱:比如社、祇、神等;3、祭祀的儀式:比如祭、祀、祝等;4、吉凶、禍福等,比如祥、祿、福等。

有朋友留言說,是不是漢字裡帶“示”的都跟神明有關呢?答案是,不絕對,“示”也有作為音符構成形聲字的字,比如視、祁。在這種情況下,這些字跟神明並無關係。

好了,我們繼續解說《說文解字》的6個漢字,它們是: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今天要解說的6個漢字)

1、祳。讀作shèn。《說文解字》釋作:“社肉,盛以蜃,故謂之祳。”就是祭祀用的生肉,只是用蜃來盛裝,所以叫“祳”。那麼,理解這個字,就一定要理解“蜃”,《說文解字》稱蜃為:“雉入海,化為蜃。”它的本義是一種大蛤,另外的引申意義還較多,這個字在在作為祭器這個意義時,就是指“腹部畫有蜃形的漆尊”。用這種漆尊來盛裝祭祀用的肉,所以這種肉叫“祳”。它的小篆字形是: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祳的小篆)

2、祴。讀作gāi。《說文解字》釋作:“宗廟奏祴樂。”《說文解字注》稱:“宗廟中賓醉而出,奏《祴夏》,故字從示”。這裡的所謂《祴夏》,是音樂的一種,也作《陔夏》,是《九夏》之一。九夏分別是《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祴夏》、《驁夏》,在祭祀的過程中,每個不同的祭祀事件,要配以不同的音樂,“祴夏”是其中的一種,是在“賓醉出”時演奏的音樂。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祴的相關演變)

從字形上來說,左邊的“示”不用解釋,就是神明的意思,左邊的“戒”,原本是雙手持兵器的形狀,雙手持兵器,當然是為了防止敵人突擊,引申為防備,使免除(危險)。顯然,加上“示”字的“祴”也有警戒、防備的意思,《祴夏》也是一種有防備性質的音樂,那麼為什麼要在賓客喝醉出來的時候奏《祴夏》?當然是為了防止失去禮儀。

祴字還有另外兩個意思,(1)堂下階前磚砌的路,也叫祴;(2)古代西域有個部落叫祴(《新唐書.地理志下》有載)。

3、禡。讀作mà。《說文解字》釋作:“師行所止,恐有慢其神,下而祀之曰‘禡’。”出兵打仗,害怕這次行軍得罪了神明,於是在行軍途中(或者出發前,或者是到達了戰場之後)進行的一種祭祀,叫做“禡”。僅從字形看,這個字也是跟馬有關的。馬的字形,不管是甲骨文還是金文,都是一個馬的形象,加上一個“示”字之後,就表示帶兵馬行軍途中的祭祀。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禡的字形相關演變)

《玉篇.示部》中稱“禡,馬上祭也。”顯然,也是祭祀類型的一種。

4、禂。讀作dǎo。《說文解字》釋作:“禱牲馬祭也。”即為了使牲畜肥壯而進行的一種祭祀。本字之後附有另外一個寫法,跟馬有關,左邊一個“馬”,右邊一個“壽”(如圖)。說明這個字跟馬的長壽(對於馬來說,長壽的馬一般是肥健的)有關,當然,也不止是馬,還有其他牲畜,這是一項專門為牲畜特設的祭祀,鄭玄說“為牲祭求肥充,為馬祭求肥健”,求牛羊長得肥,求馬匹長得健壯。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禂的兩種寫法,後一種是常規的小篆)

5、社。讀作shè。《說文解字》釋作:“地主也”。這是個常用字,但其實來源並不簡單,解釋起來也不簡單。《說文解字》上的地主,並不是指現代意義的地主,而是土地之神,我們看社的字形演變,甲骨文是土地發出的嫩葉形狀,金文則直接描畫從土地上長出的樹木,而這個掌管土地生出植物的神明就叫做“社”。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社的字形演變)

當然,隨著時代的發展,社字又引申出來很多種意義:(1)土地之神的神主;(2)祭祀社神的場所;(3)祭祀社神的儀式;(4)祭祀社神的節日,比如社日;(5)古代地方基層行政單位,最早是25家為一社,後來方圓六里之內為一社,再後來到了元代,就50家為一社;(6)社倉、社學的簡稱;(7)某些集體組織、團體,比如印社、旅行社;(8)某些機構:如報社;(9)江淮地區的方言稱母親為社。(10)古代的地名;(11)一個姓氏。我們理解漢字,先理解基本意義,其他意義都跟基本意義相關,就容易記憶了。

6、禓。兩個讀音,1讀shāng;2讀yáng。《說文解字》釋作:“道上祭。”很明顯,這又是一種祭祀類型,就在在道路上祭祀稱作“禓”。那麼,從字形上,它的字源是一個“示”,一個“昜”,“昜”的本義就是太陽高高地掛在天上,後來因為應用了加有表示城牆的“阝”而區別陰陽,“昜”即不在應用。昜的本義,《說文解字》稱:“一曰飛揚。一曰長也。一曰彊者眾皃。”最原始的意思就是“播散、散開”,比如“場”是聚散之所;“楊”的種子帶毛,可以乘風播散;固體食物可以在熱水中化開,這就是“湯”;“瘍”就是瘡的潰爛(在皮膚上大面積潰爛也是一種“播散”);“糃”就是把碾過的穀粒朝空中揚起,風就會把穀殼吹散,留下的就是米;“暘”就是日光的發散、四射,等等。第三個意義“強者眾兒”又指為強壯的人的眾多的兒子。字的字形發展如圖:

瞭解中華民族文化與歷史,細讀《說文解字》是很重要的事兒

(昜及禓的字形演變)

明白了“昜”字,我們大致就可以理解禓的兩個意義了,當“禓”讀作shāng時,即指“強鬼”,就是遭遇橫死的鬼,也指驅逐強鬼的祭祀,“禓”是強鬼的名字。用的是“昜”的“強者眾兒”的意項;當“禓”讀作yáng時,指的是“道上之祭”,就是走在道路上隨時進行的路祭,這種祭祀主要是祭奠無主之鬼,所以也叫“祭殤”,就叫“禓”,古時,“殤”與“禓”通用,又指路神,而路是四通八達的,在這個意義上,用的又是“昜”的“飛揚”和“播散”的意項。

中華民族的歷史足夠悠久,要了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和文化,最好的入手點就是漢字,而瞭解漢字的入手點,無過於《說文解字》,但這部經典實在過於枯燥,希望我們的努力解讀不僅能為學習篆刻的朋友一點幫助,也能為中華民族經典文化的傳播起到微小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