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中,為什麼要“收到請回復”?

決定一個人能走多快的是能力,但是決定一個人能走多遠的是細節。

給別人一個明確的答覆,凡事都有交待,這就是最好的人品。

職場中,為什麼要“收到請回復”?

“收到”是一種尊重

懂得尊重他人,人品不會差

朋友小A在一家公司做行政。

有天下班了,小A接到領導臨時指示,明天公司團建騎自行車,要求所有員工穿運動鞋。

同事們陸陸續續回覆了,但很晚了,還有2個同事沒有回,小A趕緊給他們打電話。

結果一個說看到了,就是沒回;

一個覺得是小事,認為小A特意打個電話是小題大做。

“我就一直擔心,那個沒接電話的女同事第二天會不會穿高跟鞋不方便長時間騎車。到時候,領導又覺得我沒有通知到。”

小A說,在工作中,她最怕的事情就是發通知。

“發通知這事,雖然簡單又無技術含量,但最考驗人的耐心。”

隔著手機屏幕,我們永遠不知道對方的等待有多焦急。

換位思考,如果你是發通知的那個人呢?

當你的信息發出去許久,只得到零星迴復,你是否會焦慮?會擔心?

“收到”兩個字,花不了你1分鐘的時間,但是對通知者而言,是一種證明和交代。

“收到”兩個字,雖然簡單,卻體現了將心比心。

懂得將心比心的人,能夠尊重他人。懂得尊重他人的人,人品不會差。

職場中,為什麼要“收到請回復”?

能力決定你走多快

人品決定你走多遠

之前在媒體工作的時候,帶過兩個實習生。

一個叫小B,小夥子名校畢業,見識廣、文筆棒、悟性高、有激情。

還有一個叫小C,雖然也是科班出身,但卻有些木訥,雖然肯吃苦,但悟性不高。

兩人之中,我更偏愛小B一點。

但沒想到轉正的時候,小B反而被分到了其他採訪組。

作為實習老師,我有點疑惑,問主任:

“主任,我們組為什麼不要能力相對強一點的小B?”

主任沒正面回答,卻說“你去群裡發個通知,讓他倆把這兩篇稿子發一下。”

過了一會兒小C在群裡回覆收到,而小B沒有。

主任問小B:“我在群裡說讓你把那篇稿子發一下,你還沒發嗎?”

這條消息他看過了,只是沒有去做而已。

年輕人天天手機不離手,連回復兩個字的時間都沒有嗎?

如果在有能力和靠得住的兩種人當中只選一種,你會選擇哪一種人呢?”

大事看能力,小事看人品。

從回覆信息這麼一件簡單的小事,就能看出來一個人的人品。

職場中,為什麼要“收到請回復”?

“收到”這件小事,做起來並沒有那麼難。

別人通知一件事,回覆一下:“收到,謝謝。”

別人問你一個問題,知道且願意回答就回答,不知道不願意就回一下:“不瞭解。”

別人給你發的消息,你在很久後才回復,請先說聲抱歉,再好好聊聊……

這個世界越來越大,信息越來越多,我們越來越忽視收到的信息。

但是對於發消息的人而言:寧願要你否定的回答,也不要一片沉默。

給一個明確的答覆,凡事都有交待,這就是最好的人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