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難辨的小小疙瘩,讓很多人非常糾結

隨著人們生活的方式的多元化和網絡時代對性傳播疾病相關知識的普及,大眾們對其有了更深的瞭解及防範意識。

門診中,我們經常會遇到一部分病人,談性病色變,一點“風吹草動”就覺得是不是“中招”了!今天我們就來科普一下外陰“肉疙瘩”到底是咋回事?有那麼可怕嗎?

首先,我們需要了解的是,肛門和生殖器部位出現的“肉疙瘩”可不是性傳播疾病的專屬哦!也可見於非性傳播疾病,如男性的陰莖珍珠樣丘疹和女性的假性溼疣。

真假難辨的小小疙瘩,讓很多人非常糾結

首先,尖銳溼疣和梅毒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他們都屬於經典的性病,主要通過直接性接觸感染。兩者都可出現外陰和生殖部位的“疙瘩”,只不過他們的形態不一樣,偶爾也有看走眼的時候。

尖銳溼疣是由於HPV病毒感染引起,發病率較高,相對更常見,高危後的潛伏期一般為3周~8個月,平均三個月。這種“小疙瘩”可從小米粒大小逐漸增多增大,後期如同“菜花”或者“雞冠”一般。

而梅毒是由蒼白梅毒螺旋體引起,同樣為臨床常見的性病,潛伏期一般為2~4周,這種較扁平的“疙瘩”多發生於梅毒二期。醫學稱之為扁平溼疣,可見於感染後的9~12周,可單發也可多發,呈現特徵性的扁平丘疹或者斑塊,表明糜爛、潮溼,這點與尖銳溼疣的疙瘩區別還是特別明顯的。

真假難辨的小小疙瘩,讓很多人非常糾結

然而,在我們皮膚科,有兩種其他正常的生理變異,即男性陰莖珍珠樣丘疹和女性的假性溼疣,因為發病部位和外觀極易被誤診為上述的性病之尖銳溼疣。

陰莖珍珠樣丘疹見於男性,多線狀排列在龜頭和冠狀溝附近,相關研究其發生可能與包皮過長有關。

假性溼疣見於女性,兩者病理相同,均可出現在正常人群中,多在外陰呈現魚籽樣或者指狀突起。

當然,解決“談性病色變”問題的根源當然是潔身自好,至少要全程正確合理使用安全套。

真假難辨的小小疙瘩,讓很多人非常糾結

審核;徐宏俊醫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