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为什么要迁都北京?

大国春秋

1368年朱元璋定都南京(应天府),改元大都路为北平府,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明朝的首都都在南京,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将其第四子燕王朱棣的领地封在北平,靖难之役朱棣起兵攻占南京城后,其后十几年间开始了北京的都城建设, 并于永乐十九年(1421年)正式迁都北京。值得一提的是,朱棣在下令迁都前,曾于永乐七年(1409年)、永乐十一年(1413年)、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次“巡狩北京”,应该说朱棣这三次前往北京是在为迁都作准备,此后明朝的政治中心逐渐从南京转向北京。

北京紫禁城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原因主要有几个方面:其一,首先是北京的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主要体现在防御蒙古部族上,明前期来自蒙古部落的威胁日增,在削藩后,如何加强对蒙古的防御成了关键,明成祖朱棣曾两次亲征打击北方边境的蒙古,此后明朝在北部边疆不断增派重兵,全国的军事重心逐步转移至北京,迁都北京的目的便是“控四夷以制天下”。

其二,在不断的战乱破坏下,北方的社会经济受到了严重摧残,朱棣曾将此比喻成“如人重病,初起善调理之,庶几可安,不然病将愈重”。作为抵御北部蒙古的重镇,明朝的北征都是以北京为依托,北京的经济衰落意味着防御体系的衰弱,为了巩固“中国之门户”的地位,迁都北京势在必行。其三,迁都北京也与明成祖的个人性格有关,靖难之役前,他曾镇守北京,其后他在南京登位,考虑到朱元璋时期分封诸王带来的社会动荡,对尤其是需要巩固的北方边防,他选择了亲自坐镇,以将天下最要害之地交由自己亲自管理。

北京地形

明朝迁都北京经历了几个重要阶段,明成祖即位后,将北平升为北京,称之为“行部”,永乐四年(1406年)明成祖下令在北京建立宫殿以备“巡幸”之需。第二年北京宫殿动工,至永乐十八年(1420年)正式营建成功。在此期间明成祖曾三次“巡狩”北京,并下令全国作好迁都的准备。早在永乐二年(1404年)朱棣便下令将山西的一万多户百姓发配到北京,以充实北京人口,并带动北京经济发展。同时,南京的政治中心也逐步往北京转移,不仅将北京改为顺天府,而且设立了设立北京行部国子监、留守行后军都府等机构,为了扩大官吏的来源,除了增加生徒额数外,还下令由王英主持北京的会试。此外,明成祖曾三次“巡狩”北京,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北京的政治地位。

明成祖像

参考文献:

朱子彦:《论永乐帝迁都北京》,《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9年第1期。

李燮平:《明西宫在永乐迁都过程中的政治作用》,中国紫禁城学会2007年。

潘玮钰:《浅谈明永乐迁都原因》,《中国校外教育》2016年第33期。

彭勇:《成祖迁都与“永乐”国家战略》,《北京观察》2017年第1期。

回答者:季我努学社青年会会员 林小静


季我努学社

自唐朝以后,江南经济迅速发展并超过北方,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所在。位于江南的南京和其上下游的采石、瓜洲一起构成的江防体系是保证南京安全的直接屏障。同时,南京自身的地理条件也十分优越。因此,几乎所有占据中国南方的政权都以南京作为首都。明太祖朱元璋也以南京作为基地,统一全国建立明朝。

南京地势险要,四周是山,北高南低,易守不易攻。西边有秦淮河入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四望山、卢龙山、幕府山,东北有宁镇山脉的最高峰钟山,北边有富贵山、覆舟山,鸡笼山,南边有长命州、张公州、白鹭等沙州形成夹江,这些天然屏障拱卫着南京,使得历代统治者都很看中这块地。 不仅如此,南京还交通便利,东南的太湖平原和钱塘江流域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沿江可上溯到九江、武汉,沿江下行可到上海,加上秦淮河与太湖水系,使得南京四通八达。

明初的南京城自外而内,有外城、京城(内城)、皇城、宫城四层。内城周长九十六里,外城周长一百八十里,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1]其都城形制与历代故都近似方形的布局不同,明南京城形状不规则,南京明城墙(即京城城墙)根据南京山脉、水系的走向筑城,据岗垄之脊,依山傍水而建,呈“南斗”与“北斗”聚合形布局,是中国礼教制度与自然相结合的典范。

北平位于华北平原的北端,三面环山,俯瞰中原,号为形胜。自唐朝安史之乱以来,北平(范阳)在全国的地位日渐显著。北平是辽的南京,金元两代的故都。

洪武元年(1368年),徐达攻克元大都,大都改称北平。徐达将城中部分居民迁往开封,平毁了元朝宫殿,其在旧址堆土筑成景山;为了便于防守,将北面城垣南移。由于运河淤塞,南方的物资主要改由海运和陆运转运。这样,原本繁华的元朝京师大都城变成了一座相对冷清的北方边城。

洪武三年,太祖四子朱棣受封燕王。洪武十三年,燕王之国,在北平设立王府,俗谓燕平。徐达死后,华北边防部队多由燕王节制,北平也就成为明朝北部边防的中心。

过程

明太祖定都南京

由于历代统一王朝的都城大多都在中原,明朝统一全国之初,明太祖便打算择机将京师迁往北方。洪武元年,下诏以汴梁为北平,以金陵为南京,效仿周唐的京平故事。洪武二年,朱元璋又在故乡河南凤阳营建中都,同时下令从江南移民中都。但是开封和凤阳都是久经战乱,破败不堪,难以承担京师的重任,朱元璋于是放弃了迁都这两处的打算。洪武十一年,罢北平,改南京为京师。

由此,南京再次成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迎来历史上的发展高峰。明初京师(即南京)总人口近百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上第一大城垣。鸡笼山麓的国子监学生多达近万人,还有日本、朝鲜等国的留学生在此学习。

明成祖迁都北平

靖难之役后的永乐元年(1403年),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称,燕平北平是皇帝“龙兴之地”,应当效仿明太祖对河南凤阳的做法,立为陪都。明成祖于是大力擢升燕平北平府的地位,以北平为北平府,改北平府为顺天府,称为“行在”。同时开始迁发人民以充实北平;被强令迁入北平的有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百姓等。

永乐四年,下诏以南京皇宫(南京故宫)为蓝本,兴建北平皇宫和城垣。

永乐七年,明成祖以北平为基地进行北征,同时开始在北平附近的昌平修建长陵。将自己的陵墓修在北平而不是南京,证明明成祖已经下定决心要迁都。

永乐八年,亲征回师后,明成祖下令开会通河,打通南北漕运。永乐十三年完工,从此北平所需物资可以通过相对经济地运输。

永乐十四年,明成祖召集群臣,正式商议迁都北平的事宜。对于提出反对意见的臣工,明成祖一一革职或严惩,从此无人再敢反对迁都。次年,以南京紫禁城为模板的北平紫禁城正式动工。

永乐十八年,北平皇宫和北平城建成。北平皇宫以南京皇宫为蓝本,规模稍大。新修的北平城周长四十五里,呈规则的方形,符合《周礼·考工记》中理想的都城的形制。明成祖下诏正式迁都,改金陵应天府为南京,改北平顺天府为京师,但在南京仍设六部等中央机构,称南京某部,以南京为留都。

明仁宗还都南京

刚刚迁都几个月的永乐十九年初夏,紫禁城的奉天、华盖、谨身三大殿遭雷击,尽皆焚毁。朝野议论纷纷。礼部主事萧仪认为,迁都后诸事不便,且弃绝皇脉与孝陵,有违天意。成祖大怒,立即处死萧仪,并以强权压制朝中大臣。

明成祖死后,明仁宗即位。明仁宗长期作为太子在南京监国,即位后,面对残破的北平皇宫,立刻有还都南京的打算,下令修葺南京宫殿。随即,北平六部原印信收回,新印信重又加印“行在”,等于废除了北平作为京师的地位。但仁宗享国日短,未满一年即已驾崩,此时还都的实际行动尚未展开。尽管仁宗的遗诏中强烈表明了他希望还都的意愿[4],继位的明宣宗还是暂缓了还都的计划。明宣宗的儿子明英宗继位后,正式确定北平为明朝京师,不再称行在,从此终明一代再未改变。

影响

政治和军事

大都陷落、元朝灭亡约半个世纪后,全国的政治中心再度回到北方。自石敬瑭向契丹割让燕云十六州后,北平附近已有约500年不在汉族朝廷中央政权控制之下;而靖康之变后,整个华北地区也已经有近250年由异族统治。成祖迁都后,北平及其周边成为明朝的核心统治地域,汉族政权对华北的控制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

赞赏成祖迁都的意见认为,由于首都距离长城很近,中央政府可以有效地管理和调动军队抵御侵略。成祖本人就曾以北平为基地五次北伐元朝的残余势力,北平在军事指挥上的优点是处于后方的南京无法比拟的。同时,天子戍边的气势以及皇宫和先帝陵寝俱在前线的事实,使朝廷上下在面对危机时更有抵抗的决心;例如土木堡之变、平军覆灭之后,明朝坚决地组织了北平保卫战,而不是像西晋、北宋一样放弃北方。

而反对者则认为,一方面迁都北平给明朝财政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另一方面北平地位陡然提升,令整个北方防线在向内收缩的同时也向北平集中,反而破坏了明太祖时北方边防的均衡配置。明宣宗放弃开平等三卫后,长城以外明军再无据点,令北平暴露了两翼,也失去了战略纵深,使京师长期处于外敌的直接威胁下,同时也是明中期蒙古在大漠、明后期女真在辽东坐大的重要肇因。[5]

经济

明朝初期,华北相对于江南的贫困相当明显。北平的营建使北方的生产和人口迅速恢复。但是,作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城市,京师对物资的大量需求无法就近解决,必须依赖于大运河从江南转输。因此在明清两朝,漕运均具有极其重要的经济地位。漕运的繁盛带动了运河沿线市镇的发展,如扬州、临清和沧州等,进一步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

而反对者一般认为,政治中心和经济中心的过分远离为明朝和继之的清朝经济增添了巨大的、不必要的负担[6]。另一方面,由于大运河关乎京师命脉,漕运从纯粹的经济行为上升为带有明显政治意义的行为。在运河沿线发生水患时,公家却只会优先保护漕运的利益,而往往忽视周边百姓的安全。


没气泡的巴黎水

明朝迁都北京,不是从朱棣朱棣才开始的,而是从朱元璋开始了。

刚一开始,朱元璋给中国定了五个首都,分别是南京北京,西安,洛阳,凤阳。


朱元璋统一全中国后,实际上,主要的人才资源,都集中在南方。要建设北方,就需要在北方找一个,经济上政治上的中心,而这个时候北京是最合适的。

最关键的是,朱元璋死后,仅仅四年,朱棣造反,朱允文赶下台,自己当皇帝。

那么,朱棣为什么要迁都北京呢?


我认为主要原因有四条。

1,靖难之役让朱棣对南方彻底失去信心和能力。这样说朱棣过长江以后所向披靡很快,统一全中国,但是,南方很多事实际上还是不服朱棣的统治,那么对于朱棣来说,只能重用锦衣卫,这些特务组织来进行维护统治。这是从长远来看,离开南京这个是非之地,是最合适的。

2,迁都北京可以震慑蒙古,君王守社稷。朱棣上台后先次发动六次对蒙古的战争,都是御驾亲征。朱棣迁都北京后,把大量的资源顺着京杭大运河,从江南运到了北方,达到平衡南北方的经济差距,实现了均衡发展。

3,朱元璋死后朱元璋所订立的。藩王守边的战略已经不适用,只能使用天子守国门。因为对于朱棣这样一个藩王造反起家的人来说,根本不可能信任另外一个藩王,帮助他守卫边疆,很明显的一个例子是,宁王就被迁到了江西南昌。当然对于朱棣来说,主要还是攻打蒙古,彻底灭亡蒙古!

4,朱棣存在着封建迷信思想。在朱棣眼里,北方的北京是中心之地,可以保卫大明江山万世一系。按照风水学的原理来说,建都南京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而迁都北京或许可以,避免这个命运。


历史知事

朱棣崛起于北京,北京是他的老根据地;而南京是建文帝的根据地,朱棣以藩王造反篡位,南京及其周边地区的反对者较多,对于这些人来说朱棣的民愤极大,建文帝支持者被残酷剿杀和奴役,但是也不可能全部杀绝,漏网的余党对篡位者肯定是仇恨极大,迁都北京则没有这些问题,北京及周边都是朱棣的拥趸,至少想要暗杀他的人少多了。

明初朱元璋并未完全解决蒙古问题,蒙古部落经常扰边,朱棣试图清理大漠,北京肯定比南京要方便得多,北京靠近长城,朱棣以此为基地,五次亲征蒙古,其中三次大胜而回,两次无功而返,北京无论是出兵征讨蒙古还是防守均是极佳的地方,对于防御只要在北京拖住了蒙古,以华北和江南的补给,耗都能耗死蒙古人。

北京位于北部边疆,重兵云集,地势险要,有力地保障了北方领土上臣民的生产生活和经济发展;如果首都是南京,重兵云集于南方,蒙古人只要不打过长江,朝廷可能无动于衷,北方地区可能就会遭到反复蹂躏,就会残破。因此定都北京保障了北方地区的经济恢复和文化发展,缺点是距离富庶的江南较远,漕运成本比较大,但是对国家长治久安是利大于弊的。


军都长弓

何为内忧,当时朱棣打下南京之后面对的是一个属于南方的朝廷,在这个朝廷之上,不知道还有多少是属于朱允炆的人,他虽然用了暴力的手法解决掉了许许多多建文帝的大臣。但是也丧失了南方的民心。他如果就这样选择呆在南京称帝,可能以后面对的就是南方读书人的口诛笔伐和朝堂上那些知道他底细的南方大臣的口服心不服了。这是一个他这样的帝王所不愿意面对的。而北京不一样,北京一直是他燕王的地盘,他经营了那么久,在北京他才能是真正真正的明成祖。除此之外,朱棣在北京生活了那么久,养条狗都会有感情的,更何况早就有了他印记的北京城。

何为外患,当时元朝虽然被灭了,当时他们依然还活跃在中国的北方,像他们这样的马背上的民族,最擅长的就是打游击战。虽然不能真正的动摇国本,但却也给北方的民生带来了极大的困扰。南京离北方这么远,不太容易针对北方的蒙古。以前朱元璋就是靠着他这位藩王守着,现在他自己搞成功了,当然不能靠着别的藩王来守北京了。只好自己守国门了。而且朱棣这样的铁血汉子,怎么会允许别人老是在他面前打游击。所以出于战略考虑,他也会选择北京。

还有一点可能出于心理因素了,在中国历史上凡是定都在南方的王朝都是短命王朝。而都于北方者都能享国日久。这可能就是因为上面朱棣的战略考虑了。定都南方只有长江天险,可是别人一旦打过来,天险就是双方共有的。所以南京不宜定都。


一树梅花一放翁

.天子守国门,从中世纪开始,地球进入冷气候,诸原始游牧民不得不南下寻求生存,中原王朝的政治经济重心也不断南移,但北京扼守中原门户,也不能放弃,官民皆可南移,那谁带头北上守抵?自然是皇帝带头,加之燕王朱棣夺权后,回燕巢北京才更稳固稳妥。.


皮皮143536687

我个人认为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朱棣夺了侄子的皇位,害怕遭到太祖的诅咒,再就是当时支持建文的还大有人在,万一造反,性命不保

第二就是当时虽然大元朝虽然退居漠北,到时长骚扰边境,在北京定都,可以巩固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