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常常在各種聊天中聊起,都會問買什麼車好呢?哪國的汽車好點呢?所以難免會進行一番比較。大家知道這些國家的汽車的特點嗎?

英國汽車

古典造型,科技感不如德車,價格貴。穩重、內向、有內涵。傳統車用料充足更不會有誇張的外形和性能表現,令乘客有一種實質感覺。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英國其實是非常有汽車設計實力的一個國家,其涉足的汽車工業裡恐怕是最技術性和最尖端的地方卻鮮為外人所瞭解。

其實最能體現英國車特點的,倒不是捷豹,路虎,阿斯頓馬丁,反而是蓮花;而英國人對汽車設計的暴力美學則是簡潔,純粹和高效。首先因為英國雖然擁有完整的汽車工業體系和產業鏈,但是這些工業能力是分散在各個完全不同的行業和集團裡面的。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一臺典型的蓮花車,你可能會看到日本生產的發動機,法國生產的電子,德國生產的變速箱,美國生產的懸掛等等,並且這些零件的尺寸標準恐怕還不是統一公制或者英制的。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美國車

美系車-霸氣十足縱觀美國名車卡迪拉克、別克、雪弗萊、福特,最顯著的特點就是既長又寬。美國車的這種風格其實是蠻富有人性化的,是美國人追求個性解放、自由精神的體現。

美國是個汽車社會,汽車產品豐富多樣,擁有世界上幾乎所有的最先進、最時尚、最上乘的汽車,但美國人不像中國人那樣對轎車偏愛有加。你會發現,美國的皮卡市場也是異常火爆,可以佔到整個市場20%的份額。美國本土的汽車製造商常常為爭奪市場而打得不可開交,新車型和價格調整都異常激烈,不亞於中國汽車市場。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德國汽車

冷靜、深藏不露,很少以外表去“譁眾取寵”,其內在表現要 那些感受過的人才能領略,用料足,車紮實、厚重,安全性駕馭性好(行駛性能偏穩重)

德系車在世界車市走俏的名牌車有寶馬、奔馳、大眾、奧迪、保時捷等。德系車設計追求完美,科技含量較高,與法車和意大利的車型相比,德系車更加嚴謹,線條挺拔而有力度,給人一種堅固耐用的感覺。但價錢較昂貴,中低收入者不敢問津。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日系車

日系名牌車有凌志、皇冠、公爵、藍鳥、雅閣、三菱等。日系車以美觀、實用、價廉著稱於世。

做工精細、操控靈便、經濟省油、噪聲較低、安全可靠。僅就省油來說,日本車主要靠兩招兒:一靠自重較輕。汽車自重輕,絕非安全性差的代名詞,而是設計理念和車身結構不同。如果單從外觀上來看,日本轎車的最大不足是沒有個性,缺乏傳統,難以發現其民族屬性。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法、意車型最潮流

當今世界中,法國和意大利車的造型總是引導著汽車發展的潮流。法國的“雪鐵龍”風格典雅,緊湊式的楔形優雅別緻,線條簡練,極富動感。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意大利有世界“跑車之鄉”的美稱,法拉利、蘭博基尼和瑪莎拉蒂等名牌跑車精巧靈活,充滿活力,在全球聞名遐邇。車如其人,恰好反映出法國人和意大利人的熱情、浪漫、靈活和機敏的個性。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韓系車

在韓國,雖然汽車生產起步較晚,但大宇、現代等名牌在國際市場上引人注目,備受青睞,簡潔善變。韓國轎車和日本轎車可以說是一脈相承的。

韓國車最大的優勢是性價比高,這是大家公認的,否則就不會有人買它了。省油,當然不是第一名,但經常是第二名。韓國車的車漆不夠鮮亮,漆質軟,美觀程度稍差。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然而,隨著車身設計的日趨成熟及高科技的廣泛應用,韓系車更富有獨創性,越來越顯示出自身輕巧、簡潔、善變的個性,大有“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發展趨勢。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國產車

國產車的價格便宜,這是一個天然的優勢,在國內生產,受到了國家從政策到資金的各種支持與補貼。但是呢起步時間短,製造工藝不夠精良。發動機技術等仍然處於落後階段,當然,國產車的發展還需要我國從政府到人民的大力支持。

德國車看動力 美國車看空間 中國車卻只看這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