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本期专家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王小虎

研究员 农业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所长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重”,食物营养关乎国计民生和经济繁荣,关乎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和中国梦的顺利实现。

居民营养与健康显著改善

居民营养结构不断优化

人均三大类营养物质供应充足,超过部分发达国家;

优质蛋白摄入比例增幅较大,从2002年的31.3%提高到2012年的36.1%;

维生素、矿物质摄入逐步提高。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营养缺乏性疾病逐渐降低

人群营养不良率进一步降低: 2012年与2002年相比,12-17岁青少年生长迟缓率降低3.1个百分点,居民消瘦率下降了4.4个百分点,居民贫血率下降了10.4个百分点。

居民慢性病防控意识增强:41.1%已知患高血压的成年患者,33.4%已知患糖尿病的成年患者,主动采取控制措施。

居民预期寿命持续提高:2000年人均预期寿命71.4岁,2015年提高到76.3岁,15年之间增加5岁多,年均增长率0.4%。

营养素摄入结构不平衡,差哪儿啦?

中国居民粮食、肉蛋奶、蔬菜水果、水产品等食物消费数量充足,三大营养素供能充足,但维生素、矿物质(如VA、铁、钙)等居民摄入与推荐需要量之间的差距还很大。VA摄入量只有推荐需要量的55.2%;钙摄入量只有推荐需要量的45.4%;锌摄入量只有推荐需要量的85.6%;但是钠摄入量已经超过推荐需要量的2.8倍。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重要缘由是居民消费习惯和口感追求

加工过度损失重要营养物质

受居民消费习惯和追求口感等影响,加工目标过度追求精、白、细,营养损失数量大,如小麦过度加工,B族维生素和膳食纤维损失显著;稻米过度加工,B族维生素损失了60%。

部分营养物质摄入量超标

受居民饮食习惯和口感味觉追求,中国居民烹调盐和食用油摄入量远远超过营养需要推荐量。2012年,中国18岁及以上居民平均烹调盐摄入量为10.5克,远高于《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07)》建议的人均每日6克的推荐量。烹调油日摄入量为42.1克,也远高于25-30克的推荐摄入量,增加了肥胖及“三高”等健康问题的风险。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城乡区域之间营养不平衡不容小觑

贫困地区:按照每人每年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农村贫困标准计算,2016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仍有4335万,贫困地区特别是部分偏远贫困地区,因营养食物缺乏,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素难以满足健康需要,存在营养不良现象。

城市地区:居民因膳食不平衡或营养过剩引发的肥胖、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痛风等慢性疾病高发,各种慢性病人群已超过4亿,50%以上居民处在亚健康状态,2012年城市成年居民糖尿病患病率比 2002年增加1.1倍。

大城市地区:成年居民高胆固醇血症和高甘油三酯血症患病率均显著增加。给身体健康带来严重威胁,每年还增加数以千亿计的医疗费用,已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重大问题和挑战。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健康源于良好的饮食习惯

践行健康烹饪

健康烹饪是基于中国人肠胃与饮食传统的蒸煮饮食习俗和文化背景,考虑人体健康需要,以少油烟或无油烟为主的健康烹饪方式,烹饪过程中尽可能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物质,同时尽可能多地保留食物的营养成分。

普及营养均衡配餐

营养均衡配餐是指按人体需要,根据食品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设计一天、一周或一个月的食谱,使人体摄入各大营养素比例合理,达到均衡膳食。结合人群营养需求与区域食物资源特点,开展系统的营养均衡配餐研究和示范推广,开展示范健康食堂和健康餐厅建设,推广营养均衡配餐,创建国家食物营养教育示范基地 。

关爱重点人群 加强营养监测

老年人:监测老年人膳食的盐、油脂超标,引导低盐、低脂食物消费;科学指导老年人补充营养、合理饮食。

农村儿童:着力监测农村儿童青少年生长迟缓、缺铁性贫血发生率,做好农村留守儿童营养保障工作。

城市儿童:重点监测城市特别是大中城市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增长发生率及态势。

孕产妇及婴儿:重点监测孕产妇营养均衡调配情况,母乳代用品和婴幼儿食品的质量监管。

王小虎|食物营养摄入不平衡,到底差哪儿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